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
陕西省延安市辖县
甘泉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延安市中部,北与安塞区相连,南邻富县,西与志丹县相接,东与宝塔区接壤,区域面积2300.72平方千米,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类型属于半湿润内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6℃。截至2022年10月,甘泉县辖1个街道、3个镇、2个乡。甘泉县人民政府驻地美水街道。2022年,甘泉县常住人口7.6万人。
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为雍州西河辖地。
商朝时期,属陕北一带的犬戎部落国辖地。
西周时期,为翟(同狄)国严允(犬戎)部落国辖地。
春秋时代,前545年,狄国降附晋国后,为晋设上郡之属地。
战国时代,前453年,为晋国分裂后的魏国领土。魏国设置雕阴邑,治地在今富县李家村。前328年,魏国将上郡含雕阴、高奴、定阳在内的15个县邑献给秦国,此后隶秦之上郡。
秦朝时期,甘泉仍分属雕阴、高奴、定阳三县邑,隶上郡。秦末西楚霸王时,隶翟国之上郡。
西汉元年(前206年),置雕阴县,并设雕阴道,治地同。同期定阳邑改定阳县。均隶朔方刺史部之上郡。东汉末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匈奴占据,高奴县废,东汉陕北政权亡。
三国曹魏时期,马超父子戍边,在今甘泉石门村建有青州城驻军,该城为驻军防务城,而非政区城、建制城。
西晋时期,雕阴县废,其辖域直属雕阴道。永安元年(304年),属陕北地区的前赵国。东晋初大兴二年(319年),属后赵国辖。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前秦国设长城郡、长城县,治地同在今富县固现村,原雕阴道辖域归长城县管辖。雕阴道裁撤。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属后秦国辖。太元十一年(386年),定阳县废,设临真县,治地今临镇村,原定阳县所辖地域归其管辖。太元十七年(392年),设洛川县,治地于今洛川洪福梁乡开府故城,甘泉中南部地域从长城县析出,归洛川县辖,隶东秦州之敷城郡。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属大夏国辖。
南北朝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因城县,治地今甘泉县胡皮头村,辖高奴县原辖甘泉西北片等地域。隶夏州之上郡。西魏时期,置真川县,治地原定阳县。临真县所辖甘泉之东川地域归其管辖。这一时期,甘泉地域分为4块,分属因城、洛川、真川、临真四县管辖。
隋开皇三年(583年),甘泉中南部地域归新设五交县辖,治地今富县城,隶敷州。开皇六年(586年),五交县易名洛交县,辖域未变。隶敷州易名后之上郡。因城县先后隶延州、延安郡辖。隋大业初年(605),并真川入临真,甘泉东川地域复统归临真县管辖。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伏陆县,治地今甘泉县城。析洛交县原甘泉西南区域为其全部辖域。隶关内道之鄜州。武德二年(619年),因城县易名金城县,治地迁至金城镇即今下寺湾阎家沟村,县因治地而得名,辖域未变,隶延州。天宝元年(742年),伏陆县更名甘泉县,治地、辖域未变。县因城南神林山麓有美泉而得名。隶鄜州。同年,金城县更名敷政县,治地、辖域、隶属如前。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五代时期(907~960年),沿用甘泉、敷政、临真建置,分属鄜州、延州领辖。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延州升为延安府,甘泉、敷政、临真三县均隶属陕西路延安府领辖。与南宋并存的金国时代(1115~1234年),沿用甘泉、敷政、临真县旧制,隶金国鄜延路延安府领辖。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撤临真县,其辖域今宝塔区南部临真、麻洞川、南泥湾一带并入甘泉县。至元六年(1269年),撤敷政县,其辖域并入安塞县〔元宪宗二年(1252年)设〕。二县均隶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延安府领辖。
明朝洪武二年(1319年),甘泉、安塞二县均隶属陕西行省延安府。洪武九年(1376年),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辖。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沿用甘泉、安塞旧制,隶陕西布政使司延绥镇延安府。雍正九年(1731年),隶陕西布政司延绥道延安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至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隶陕西布政司延榆绥道延安府。
民国二年(1913年),今甘泉地域仍分属甘泉、安塞二县辖。二县均隶陕西省榆林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县均隶陕西省直辖,道级建置撤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今甘泉县境先后成立4个县级红色政权,分别为桥镇、下寺湾、石门、洛三川一带的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劳山一带的肤甘县革命委员会,清泉及临真一带的红泉县革命委员会,道镇、府村川一带的鄜甘县革命委员会。同期,中华民国之甘泉、安塞县建置仍存,仅为固守县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在陕甘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肤甘、鄜甘、红泉县撤销,成立甘洛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先后迁驻王家坪、高家哨、关家沟。原安塞县所辖今甘泉西北片桥镇、下寺湾、雨岔、王坪一带地域划入甘洛县辖,原甘泉所辖东川临真、麻洞川、南泥湾一带地域划入延安县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甘洛县改称甘泉县,成立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受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同时并存的国民党甘泉县政府受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第二行政督察署领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国民党甘泉县政府撤离,结束两个县政府并存的局面。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甘泉县隶属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甘泉县政府,隶属陕北行政区延属分区行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国民党军二次进占甘泉城,设置党部、县政府等政权机构。甘泉县政府离开县城在乡下开展游击活动。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国民党甘泉县政府弃城撤离,甘泉全境光复。县政府迁驻城内。
1949年10月,建立甘泉县人民政府。
1950年5月,甘泉县隶属陕西省延安分区。
1955年7月,改称甘泉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12月,甘泉县建置撤销,其辖域并入延安县。
1961年9月,恢复甘泉县建置,辖域如前。
1968年8月,改称甘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延安专区。
1969年9月,甘泉县隶属延安地区。
1981年1月,恢复甘泉县人民政府。
1996年11月,甘泉县隶属延安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甘泉县辖1个街道、3个镇、2个乡:美水街道下寺湾镇道镇石门镇桥镇乡劳山乡。甘泉县人民政府驻地美水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东经108°45′34″~109°33′46″、北纬36°6′57″~36°37′33″之间,北与安塞区相连,南邻富县,西与志丹县相接,东与宝塔区接壤,西北至东南长80千米,东北至西南宽50千米,区域面积2300.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甘泉县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地貌多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子午岭支脉墩梁及延支山陵和劳山山脉及延支山陵。海拔最高墩儿梁主峰1625米,最低兰家川河床950米。甘泉县平均海拔,按加权计算为1148.7米。
气候
甘泉县属于半湿润内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春季乍暖还寒,降水偏少。夏季高温多雨,秋季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年平均光照2478小时,日均光照6.8小时。日照充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有余。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6℃,早霜多在10月初出现,晚霜多至5月上旬结束,有“四月八,冻豆荚”之谓。年平均无霜期148天,最长177天,最短130天。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霜冻、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
水文
甘泉县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洛河全长95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水量24811万立方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雨岔沟、龙咀沟、大庄河沟、岳屯沟、劳山川、府村川、清泉沟河,均注入洛河,构成洛河水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泉县水资源总量为551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304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43万立方米,两者重复量183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88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679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07万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600万立方米。
动物资源
甘泉县有野生动物60余种(不含昆虫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6种,省重点保护动物2种。
低等动物类主要有蚯蚓、沙蚕、蚂蟥、蜗牛、园蜘蛛、红蜘蛛、小蜘蛛、蝎子、蝉、螨等。
昆虫类主要有衣鱼、蜉蝣、蜻蜓、豆娘、蟑螂、地鳖虫、螳螂、蝗虫、蟋蟀、臭瘪虫、蝉、蝼蛄、蝽象、蚜虫(俗称油旱)、金龟子、玉牛、草蜻蛉、蝴蝶、蛾子、蚊子、跳蚤、苍蝇、蚂蚁、马蜂、人头蜂、麻子蜂、土蜂、蛔虫、蛲虫、绦虫、萤火虫、斑蝥等。虱子、墙虱已绝迹。
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红鱼、青鱼等。两栖动物多属无尾目的蟾蜍科和蛙科,主要有蟾蜍(俗称癞蛤蟆)、青蛙。爬行动物有鳖、壁虎、螃蟹、竹叶青、银环蛇、赤练蛇、黑乌梢蛇等。
鸟类主要有鸭、鹅、老鹰、鸡、野鸡、山鸡、鸽子、斑鸠、杜鹃、雀鹰、猫头鹰、啄木鸟、燕子、喜鹊、灰喜鹊、乌鸦、百灵、黄鹂、柳莺、麻雀、鹚怪子、鸽虎、画眉、鹦鹉、苍鹭、白鹳、鸳鸯等。
兽类主要有鼹鼠(俗称瞎狯)、兔子(有家兔、野兔)、鼠兔、蝙蝠、野狸子、紫貂、老鼠、松鼠、金花鼠、田鼠、大仓鼠、社鼠、大林姬鼠、狐狸、狗、狼狗、宠物狗、黄鼬、青鼬、狗獾、水獭、貂猫、猫、马、骡、黄牛、五花奶牛、驴、羊(有黑山羊、白绒山羊、布尔山羊、小尾寒羊、奶山羊、绵羊)、猪、野猪、狍子(也称山羊、野羊)等。狼、豹已绝迹。
植物资源
甘泉县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阔,种类繁多,各类植物资源共有91科、331属、1100余种。
森林树种主要有白桦、侧柏、油松、刺槐、紫穗槐、杜梨、水楸子等。灌木林以山桃、虎榛子、胡枝子、黄刺玫、绣线菊,狼牙刺、沙棘、沙柳、合子梢、黑格兰等为主。裸子植物仅有银杏、油松、侧柏3种。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较多,主要有杨柳科、毛茛科、榆科、桦木科、唇形科、蔷薇科、木兰科、葛科等。主要树种有:山杨(俗称贝档),多生长在阴坡、半阴坡。栎树(俗称桐树),多生长在阴坡、半阴坡。桦树,有白桦、黑桦,白桦多生长在阴坡缓平处。榆树,主要有山榆、景观榆、刺榆。槐树,有刺槐、中槐、龙爪槐、紫穗槐等,刺槐花可食。柳树,有旱柳、水柳、垂柳、红柳、杠柳等种。桃树,有山桃、家桃、油桃、水蜜桃等种。杏树,有山杏、梅杏、家杏等。另有核桃、杜梨、苹果、椿树、山楂树、剪子树、花椒树、桑树、枣树、酸枣树、椴树、楸树、桐树(山桐、泡桐)、漆树、槭树、栾树、虎榛子、胡颓子、胡枝子、白芨梢、剪子梢、杭子梢、黄刺玫、狼牙刺、黑格兰、丁香、连翘、柠条、荆条、沙棘、蔷薇、木瓜、绣线菊、枸杞子、季氏五加、葡萄、葛藤、冬青、樱桃树、李子树、石榴树。
草本植物主要有:茭蒿、黄蒿、臭蒿、铁杆蒿、青蒿、艾蒿、日本蒿、冷蒿、红蚊马先蒿、蒌蒿、苍术、大针茅、白茅、本氐针茅、本氐羽茅、羊茅、白羊草、狼尾草、黄菅草、鬼针草、含羞草、荩草、芨芨草、龙须草、龙牙草、铁线草、蒲草、稗草、冰草、马蔺草(马兰、马莲)、蒲公英、夏枯草、沙草、山丹丹、旋覆花、野菊花、狼尾花、野棉花、炒石花、野玫瑰、薄荷花、灯笼花、马牙草、草莓、蛇莓、野山药、白藤、苦菜、马齿苋、地肤、紫花苜蓿、野苜蓿、串地苜蓿、草木樨、突叶铁扫帚、山葱、次苋、灰条、小蒜、芦苇、沙蓬、麦蓬、沙葠(马奶奶)、大茴香、小茴香、茛子、野蓖麻、野稀子、大辣、蒺藜、野萹石、生瓜瓜、野蔓豆、野蛇豆、二色棘豆、泽蒙、早熟禾、春箭筈、毛苕子、水芹、飞廉、萹蓄、三枝、地梭、窃衣、喜阳糙苏、刺蓟、多花米口袋、瓜子金、闭穗、鸡儿肠、玉竹、异叶破浆、独花泥湖菜、歪头菜、委陵菜、苦麦菜、结缕草、细叶苔草、苦苋草、厚穗冰草、一丁草、绿毛鹅冠草、翻白草、野古草等。
药用植物资源有150余种。分布广泛且储量较大的品种主要有;甘草、黄芩、秦艽、大力子、板蓝根、党参、车前、大黄、当归、枸杞、贝母、羌胡、黄连、远志、黄芪、黄柏、天麻、地榆、防风、前胡、柴胡、木贼、菖蒲、木通、半夏、沙参、白芷、苍术、桔梗、连翘、二丑、枳实、山楂、芍药、薄荷、茶花、毛茛、大蓟、蒺藜、牛蒡、苍耳、侧柏、木瓜、白芨、菊花、紫荆、冬青、牡丹、水仙、凤仙、红花、生地、杜仲、玄参、山芋、桃仁、杏仁、夏枯草、仙鹤草、猪鬃草、金盏花、五加皮、地骨皮、菟丝子、夹竹桃、串地龙等。
观赏植物资源有150余种,主要有菊花、荽花、蜀葵(有红黄、紫、白等种颜色)、龙葵、百台、野百合、蔷薇、虞美人(有紫红、艳红、粉红等色)、紫丁香(有紫、白色)、紫茉菜(有红、白、黄、紫色)、紫薇、紫荆、月季、海棠、金盏花、兰花(有君子兰、吊兰、剑兰)、牡丹、天竺葵、水仙、牵牛花(有淡红、紫红、紫蓝花)、石竹(有红、紫、白色)、马兰等。人工栽种的花卉有鸡冠花、仙人鞭、仙人掌、仙人球(花有红、白色)、夹竹桃、冬青、美人蕉、玉簪、雁来红、萱花(有白、粉色)万年青、凤仙、玻璃翠、倒吊金钟、四季果等。
农业作物品种有禾木科、豆科、葫芦科、茄科、百合科等。主要种类有谷子、糜子(有软糜、硬糜、红糜、黑糜等)、小麦、稻子、高粱、玉米、荞麦、大豆(有双青豆、黑豆、黄豆)、红小豆、绿豆、豇豆、豌豆、扁豆、蔓豆、豆角、刀豆、线豆、线麻、芝麻、蓖麻、油菜、黄芥、花生、旱烟、烤烟、南瓜、西瓜、小瓜、冬瓜、番瓜、苦瓜、丝瓜、黄瓜、甜瓜、西葫芦、菜葫芦、菜瓜、洋芋(白皮、红皮、紫皮)、红薯、白菜、油菜、空心菜、萝卜(有红、白、黄、水、糖萝卜)、蔓菁、菠菜、茼蒿、芹菜、茄子、莴笋、甘蓝、芥菜、韭菜、辣椒、甜椒、尖椒、大蒜、葱(红葱、白葱、洋葱)、芫荽(通称香菜)、黄花(又称金针花)、菜花、芡莲、木葫芦等。
矿产资源
甘泉县探明石油储量1.93亿吨、天然气储量600亿立方米,油页岩、紫砂土、盐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政治
参考资料
人口
2022年,甘泉县常住人口7.6万人,城镇化率62.28%;人口自增率0.02‰,出生率6.37‰,死亡率6.35‰。
经济
综述
2022年,甘泉县实现生产总值36.8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高于全市增速3.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7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6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7.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2:32:50.8调整为16.5:34.2:49.3。人均生产总值48376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0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1%。
2022年,甘泉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197万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2.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516万元,增长4.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7091万元,比上年下降33.1%。
2022年,甘泉县财政总收入264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31万元,增长9.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221万元;非税收收入4310万元。财政支出139199万元。
2022年,甘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2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5元,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08元,增长4.8%。城乡收入比2.71,较2021年2.75缩小0.04个点。
第一产业
2022年,甘泉县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131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77575万元,增长4.2%,占总产值的68.5%;牧业产值28304万元,增长5.8%,占总产值的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13万元,增长8.5%;林业产值1812万元,增长26.2%;渔业产值86万元,增长2.1%。
2022年甘泉县粮食播种面积118158亩,粮食总产量44616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2515吨,比上年增加2384吨,增长23.5%。全县蔬菜面积27710亩,比上年增长6.5%,蔬菜总产量99518吨,比上年增加5423吨,增长5.8%。
2022年,甘泉县累计出栏猪21135头,增长8.4%,猪存栏12600头,增长13.7%;羊子出栏48478只,下降1.95%,羊存栏61860只,增长1.7%;牛出栏1695头,下降0.9%,牛存栏4130头,增长20.4%。肉类总产量3231.7吨,增长1.3%。禽蛋产量5959.2吨,增长0.24%。
第二产业
2022年,甘泉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76865.9万元,同比增长38.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其中,能源工业完成产值137952.7万元,增长54.4%;非能源工业完成产值138913.2万元,增长2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
2022年,甘泉县建筑业实现产值22345.7万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增加值11120万元,同比增长4.8%。
第三产业
2022年,甘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69.1万元,同比增长1.0%,低于全市平均增幅6.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1-12月份全县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519.9万元,同比下降0.5%,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68.3万元,增长50.8%;商品零售12351.6万元,增长-5.0%。按城乡类型划分:城镇零售额8437.3万元;乡村零售额8082.6万元。
交通运输
甘泉县境内有210国道、西延铁路、黄延高速公路。
2021年,甘泉县公路里程532.3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条60.9千米,高速公路连接线22.5千米,国道39.4千米,县公路53.8千米,乡千米93.2千米,村级千米262.56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甘泉县拥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6所,小学1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091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4296人,小学在校学生数640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217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198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553人,小学教师598人。全县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2459人,教职工3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22年,甘泉县文化事业机构10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个。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31293卷,62586件。党史办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49800册。
医疗卫生
2022年末,甘泉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个,卫生技术人员706人,卫生机构床位425张。
基础设施
2022年,甘泉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215万元,邮政函件业务2937件,包裹业务78235件,快递业务量1352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67万元。
历史文化
文物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义字沟村027号,该旧址由11孔坐西北面东南的石窑洞和院落组成,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俗民情
打龙眼泉民俗活动,甘泉县城北三十五千米处的洛河西岸有一龙咀沟村,从沟口的龙王庙到村中的龙眼泉峁,再到村后的龙眼泉及龙王庙,处处与龙相关,有独特的打龙眼泉民俗,如今传承谱系可以明确考证到清末,据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龙咀沟村民主要以宋、刘、薛三姓为主,其中宋氏旧时以武勋受封立家,且人丁最为兴旺,三族于此地延绵生息数百年,有村中关帝庙前碑文及宋氏陵园前牌楼可以佐证。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二,龙咀沟的村民都会自发组织打龙眼泉民俗,并由宋氏族人作为主祭。打龙眼泉民俗活动共有“祭天”“打五雷”“打龙眼泉”“撒灰”“祭庙”“沿门子”“灌春牛”“抹龙壳”“合绳”“出行”“转九曲”十一个环节。
风景名胜
甘泉大峡谷,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张家沟村。甘泉大峡谷历经数千万年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冲刷而成,由大小120余条峡谷组成,是典型的地埋式峡谷,丹霞地貌。
香林寺,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阎家沟村斜对面的走山顶上。香林寺唐代寺院已毁,山间遗留废墟多处,瓦砾、残石随处可见。现存寺院系清末所建。环山而建的有真武祖师殿、玉皇庙、九天玄女殿、观音阁、龙王庙、魁星阁等。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甘泉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01: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