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敏
考古学家
安志敏(1924~2005),著名考古学家。山东烟台人。1948 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史学系,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研究部。安志敏先生1950年10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杂志主编,兼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史前与原史联合会常务理事、亚洲史学会评议员、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等。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关系,以及建立中国史前考古学体系等方面。先生长期致力于田野考古工作,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并为新中国考古事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
人物生平
安志敏先生是山东烟台人,生于1924年4月5日。1948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史学系,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研究部,师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等著名考古学家学习中国考古学。1950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作。
安志敏先生曾任黄河水库考古队副队长、东北考古队副队长兼第一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务委员、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楚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国际史前与原史联合会常务理事、亚洲史学会评议员等。
1985年安志敏先生荣膺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安志敏先生因患鼻咽癌多方救治无效,于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学术贡献
自1950年参加安阳殷墟辉县考古发掘以来,安志敏先生先后参加或主持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数十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举其要者,有河南渑池仰韶村、郑州二里岗、洛阳烧沟、中州路、黄河三门峡水库、陕县庙底沟、三里桥、安阳小南海,湖南长沙,河北唐山贾各庄、大城山,甘肃刘家峡水库,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松山,辽宁旅顺双砣子、将军山、岗上、楼上等,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志敏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考古生涯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考古学研究,注重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实际紧密结合。他长期致力于田野考古工作,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考古学家中研究领域最广、成果最丰硕的学者之一,在考古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卓有建树。
他在坚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关系,对中国史前考古学体系的创立和中国上古史的重建做出了贡献:通过原手斧概念的提出,对旧石器时代东西方判然有别的砍砸器传统和手斧传统作了仔细的划分,进而修正了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两个系统的传统概念;深入研究细石器的渊源、传统和发展,深刻揭示了中国大陆和东北亚、美洲的史前文化联系;通过对庙底沟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确立了庙底沟二期文化,揭示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之间的发展传承关系;深入研究以磁山和裴李岗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脉络的确立提供了新的论据;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地区和类型的划分,为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过对甘肃刘家峡库区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进一步否定了关于甘青史前文化的所谓“六期说”,为准确认识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此外,安志敏先生还对中国史前农业、中国早期铜器、辽东史前文化、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异常问题、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以及历史时期考古中的诸多问题有深入研究。
人才培养
数十年来安志敏先生为培养考古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自1952年起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考古训练班担任新石器时代考古、殷周考古、陶器和田野考古的教学工作,并辅导田野实习。1953年至1957年参加北京大学史前考古学教研组,讲授新石器时代考古。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讲授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等课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人,为新中国考古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主要作品
安志敏先生自中学时代起即对考古学发生兴趣,从1945年以来出版专著十多种,论文近400篇。主编《庙底沟和三里桥》(1959)、《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1996)等考古报告,论文先后结集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1982)、《东亚考古论集》(1998);许多论著被译成日、英、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还应邀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十多个国家访问和讲学,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参考资料
安志敏先生生平.中国考古网.2005-11-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8 11:5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