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校十番锣鼓是流传于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镇的一种传统锣鼓音乐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长校村、江坊村,主要在民间传统节庆日及送兵入伍、庆功会、慰问军烈属、退休老人等重要活动演奏,并经常参加清流县各种演出活动。长校“十番锣鼓”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长流水(走马锣鼓)、起板锣鼓和过门锣鼓三大类锣鼓谱、约有40余种民间小调。2007年5月,长校镇入选福建民间艺术(十番锣鼓)之乡名录。
历史渊源
长校十番锣鼓,是流传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镇的一种吹打乐。“十番”,“十”指其乐器多,“番”指其花样翻新。十番锣鼓简称为“十番”或“锣鼓”,历史上曾有过“十不闲”、“十样景”、“鼓吹”等名称。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尤以无锡、苏州、宜兴等地最为著称。
长校镇位于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西南部,与连城、宁化、长汀三县交界。长校先民是中原汉人的后裔,历经5次大规模的迁徙,才有一部分先民落户长校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长校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十番锣鼓、剪纸等民俗艺术奇葩绽放,客家民俗风情古朴独特。
长校“十番锣鼓”历史悠久,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403年至1424年(明
永乐年间)。相传,当时十番锣鼓在南方盛行,长校镇到邵武一带做纸的工匠,闲暇之余,参与当地的“十番锣鼓”演奏自娱自乐,返乡后把这种娱乐形式带回,后流传开去,成为当地人逢年过节、志事贺喜,自娱自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活动。
传承情况
自古以来,长校就很兴“十番”,过去几乎每村都有“十番锣鼓”,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较大的村发展到房族,房房有“十番”。因此,在旧时有否“十番”被视为房族地位高低的标志之一。到1949年解放前,长校一带有一百余堂“十番”,仅
江坊村就有十多堂。“十番锣鼓”的演奏者,过去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长校历代以来有很多闻名的“十番锣鼓”师傅。江坊村的江回春(已逝)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光绪年)间闻名的曲艺大师,他对琴、笛、鼓手、鼓板无一不精,能浮空拉出一手好琴,用鼻孔能吹出令人动听的独奏曲。他与江水春共同创建《
回春堂》“十番锣鼓”,闻名连城、长汀、宁化、清流四县。方圆百里的人前来求教,他均乐意传艺。
江坊“十番锣鼓”队曾在1956年参加
清流县文艺调演,其民间小曲《
王婆骂鸡》荣获第一名。留坑童生标(已逝)15岁背井离乡,跟随师傅走江湖卖唱为生,他以“一把二胡一台戏”出名,其扬琴独奏曾荣获清流民间曲艺演奏一等奖。他还收集、整理、编写了《民间曲艺集》、《十番锣鼓谱》各一集,对长校“十番锣鼓”的继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7年5月,长校镇入选福建民间艺术(十番锣鼓)之乡名录。2008年,长校镇因“十番锣鼓”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2009年,长校“十番锣鼓”入选福建省第三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形式
“长校十番锣鼓”主要分布在长校村、江坊村,各成一队,演奏队员40多人,多为村中的老年音乐爱好者,主要在传统节庆日及送兵入伍、庆功会、慰问军烈属、给老人祝寿等重要活动演奏,并经常参加清流县各种演出活动。“十番锣鼓”原只有铜鼓、哒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后融入了碰铃、笛子、二胡、板胡、六角琴、杨琴等乐器,演奏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打击乐,一组承揽丝弦乐,队形是丝弦乐在前,打击乐在后。乐队由笛声引路。乐队选择何种曲目,由笛子手决定,笛子送出一个音符,众乐手立即同步跟上。笛子手即要有较好的技艺,又要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以和谐整个乐队的演奏。打击乐的第一位是“十番锣鼓”的总指挥,他左手执铜墙铁壁鼓、哒鼓,右手握一鼓棰,时而击铜鼓,时而击嗒鼓,时而敲鼓边,时而敲鼓檐。鼓棰有如蜻蜓点水,令人眼花缭乱。心灵手巧的鼓手,忙而不乱,有板有眼,板眼分明,指挥着乐队合奏出动听的乐曲。
“长校十番锣鼓”有两种演奏方式,坐着或路上行进着演奏,所以也叫“摆十番”。“摆十番”是乐手执着乐器边行进边演奏,难度较大,须经长期排练,具有相当的艺术功底后才能出行。
曲谱曲目
“长校十番锣鼓”常用的锣鼓谱有
长流水(走马锣鼓)、起板锣鼓和过门锣鼓三大类。起板锣鼓用于开场,长流水用于较长的路途行进,过门锣鼓最为复杂,难度也大,它与曲调配合,时而穿插、时而过门,讲究紧凑、整齐的效果。
“长校十番锣鼓”采用的曲调很多,约有40余种民间小调。常演奏的曲目有:《八板头》、《十杯酒》、《怀胎》、《瓜子仁》、《玉米缨》、《孟姜女》、《打骨牌》、《耍金扇》、《闹五更》、《春串子》。其中《八板头》俗称“浪琴调”,十番锣鼓一开始就奏这首曲调,以此曲进行和弦。丝弦乐器讲究四大线,即:上六线、何尺线、陈五线、四宫线。上六线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5弦,何尺线相当于5~2弦,陈五线相当于2~6弦,四宫线相当于6~3弦。也就是上古乐律中宫、商、角、徵、羽五音的演变。
基本特征
“十番锣鼓”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1)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俗的依存性;
(2)在长期参加礼俗表演活动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成套曲目,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
(3)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曲目《采茶曲》、《秧歌舞》等也进入了“十番锣鼓”的演奏中。
非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