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吟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如今它正面临失传。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在申报“中华吟诵”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吟诵流派中,由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创立的唐调受到了特别关注。
基本简介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和创作方法。古人创作诗词都是先吟后写,唐诗都是吟出来的。但在20世纪初,受到西学东渐洪流的冲击,吟诵逐渐式微。
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如今它正面临失传。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准备举办自己的诗词作品会,希望找到几位年轻人来进行吟诵表演,可是却未能如愿。
唐调特色
唐文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不但精通经学、文学,还擅长吟诵,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读文法”,他的学生称其为“唐调”。上世纪40年代,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请唐文治录制了10张唱片,皆为古诗文诵读,上海图书馆仍存有这套唱片。 座谈会上,上海交大、无锡国专的校友陈以鸿回忆说,当他第一次听到唐文治先生读文时,就感觉 “好听极了”。 “唐调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音乐性。 ”这种吟诵法带有唱腔,音调高低起伏,语音长短相间,但又不同于“吟唱”,仍属于朗诵范围。
除了音乐性,唐调还很注重情感的投入,主张读经典诗文时,要把自己想象为这篇诗文的作者,这样才能感情充沛,并在吟诵中得到教化和心灵的陶冶。陈以鸿说,“我有一次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知不觉中深入文章境界,以至于潸然泪下。 ”
与其他吟诵方法相比,唐调的一大特点是,不但能用它来吟诵诗词,还能诵读散文,比如《出师表》、《岳阳楼记》。这些不押韵、不拘平仄的经典散文,用带唱腔的调子读出来后,更平添了几分感人的意味。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吟诵是传承经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它能让中国经典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吟诵。“普通话新吟诵有利于吟诵的推广,这也是一种创新。 ”另一方面,现在真正会吟诵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抢救和保护“中华吟诵”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吟诵分类
客家话吟诵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调研分类,把客家话传统吟诵列为中华吟诵三大类之一。
客家话吟诵要点: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包括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和常用词语的发音特征。所以,客家话被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大致可分为梅州话、惠州话、赣南话、汀州话(闽西话)。在地方语言学术研究中,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客家话传统吟诵要点如下:
1、书面文读。吟诵要按照书面语言,不能用日常口语。例如,“什么”不能说成“脉介”,“我”不能说成“亻厓”。
2、依字行腔。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其发音有六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吟诵要准确发音。读音不准叫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
3、仄短平长。吟诵按音节诵读,仄声短促,平声拉长且有旋律。例如(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哦)~,
千里、江陵(嗯) ~一日、还(哪)~。
两岸、猿声~啼不住(啊)~ ,
轻舟~已过、万重山(哪)~ 。
(括弧内为衬字。轻声带过)
吟诵与唱歌的异同
前面已经说过,吟诵是吟咏诵读。吟咏有节奏和旋律,其感情色彩(喜怒哀乐)按照诗文含义而定,这是吟诵和唱歌(歌曲)的相似点。吟诵和唱歌的主要区别在于吟诵“依字行腔”,不能倒字;唱歌“字依腔行”,可以倒字。
诵读是“读”。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吟诵时六声要读得准确;六声不准叫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吟诵是吟给自己听的,是一种文学艺术,属于教育范畴。唱歌是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一种表演艺术,属于艺术范畴。
吟诵不可能谱曲
前面已经说过,吟诵是古人诵读和创作诗文的一种方法。古代用布或竹简写字,创作诗文,先吟哦,感觉字词音韵和谐之后才写出来,正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吟诵是有旋律的诵读,实质是“读”,叫“依字行腔”,即客家话字的六声要准确,不能倒字。
唱歌(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字依腔行。即字声依曲调、音程走向而变,可以倒字。例如,20世纪30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第一句“春季到来绿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绿满窗(啊)~”,依字行腔,吟诵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即根据曲调音程走向,把“季”“来”“满”倒字,分别唱成“叽”“賴”“曼”了。
吟诵实质是带有拖腔(吟咏)的“读”,而唱歌(歌曲)是依曲调音程的“唱”。事实上,吟诵唐诗从来没有曲谱可依,也不可能作成曲谱。宋词则可依词谱唱,可惜词谱失传了。
吟诵特征
东汉以后,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如今,吟诵仍然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 2009年10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的报告厅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与会者齐聚一堂,他们中既有国内知名的音乐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也有来自全国大、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代表。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吟诵大家、学者,也有与吟诵结识不久的吟诵爱好者和积极参与吟诵挽救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吟诵,危矣”是“中华吟诵周”上众多与会者的一个共同感受。“我记得小时候读私塾,常用吟诵来学习古诗词,从那时起吟诵便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中华吟诵周”开幕式上,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在致辞中和所有人分享了他关于吟诵的记忆。
中国话剧院演员、朗诵艺术家冯福生主持了开幕式后的吟诵展演,他用一喜一忧表达了自己参加“中华吟诵周”的复杂心情。他说:“喜的是我听到了久违了的吟诵的声音,尤其是孩童吟诵的声音;而忧的是这个声音真的是太久违了。”
传承保护
保护行动
中国青年一代吟诵缺乏兴趣,是中华吟诵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在为中华吟诵复兴疾呼的同时,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挽救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并付诸行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吟诵学家陈少松就是其中之一。
现已从事大学吟诵教学23年的陈少松教授在1987年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吟诵选修课。他说:“是否会有年轻的大学生对吟诵感兴趣,我当时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我甚至告诉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如果你觉得这课不好,可以随时退选。”但令陈老师欣慰的是,一个学期下来,非但没有一个学生退选吟诵课,更有很多人对吟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如今,每年报名陈老师吟诵课的学生人数都是有增无减,这其中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有专门选修的,也有特意前来旁听的,还有外国留学生。作为当今中国大学唯一一本吟诵教程的作者,陈教授说:“23年的教学实践增加了我在大学推广吟诵的信心和决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全国特级教师、吟诵教学名师彭世强曾有过三年到澳门学校执教的经历,他把吟诵教学带到了澳门,深受当地学生欢迎。彭老师说:“一曲古韵沟通了海外儿女对母语的热爱。面对当今的国际文化大融汇,我们不要陷入误区,我们要自觉护卫我们的母语文化,弘扬母语的魅力,唤醒人们心中的母语情。”
大学生也在行动,像中华吟诵学会一样的志愿团体正在做着积极努力。众多大学生志愿者投入其中,在相关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以抢救、保护、传承、研究、推广中华吟诵为主要工作内容。他们已经采录、搜集和整理了全国200余位吟诵者的录音、录像资料,总时长达200多小时,另外整理了大批的采访记录和文献资料。
为了抢救、研究、传承和推广吟诵这一传统的汉语诗文诵读和学习方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支持,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于2009年10月12日在首师大开幕。主办方希望借此活动唤起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在申报“中华吟诵”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吟诵流派中,由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创立的唐调受到了特别关注。专家提出,有必要推动唐调进入沪上校园,让中华吟诵得到传承。
文化保护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徐健顺教授等人向国家语委提交报告,建议抢救汉语诗文的传统吟诵,得到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批复,确定名称为“中华吟诵”;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研究会)。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该课题组采录和搜集了全国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诵录音录像和相关资料。
2022年首次出版了全21册《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并向联合国申报“非遗”。
2424年,梅州市诗词学会在进行客家话传统吟诵的传承活动,制订了《客家话传统吟诵传承工作计划》等,并准备申报市级“非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11:01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唐调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