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区,隶属于陕西省
延安市,位于延安市中部,东与
延长县毗邻,西与
安塞区接壤,南接
甘泉县、
宜川县、
富县,北靠
延川县、
子长市,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的特点,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面积355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宝塔区辖6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截至2023年末,宝塔区常住人口为64.51万人。
历史沿革
西周时,为周人活动地区。
春秋时代,曾是白翟部落居住地。战国时代,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归魏,后归于秦。
秦,本境为高奴县,隶上郡(上郡治所肤施,在今榆林市王沙坬村前沙台),县城在今宝塔区桥沟街道尹家沟附近,本境东南为定阳县辖地,其县城在今宜川县境。
新莽建国元年(9年),改高奴县为平利县。东汉复名高奴。灵帝中平六年(189年),为匈奴所占据。东汉末年,郡县俱废。
魏晋时,境内居住匈奴等少数民族,未设县,置有戍守之所,称三城(在今宝塔区南部),为驻防重地。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前秦、后秦、大夏。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宋元嘉八年(431年)大夏为吐谷浑国所灭,后本境成为北魏辖地。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在本境南设临真县,因“城临真川水”,故名,隶北雍州定阳郡,辖地包括今延长县西部;又在境南设沃野县;太和元年(477年),在今境东设广武县,辖地包括今延川县西部,其城址在今甘谷驿镇,同年设遍城郡,隶北雍州,领广武、沃野2县。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分临真县置真川县,辖地在临真县西,并设神水郡,治所真川,领真川、临真2县;同年,分广武县置文安县,隶文安郡(文安县境为今延川县地);沃野县仍旧。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东夏州为延州,仍治广武,领遍城郡、神水郡、文安郡、上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废神水郡,真川、临真2县改属遍城郡;建德六年(577年),改广武县为丰林县,县城迁今李渠镇周家湾村,其城原为大夏郡主赫连勃勃所筑,人谓之赫连城。遍城郡治、延州州治俱徙丰林,遍城郡领丰林、沃野、真川、临真4县,延州领遍城、文安2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郡制,以州统县,遍城郡废。开皇十八年(598年),废沃野县,辖地并入丰林县。大业元年(605年),废真川县,辖地并入临真县。大业三年(607年)分丰林、金明2县地置肤施县,沿用汉肤施县旧名,(金明县,在今安塞区南,本为北魏广洛县,隋避杨广名讳改,大业十三年(617年)废,并入肤施县(肤施在今榆阳区),辖地在今宝塔区中部,其城在今宝塔区城区延河东岸。同年,废延州,设延安郡,郡治肤施,领肤施、丰林、临真、延安等11县。延安县,本为西魏广安县,大业元年(605年)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为延安县,辖地在今延长县境。
唐武德元年(618年),延安郡改为延州。武德六年(623年),分肤施县设金明县。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延州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为延州,治所肤施,领肤施、丰林、临真等10县。安史之乱后,延州隶鄜坊节度使府。终唐之世,本境置县未变。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本境置县依旧,仍隶延州。延州后梁隶忠义军节度,余皆隶彰武军节度。其节度使府均在延州。
北宋初年,设路辖州。康定二年(1041年)分陕西路置鄜延路,其经略安抚使治延州肤施。庆历五年(1045年),肤施县城迁至今延安城内(延河西岸)。熙宁五年(1072年),废丰林、金明2县,辖地并入肤施县。本境所置县即为肤施、临真。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府治仍为肤施,辖肤施、临真等7县。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军攻克延安府,改设鄜延路。本境仍置肤施、临真县。延安府仍治肤施,领肤施、临真等7县。金亦设鄜延路,然辖区扩大,治所延安府,领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保安州、绥德州。皇统二年(1142年),改鄜延路置彰武军总管府,金末废。
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临真县,辖地并入甘泉县,本境所置县唯肤施。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鄜延路,置延安路,治所肤施,领肤施、甘泉等8县及鄜州、绥德州、葭州,3州又下辖8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隶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延安路为延安府,治所肤施县。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隶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清实行四级行政制: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肤施县仍为延安府治,延安府领肤施、甘泉等10县,隶陕西省延榆绥道,延榆绥道驻榆林。
民国二年(1913年),废延安府,肤施县隶榆林道。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以省直接辖县,肤施县隶陕西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苏维埃政权在本境北部梁村一带设延安县,同年7月在境南龙儿寺(今柳林麻庄)设肤甘县(辖地跨肤施、甘泉二县),同月在本境东南部当时为甘泉县辖地的麻洞川设红泉县。9月,分肤甘县设肤施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肤施县城解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肤施城,当月在城区设立抗日救国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2月肤施县(原肤甘县)并入延安县,亦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县政府驻川口。3月,宜川县与红泉县合并为红宜县。7月,红宜县改称固临县,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同年10月,城区正式成立延安市政府,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边区政府设置延安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延安县隶属于延安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设立南泥湾垦区(县级建制)。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固临县的临镇区和延安县的金盆湾区划归南泥湾垦区,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同年8月,南泥湾垦区和固临县部分辖区合并为临真县,县政府驻临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临真县,辖区分别划归延安县和延长县。同年3月,延安市并入延安县,县政府由东二十里铺迁驻南关,延安市降为区级市,属延安县。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驻西安市,延安县归属陕北行政公署,撤销延安属分区。
1950年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延安县隶属于延安专区。
1954年4月,延安县人民政府改延安市为城关区。1958年12月,甘泉县全部和安塞县境南并入延安县,1961年,恢复甘泉、安塞县级建制。1968年8月,延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延安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5月16日,延安县分为延安城区和延安县两个县级建制,均属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2年3月,国务院批准延安城区为延安市,1975年8月,撤延安县设延安市,隶属于延安地区。1979年3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延安地区行政公署;12月,延安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延安市人民政府,属延安地区行署。
1996年12月26日,延安地区撤地设市,原延安市改称为宝塔区。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宝塔区,位于
延安市延长县毗邻,西与
安塞区接壤,南接
甘泉县、
宜川县、
富县,北靠
延川县、
子长市。东西宽76千米,南北长96千米,区域面积35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宝塔区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地层以中生代和新生代为主,中生代地层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砂岩、页岩及泥岩,以侏罗纪砂页岩分布最广,新生代地层以晚第三纪红土层和第四纪黄土为主,黄土广泛分布于全区域内,一般厚度10~100米。沟谷及坡面时有第三纪红土和中生代基岩出露。中生代及新生代晚第三纪红土层所形成的古地形是现代地貌形成的基础,经中更新世地壳的强烈抬升,形成900~1500多米的古黄土高原,第四纪新老黄土的广泛堆积,经长期水蚀和其他外营力的剥蚀,发展成今天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具有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的特点。
气候
宝塔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7℃,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干冷,少雨雪,多刮西北风;春季(3~5月),干旱少雨,升温快,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风沙大,气温急升剧降;夏季(6~8月)炎热,多阵性天气且有伏旱;秋季(9~11月)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
水文
宝塔区地处黄河流域晋陕峡谷西侧,东距黄河干流31.3~107.3千米;以北东—南西向崂山山脉为分水岭,可划分出南北两个黄河一级流域区:中、北部位居延河流域中游,面积2347平方千米;南部为汾川河流域(云岩河的上游),面积1209平方千米。
土壤
宝塔区有黄绵土、黑垆土、淤土、褐土、水稻土、草甸土、红土、潮土、沼泽土9个土类,12个亚类,20个土属,45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宝塔区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1.12亿立方米,水质,属微碱性软水或适度硬水,总硬度74~177德国度,pH值在7.5~8.8左右,含盐量为每升491~1333毫克,矿化度每升0.4~1.5克,硫酸根含量每升45~958毫克,氯含量每升22.4~127.5毫克;地下水资源总量3428.3万立方米。区内25米以内浅层地下水水质,中性偏碱,pH值为7.2~8.4,矿化度每升0.5~4克,深度在25~40米时,矿化度提高,每升高达31.06克,地下水深度增加,总硬度提高,达99.5德国度。
植物资源
主要有辽东栎、山杨、白桦、黑桦、小叶杨、河北杨、毛白杨、柳树、垂柳、杜梨、榆树、刺榆、山定子、苹果、梨、核桃、桃、杏、山桃、山杏、中槐、龙爪槐、刺槐、五倍子、卫矛、茶条槭、细裂槭、元宝枫、五角枫、黄连木、漆树、栾树、枣、椴树、柽柳、白蜡、臭椿、桑树、山楂、侧柏、油松、刺柏、云杉、桧柏、银杏、白皮松、华山松、杉柳、紫柳、水桐、牡好梨、黑杠树、月芽、山榆、朝鲜槐等。
以绣线菊、柠条、紫丁香、胡颓子、连翘、虎榛子、黄蔷薇、樱桃、狼牙刺和沙棘为优势种,常见的还有二色胡枝子、多花栒子、丁香、刺五加、酸枣、沙柳、六道木、忍冬、枸杞、荆条、互叶醉鱼草、杭子哨、花椒、葡萄、白杞、龙柏、黑刺、大马茹、红柳、抚柳、柱柴紫、芥子、禾梢子、重皮子等。
主要有大披针苔、白羊草、甘草、苦参、野棉花、黄菅草、蛇木子、牛耳朵、羊耳朵、野西米、野金针、马莲草、山丹丹、旱艾蒿、水艾蒿、冰草、沙蒿、冬青、旱芦草、水稗子、黄蒿、臭蒿、野糜子及菊科植物等。
动物资源
鸟类共有种类12目16科62种,兽类共有种类5目9科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金雕、大鵟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野猪、狐狸、狼、环颈雉、狗獾、狍子等品种。
鸟类喜鹊、山鸡、野鸡、老鹰、猫头鹰、乌鸦、麻雀、燕子、啄木鸟、布谷鸟、百灵鸟、黄鹂、麻野雀、大雁斑鸠、野鸭、鸳鸯、鹞等。
兽类狼、狐狸、黄鼠狼、狗獾、山狸子、蒙古兔、松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小家鼠、褐家鼠、野猪、狍、斑豹、野羊等。
蛇类黑乌蛇、白杞蛇、水蛇、旱花红蛇。
蛙类青蛙、癞蛤蟆。
鱼类甲鱼、鲤鱼、草鱼、鲫鱼、鲢鱼及各色金鱼。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宝塔区户籍总人口为496954人,其中,男性249997人,女性246957人;城镇人口295115人,乡村人口201839人。人口出生率为8.7‰,人口死亡率为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常住人口64.45万人,城镇化率76.4%,出生率6.1‰,死亡率6.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5‰。
截至2023年末,宝塔区户籍总人口为506029人,其中,男性253879人,女性252150人;城镇人口304255人,乡村人口201774人。人口出生率为7.9‰,人口死亡率为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全区常住人口64.51万人,城镇化率77.0%,出生率5.5‰,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
宝塔区是少数民族人口的散住区,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等25个少数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宝塔区实现生产总值453.4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4.60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0.25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完成238.63亿元,同比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42.0:52.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92.2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
2023年,宝塔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75.5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1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2.90亿元,同比下降3.4%;第三产业完成256.52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40.6:53.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0.9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
2023年,宝塔区地方财政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长5.5%;非税收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1.0%。地方财政支出48.87亿元,同比增长32.0%。
第一产业
2023年,宝塔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37.98亿元,同比增长4.7%;林业产值0.28亿元,同比增长12.0;牧业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4.6%;渔业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2亿元,同比增长4.5%。
2023年,宝塔区粮食播种面积27.80万亩,较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7.57万吨,同比增长1.1%。蔬菜种植面积4.83万亩,同比增长6.6%,蔬菜产量17.70万吨,同比增长5.5%;苹果面积32.16万亩,与上年持平,产量43.26万吨,同比增长5.3%。猪存栏3.03万头,同比下降6.3%,出栏5.31万头,同比增长7.7%;牛存栏0.91万头,同比增长15.1%,出栏0.43万头,同比增长8.4%;羊存栏2.55万只,同比增长13.5%,出栏2.17万只,同比增长7.3%。禽蛋产量0.50万吨,同比下降1.6%;奶类产量0.16万吨,同比下降17.3%。
第二产业
2023年,宝塔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40亿元,同比增长1.1%。从分行业产值来看:烟草制品业完成产值67.18亿元,同比增长5.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产值63.46亿元,同比下降7.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33.79亿元,同比增长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7.68亿元,同比下降9.9%;开采辅助活动完成产值23.81亿元,同比增长68.9%;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30.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4.29亿元,同比下降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10.38亿元,同比下降2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4.1亿元,同比下降5.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3.99亿元,同比下降3.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产值2.51亿元,同比下降41.1%。
2023年,宝塔区建筑业增加值41.71亿元,同比下降2.2%。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119.63亿元,同比下降1.4%。
第三产业
2023年,宝塔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7%。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9%,房地产开发同比下降21.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9%。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5.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9%。
2023年,宝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9.98亿元,同比增长0.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80亿元,同比增下降3.5%。分消费形态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49.6%;商品零售127.47亿元,同比下降5.0%。在重点行业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类9.36亿元,同比下降8.6%;穿类1.83亿元,同比下降29.5%;用类104.81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汽车类36.22亿元,同比下降5.3%,石油及制品类67.58亿元,同比下降0.3%,化妆品类0.55亿元,同比下降11.5%,金银珠宝类0.02亿元,同比增长46.7%,日用品类0.45亿元,同比下降42.4%。
截至2023年末,宝塔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6.44亿元,同比增长4.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6.32亿元,同比增长3.1%。
交通运输
宝塔区境内有205省道、210国道、黄延高速公路、
包西铁路、延安飞机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宝塔区辖区学校231所(大学1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56所、幼儿园132所、聋哑学校1所),教职工14419人(大学1333人、中等专业学校229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580人、高级中学697人、完全中学134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31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047人、初级中学1708人、小学4198人、幼儿园2485人、聋哑学校66人),在校学生210038人(大学21348人、中等专业学校5698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1604人、高级中学7406人、完全中学1910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1885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3323人、初级中学24633人、小学65794人、幼儿园29087人、聋哑学校151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宝塔区有电影院9个,剧场、艺术表演场所4个,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总量48.8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宝塔区有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医院2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全区设置卫生机构床位7354张,其中:医院655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99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7张。全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659人,其中:医院8669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44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30人,其他卫生机构16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宝塔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6.2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39万人,城乡居民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2.87万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3.2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7.03万人,城乡居民已纳入养老保险人数达16.23万人。
历史文化
文物
延安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塔区宝塔山上,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
宗教
宝塔区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进行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共13处,分别是:宝塔区太和山道观、宝塔区蟠龙玉皇庙、宝塔区姚店青化寺、宝塔区冯庄乡河交寺、宝塔区桥沟街道小雷音寺、宝塔区柳林镇柳林禅寺、宝塔区松树林南华寺、宝塔区柳林镇正觉寺、宝塔区燕沟南山基督教堂、宝塔区河庄坪基督教聚会点、宝塔区临镇镇石村基督教聚会点、宝塔区柳林清真寺、宝塔区桥沟街道东十里铺天主教堂等。宗教团体3个,分别是:宝塔区伊斯兰教协会、宝塔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宝塔区佛教协会。
风景名胜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荣誉称号
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6年,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2017年,被评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
2018年,荣获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区)。
2018年,环卫“两化”改革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2019年,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
2020年,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2020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2021年12月1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延安市宝塔区为陕西省首批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
2022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