吟诵自先秦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随着汉人南迁,形成
客家话吟诵。用客家话吟古诗特别能表达原作韵味,因为客家话保留了汉语
古音,特别是入声,包括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和常用词语的发音特征。客家话被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相关概念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和创作方法。古人创作诗词都是先吟后写,唐诗都是吟出来的。但在20世纪初,受到西学东渐洪流的冲击,吟诵逐渐式微。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徐健顺教授等人向国家语委提交报告,建议抢救汉语诗文的传统吟诵,得到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批复,确定名称为“中华吟诵”;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研究会)。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该课题组采录和搜集了全国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诵录音录像和相关资料。2022年首次出版了全21册《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并向联合国申报“非遗”。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调研分类,把客家话传统吟诵列为
中华吟诵三大类之一。
吟诵特点
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包括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和常用词语的发音特征。所以,客家话被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大致可分为梅州话、惠州话、赣南话、汀州话(闽西话)。在地方语言学术研究中,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
吟诵要按照书面语言,不能用日常口语。例如,“什么”不能说成“脉介”,“我”不能说成“亻厓”。
客家话吟诵严格依字行腔,不但把每个字读音准确,而且含义要表达清楚。歌唱则不同,可以倒字,即依歌曲旋律音程的走向,字的声调可能相异:声调向上的字往下唱,或声调向下的字往上唱,字依腔行了。例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春季到来柳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柳满、窗——”,依字行腔,诵读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根据曲的音调节奏把“季”“来”“满”分别唱成“叽”“赖”“曼”了。
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
入声。所以,客家话有六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吟诵时,
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要短促;
平声字(阴平、阳平)要长亮宽阔,韵脚甚至要拖长升降。如上例中的“来”“窗”。
所谓依义行调,就是按照诗词的含义来安排吟诵的声调情绪,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即根据情绪和事情的好坏大小来说话。
例如(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哦)~,
千里、江陵(嗯) ~一日、还(哪)~。
两岸、猿声~啼不住(啊)~ ,
轻舟~已过、万重山(哪)~ 。
(括弧内为衬字。轻声带过)
这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达白帝城遇赦时创作的。他心情非常愉快,诗写得流畅飘逸,自然天成。所以吟诵要用悠扬、轻快的语调,把其含义演绎完整。
与朗诵不同,朗诵用语音说给别人听,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是公开场合的表演;吟诵则用乐音给自己读,有节奏,也有旋律,是自我的学习、欣赏。
吟诵是吟咏诵读,吟咏有节奏和旋律,其感情色彩(喜怒哀乐)按照诗文含义而定,这是吟诵和唱歌(歌曲)的相似点。吟诵和唱歌的主要区别在于吟诵“依字行腔”,不能倒字;唱歌“字依腔行”,可以倒字。
诵读是“读”。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吟诵时六声要读得准确;六声不准叫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吟诵是吟给自己听的,是一种文学艺术,属于教育范畴。唱歌是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一种表演艺术,属于艺术范畴。
没有固定曲调,其基调适用于所有诗文。吟诵是读给自己听,是艺术化的读书,是生活艺术;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表演艺术。
吟诵不可能谱曲,吟诵是古人诵读和创作诗文的一种方法。古代用布或竹简写字,创作诗文,先吟哦,感觉字词音韵和谐之后才写出来,正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吟诵是有旋律的诵读,实质是“读”,叫“依字行腔”,即客家话字的六声要准确,不能倒字。
唱歌(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字依腔行。即字声依曲调、音程走向而变,可以倒字。例如,20世纪30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第一句“春季到来绿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绿满窗(啊)~”,依字行腔,吟诵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即根据曲调音程走向,把“季”“来”“满”倒字,分别唱成“叽”“賴”“曼”了。
吟诵实质是带有拖腔(吟咏)的“读”,而唱歌(歌曲)是依曲调音程的“唱”。事实上吟诵唐诗从来没有曲谱可依,也不可能作成曲谱。宋词则可依词谱唱,可惜词谱失传了。
传承保护
2006年,
杨一成为德国瓦杜夫学校的客座教师,在乡下教孩子们客家话童谣,想家的时候就翻开随身带来的唯一一本中文书——《
陶渊明诗集》。用童年记忆中祖父的
客家话音调去读“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遍又一遍。
2007年7月,杨一跟随
钱绍武先生正式学起了传统吟诵和书法。四年间,杨一全身心沉浸在书斋,有时会随钱老出席一些雅集,钱老吟诵,杨一古琴伴奏。
在2009年第一届中华吟诵周上,杨一再次
吟诵了客语版《
归去来兮辞》,当时在场的
叶嘉莹先生称赞道,这是最符合陶诗气质的吟诵。
2011年春天,杨一在老家消化整理四年所学,还计划将客语吟诵在家乡推广开来,毕竟
韶关也是客语分布地之一。
2012年杨一再次离家前往大理,在一所幼儿园里开启了他吟诵教育践行者的新身份。
在
西安交响乐团2018年意大利巡演音乐会上,杨一首次尝试将古诗词吟诵与交响乐相结合,演绎了《
过香积寺》《
春江花月夜》等作品,诠释出不一样的东方古韵。此后杨一与西安交响乐团展开了多次合作。
将客语吟诵在家乡推广开来,把大雅之音从大剧院搬进小乡村,尽自己所能延续这一缕文化血脉。
2020年腊月二十九,三塘琴书院里举办了第一期音乐文化沙龙。杨一从文字、语言、韵律、音乐、情感等多个方面讲述吟诵之美,以及吟诵教育对青少年的教化意义。
2020年4月,杨一留守乡里每当他在祠堂练琴,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成立了客家话吟诵合唱团。
2021年5月,“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还将在北京、广州等地进行全国巡演。春节过后的这段时间,每晚七点,杨一都会在他的三塘琴书院与乐团连线进行云排练。白天,他则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翁城大腊岭下边玩边学,他随时随地给孩子们领读。孩子们边跑边唱着“觉今是而昨非(
客语)”。
2024年,梅州市诗词学会在进行客家话传统吟诵的传承活动,制订了《客家话传统吟诵传承工作计划》等,并准备申报市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