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是
文化部于2017年1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位于福建省
龙岩市、
三明市,是我国第三个国家级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保护范围为“古汀州八县”,即包括现今龙岩市的
长汀县、
上杭县、
武平县、
连城县、
永定区和三明市的
宁化、
清流、
明溪三县,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人口292.1万人。
实验区介绍
2017年1月23日,
文化部向福建回复《关于同意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复函》,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实验区范围包括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
此前,文化部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设立了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和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此次是继广东和江西后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福建省获批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根据批复意见,文化部要求
福建省文化厅与
龙岩市、
三明市按照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制定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推进闽西地区客家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17年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0月,省政府印发实施《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0年6月,市政府印发实施《龙岩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实施《龙岩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
闽西客家文化是闽西客家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点的民系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闽西是客家祖地,是客家文化发展传播的原乡故土。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对于促进文化、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传承客家文化,留住文脉和乡愁,建设亿万海内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历史沿革
闽西历史悠久,从发现的
旧石器时期到
新石器时期的过渡阶段的文化遗存看,早在一万年前,闽西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晋太原三年(二八二年),置新罗县。这是闽西省史可查最早设置的县,属晋安郡所辖;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设
汀州,辖
长汀、新罗、
宁化三县,从此闽西开始大步迈向汉化的进程。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
沙县、
将乐、宁化县地置归化县(隶汀州)。
长汀,上杭,
永定,连城,武平,
清流,
宁化,明溪八县从人文和资源而言,是海内外
客家人的祖地,是著名的闽西
革命老区,又是福建省重点侨区、林区、矿区和
旅游区。
在闽西大地上,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心口相传。对闽西文化人来说,实验区的申报成功,既是期盼已久的最高荣誉,也是水到渠成的圆梦之旅——它的成功,离不开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及全市人民精心呵护、不懈坚守的情怀。
近年来,我市以永定土楼这一世界级文化品牌为重点,大力加强闽西客家文物古迹、闽西汉剧、十番音乐、客家山歌、客家戏曲、客家民俗等特色文化的保护,深入研究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挖掘客家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
几年来,市县各级通过财政投入以及民间集资等方式,先后筹集3亿多元资金,重点加强一批文化遗产的维修和抢救保护。
2008年底,我市启动实施打造“海峡客家”品牌计划,5个客家县每县重点打造1个县域特色文化品牌,永定做足客家“楼”文化,上杭做深客家“根”文化,武平做大客家“佛”文化,长汀做强客家“城”文化,连城做好客家“民俗”文化,全面深入推进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2009年起,全市投入30多亿元资金,先后建成一批客家博物馆(园),成为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载体。
为摸清家底,把老祖宗馈赠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我市从2012年起,用两年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城镇乡村、走访民间社团,挖掘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以及传承人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深入普查。
同时,我市注重发挥文化、教育、传媒等作用,大力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社区、厂区,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程就我市文化建设和保护专题调研,为我市文化生态保护汇智聚力。
此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保护过程,我市由民间自筹资金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厅)有5处、传习中心6个,在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11月中旬,文化部专家组一行对申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闽西浓厚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氛围以及取得的成效,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闽西客家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来闽西对客家文化非遗保护重视的程度及成效真是太大了。”两次前来闽西考察的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中国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对此赞不绝口。
闽西是一区位的名称,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汀州;
今指福建最西边——龙岩及三明两地市的部分辖区,主要包括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长汀,清流,宁化,明溪八县。
保护区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人口292.1万人。
保护目标
各类客家传统文化
龙岩市:
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26项;
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4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110个点;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11个、省级1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
三明市:
清流县灵台山客家文化园
客家文化博物馆
宁化县石壁镇客家祖地
“客家擂茶”展示
宁化“客家三馆”
宁化“木活字”技艺
宁化客家山歌
管理措施
福建省及龙岩市以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重要抓手,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起草编制了《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并于2010年6月上报国家文化部。
福建省为进一步做好
闽西地区客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16年编制《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初稿)》,围绕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条件、保护范围、保护对象等9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至2030年。
2019年10月8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建设工作
近年来,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汉剧的保护传承发展,2006年闽西汉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荣获多个奖项。从一个濒危项目,打造成为全市的文化品牌和名片,并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如今更是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向世人展示,让更多人了解知晓汉剧、参与传承汉剧。
2017年4月,龙岩市组织有关人员前往江西赣州和福建漳州考察学习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情况;
龙岩市市本级及五个客家县均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协调机构。同时,市本级和5个客家县均依托市艺术馆和县(区)文化馆设立了“非保中心”工作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其中连城县为该县“非保中心”定编2人,并核拨专门工作经费,较好地解决有专门工作机构、有钱办事的问题。2017年度中央财政投入龙岩市“非遗”宣传进校园经费28万元;省财政投入龙岩市非遗项目演出经费250万,龙岩市本级财政编列工作经费50万元、各县(区)财政投入经费共计60万元。全市设立“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40个、传习点63个,主要分布在5个客家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8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2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5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29个,以上“非遗”保护项目存续情况总体良好;全市现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27人,市“非遗”传承人67人。闽西汉剧、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带徒传艺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共65批2000余人次。
2017年,龙岩市被国台办列为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龙岩市组团100多批10000多人次,前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文化考察、主办大型客家综艺演出、举办客家土楼书画摄影、客家族谱巡展等交流活动;
龙岩电视台与台湾有关方面共同拍摄了反映闽西客家风情的各类电视节目共210多集、9000多分钟,并在台落地播出;
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各类节目在台湾六家电台落地播出,播出总时间3000多小时,覆盖台湾约85%的地区;龙岩市客家期刊环球客家杂志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并与
台湾客家商会合作,设立环球客家杂志社台湾编辑部分支机构,定期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行杂志为每期1000多册,几年来达20000多册,等等,充分发挥了闽西客家祖地在传承弘扬客家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龙岩市启动了市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建设工程,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筹备所需建设经费,有关县(区)的综合展示馆建设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启动了市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建设工程,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筹备所需建设经费,有关县(区)的综合展示馆建设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于2017年6月和2017年12月,分别在长汀县、
龙岩学院组织召开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培养和壮大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队伍。永定区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客家家训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认真挖掘整理客家文化、土楼文化中的各个姓氏的客家家训,建设了
永定客家家训馆,以客家家训馆为平台,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立家训”、“重家教”、“传家风”等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传统家庭美德,营造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的社会氛围,受到了原中共中央常委、中纪委原书记
王岐山同志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生态价值
为应对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称“非遗”)保护传承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不断优化“非遗”的生态环境,从2009年起,福建省及龙岩市以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重要抓手,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起草编制了《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并于2010年6月上报国家文化部。几年来,龙岩市围绕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目标,制定了工作计划,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每年拨出专门工作经费,坚持做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有所侧重,紧紧抓住“非遗”保护重点,着重突出濒危、极易消失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全方位推进重要“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26项;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4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110个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村、镇)12个、省级1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充分体现了闽西客家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闽西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客家先民都把闽西作为告别中原文化旅程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闽西由此成为播迁至海内外亿万客家人敬仰的“客家祖地”,千年汀州府所在地长汀因此被尊称为“客家首府”,汀江被尊称为“客家母亲河”。闽西历史上的“古汀州府”所辖八县、现在龙岩市的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以及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等八县,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传播的原乡故土,在这个独特的文化生态区内,自唐宋以来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方言、民俗、宗族、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客家文化,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的核心区,是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范围。
客家文化是客家民系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概言之,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其生活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它包括客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家人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客家人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闽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条件,造就了闽西独特的农耕文明,从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从宗教到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了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体系。在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闽西客家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独特性、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