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晶粒度是指钢在某一具体的加热条件下实际获得的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实际晶粒度与起始晶粒度不同,起始晶粒度是奥氏体刚刚形成(即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而实际晶粒度所指的奥氏体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保温。所以实际晶粒的直径比起始晶粒的直径大。
实际晶粒度与起始晶粒度不同,起始晶粒度是奥氏体刚刚形成(即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而实际晶粒度所指的奥氏体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保温。所以实际晶粒的直径比起始晶粒的直径大。
通常以显微晶粒度级别指数G表示,在放大100倍下,645. 16mm2面积((1平方英寸)所包含的晶粒数。一般将G≦4称为粗晶粒,G=5~8称为细晶粒,G>8为超细晶粒。有多种标准方法(如网状铁素体法,网状渗碳体法等)显示
奥氏体晶粒度,也可将淬火钢制成金相磨片用饱和苦味酸加少量
环氧乙烷聚合物溶液直接浸蚀显示。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将影响钢冷却过程发生的转变及转变产物的性能。钢材经热加工(铸、锻、焊等)后,往往奥氏体晶粒粗大和不均,使钢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也不利于最终热处理,可通过重结晶来细化奥氏体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