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瑞
中共党员、最美奋斗者
孔祥瑞,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月生,天津市人,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原党支部书记、队长,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人物事迹
参加工作以来,孔祥瑞坚持边干边学,学以致用,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成为“门机大王”“排障能手”,从一位初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蓝领专家”。主持“降低皮带机万吨故障时间”等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80多项,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多次填补了我国港口系统设备接卸煤炭的技术空白。
人物简介
孔祥瑞是中国共产党天津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多年来,孔祥瑞以“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为座右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他多次放弃了深造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将设备故障当作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视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赢得了“蓝领专家”的美誉。在2008年,他还荣幸地成为天津奥运火炬传递的第1棒。
多年来,天津港坚持“谁出力谁得利,谁创新谁得奖”的竞争分配原则,对实用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的发明者、重大课题攻关主持者给予重奖。天津港制定了《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了职工技术创新的热情,使职工的发明创造、申请和应用专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天津港共申请专利110项,授权专利68项。集团公司发放奖励专利项目、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活动奖300余万元。通过总结推广职工中挖掘出的窍门、绝技、绝招和体现一流的先进操作法,并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进行推广。《孔祥瑞星型操作法》、《胡振杰通信电缆公用摸线对号法》被命名为天津市职工操作法,同时《刘维杰吊车节油操作法》、《任庆春梯形甩垛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在天津港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港口一线工作33年的实践中,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港口建设发展上,放弃了多次学习深造的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潜心钻研,积极进取,学习先进技术
他主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50多项,为企业创效6200多万元。作为队长,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管理、培育人才,他所在的队有多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各级先进称号,带出了一支技能型、知识型高素质的队伍。
孔祥瑞的成长成才也是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成果之一。《孔祥瑞星型操作法》、《胡振杰通信电缆公用摸线对号法》被命名天津市职工操作法,同时《刘维杰吊车节油操作法》、《任庆春梯形甩垛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在天津港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祥瑞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人物经历
孔祥瑞认为只要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工人同样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他常带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尽快掌握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性能与操作技术,他每天把有关资料装在书包里,有空就背,背完再到设备前对比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孔祥瑞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成为有名“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2000年,他带领队里的技术骨干解决了门机因变幅螺杆与螺母摩擦热量过大而“抱死”的技术难题,直接为公司节约资金180万元;2001年,他发明了“门机主令器星行操作法”,使门机每次作业可节省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 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从2004年起,他还带领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翻车机摘钩杆等80多项技术革新。2006年,改进设备电缆,节约维修成本100万元;2007年,攻克“大型机械走行防碰撞装置”难题,创效181余万元,主持研制的“大型机械电缆防出槽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创效990万元。
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3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如今,身教重于言教的孔祥瑞,不仅自己成为了“蓝领专家”,而且还在天津港集团带出了一批年轻的技术能手,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知识型工人的价值。
孔祥瑞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6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家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人物荣誉
200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
2006年度“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998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
2000年度“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
1994年度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
1995年度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
1996年度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
1997年度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
1998年度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
1999年度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
2000年度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
2003年度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
2001年度天津市职工优秀操作(工作)法孔祥瑞《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
2005年度天津市职工岗位创新标兵
2009年,被中国名人报道中国发明创新人才库收录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其他信息
技术能手
1972年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当上了一名门吊司机。他把工作岗位作为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人誉为与时俱进的“蓝领专家”。
从1995年,孔祥瑞主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达15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在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迈上新台阶,设备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水平。 孔祥瑞的名字,是与许多创造发明联系在一起的。 1995年,他在天津港六公司担任固机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掌管公司装卸生产的核心设备——18台40吨门机。一次,12号门机发生故障,如不立即修复,将严重影响生产。而修复门机的前提,是将重168吨的门机上盘抬起,按照常规,需要租用海吊作业,要等两个月。孔祥瑞依靠自己长期的积累和实际工作经验,决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他带领工友们经过反复研究,攻克了下支点因轴承旋转不易固定的难关,用10个单个承压30吨的千斤顶顶起168吨的门机上盘,使门机故障得以修复,并由此形成了一项新成果——焊接在大法兰盘下的新型顶生支座技术。
2001年,孔祥瑞和工友们经过无数次研究、实验,把门机抓斗进舱打开放料与轻钩提升这两个动作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字形,把抓斗打开和提升的两个动作用一个指令完成。这项技术创新在全队推广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门机每完成一钩作业可以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作业480吨,当年就为公司创造效益1600万元。
2002年,“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这个“金点子”在全国推广。
2002年,孔祥瑞和工友们用万象轴取代卡隼连接,解决了门机中心滑环经常短路烧毁的痼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4年,该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而且被生产厂家采用,改进后的设备作为名牌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和世界港口。
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只有初中文凭,在港口码头上一干就是34年。
他是一名在岗位上自学成才、勇于创新的“蓝领专家”,共取得15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
2006年国庆节前夕,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孔祥瑞,光荣地站在“中华技能大奖”领奖台上,接 受国家对一名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嘉奖。这是他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之后的又一次获奖。 “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生产实践这个大课堂,照样培养人” 孔祥瑞1972年初中毕业就被分配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1985年,已经开了十几年门式起重机的他,参加了职工大学的考前培训班。那时候,孔祥瑞已经是值班队长,是队里的技术骨干。上学就要占用工作时间,岗位上离不开他呀!他人在课堂,心里却惦记着生产。上课第三天,孔祥瑞作了决定:告别课堂,重新回到他最牵挂、最热爱的工作岗位。
现代工人
短暂的求学经历虽然停止了,但孔祥瑞的求知欲望却更加强烈了。他曾说,人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生产实践这个大课堂,照样培养人。 孔祥瑞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当作老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他找来设备说明书,一页一页地学,一项一项地啃,不明白的查资料,不懂的找人问,直到把厚厚的说明书弄通弄熟。 孔祥瑞的家住在天津市区,到港口有50多公里的路程。那些年,他每天上下班都要坐汽车、倒火车、再换汽车,来回要走5个多小时。孔祥瑞总是带着书,如饥似渴地学习。 孔祥瑞有个记工作日志的习惯,小本子每天随身携带,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 一一记录在案。日积月累,一本本工作日志成为他搞技术创新的资料库。 岗位上的刻苦钻研,使孔祥瑞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一次,码头上一台门式起重机的旋转大轴承出现异响。这有可能是缺少润滑,但也可能是重大事故的前兆。如果不拆卸进行彻底检修,门机就有可能瘫痪;如果拆卸下来后发现没有问题,企业会蒙受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拆还是不拆?在场的企业领导和工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孔祥瑞。孔祥瑞冷静地又听了听响声,果断地说:是轴承坏了,必须拆! 根据他的提议,公司请来900吨的海上浮吊进行作业。伴随着海吊的隆隆声,门机上半截被缓缓吊起,回转大轴承拆了下来。结果却出人意料,回转大轴承正面完好,没有异常。 难道老孔判断错了?孔祥瑞陷入沉思。他认定是轴承损坏,也许问题隐藏得更深。 他冷静地指挥吊车将大轴承翻了过来,答案终于明白了,只见正面完好的回转大轴承背面,滚珠已经散落出槽,如果继续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门机的故障及时排除了,老孔“听音断病”的绝活也出了名。 “新设备上千万元一台,技术含量相当高。当工人不是光会卖力气就行,只有动脑筋、多琢磨,关键时刻才能冲得上、拿得下”。
一次,一台自重达320吨的门式起重机的转柱回转大轴承下支撑面损坏,这好比石磨的下盘出了毛病,必须搬起磨盘才能修。而要把重168吨的门机上盘抬起,只能租用正在南海作业的海上浮吊,可这需要等上两个月的时间。
看到码头上有那么多大型船舶在等待作业,孔祥瑞说:“等不起啊!”他开始带领工友们想方设法排除故障。
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孔祥瑞想到了一个“招儿”——千斤顶。没有海吊从上面吊,咱们就想法从下面顶。可这毕竟是没有先例的尝试,风险很大。 孔祥瑞与工友们反复揣摩,决定把法兰盘以上的门机旋转外齿圈作为上支点,研制了焊接在大法兰盘下的顶升支座,作为固定的下支点,这样就解决了底座旋转不能均匀受力的难题。 准备完毕。10个单个承压30吨的小千斤顶与168吨的门机上盘展开了较量: 一毫米、二毫米;一厘米、两厘米……
这座“铁塔”终于被10个“小兄弟”稳稳地托起了20厘米,达到了维修的要求高度。门机修复仅用了9个小时,而一种专用于港口门机维修的“新型顶升支座技术”也随之诞生。
善于创新
2001年,天津港冲击亿吨吞吐量,作为当时天津港最大的装卸公司,孔祥瑞所在的六公司承担作业量达2500万吨,要求18台门机比往常要多干三分之一的活。
还有没有潜力可挖?那阵子,孔祥瑞满脑子都是门机,从门机抓斗作业的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时时在他脑海里闪现。 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他发现门机抓斗放料时,抓斗要先下降进舱,然后打开放料,再提升。在打开抓斗放料那一刻,会有一小会儿的停滞。如果能把这个作业空当利用起来,肯定会提高工作效率
孔祥瑞与队里的技术骨干共同研究,尝试把抓斗打开放料和轻钩提升的两个动作合起来,让抓斗边放料边提升。他们将操作杆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形,用一个指令控制两个动作同时完成。
这项发明,使门机每钩作业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干480吨的活,六公司当年2500万吨的任务超额完成,增效1600万元。2002年,这项“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成为天津市职工十大优秀操作法之一。这个“金点子”已成为同行业关注的新技术,在全国推广。
孔祥瑞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执著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又带领队里的骨干攻克了门机中心集电器频频发生短路的技术难题。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曾经是全国港口门机屡屡出现的故障,一直让制造厂商和技术专家感到棘手和头疼。 孔祥瑞和工友们仔细翻阅资料,逐项分析排除,终于找出了设计上的缺陷。经过3个月的探索攻关,最后用万向轴取代了卡隼式连接,巧妙解决了不同心易损坏的痼疾,完成了对门机中心集电器的技术改造。
这项投入仅两千元的革新,产生了巨大的效益,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被专家论证为“从全新的角度解决了门机中心集电器的故障隐患”。享有盛誉的上海港机厂吸收了这项技术成果,改进后的设备不仅服务于中国港口,而且出口到国外。 “‘洋设备’也是人造的,也会有不完善的环节。只要摸透它,就知道从哪里下手改造”
2003年12月,孔祥瑞被调到煤码头公司一队任党支部书记、队长。他要掌控的是从国外进口的价值8亿元的世界最新自动化传输设备。这对于一直与门机打交道的孔祥瑞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孔祥瑞迎难而上,继续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年光景,孔祥瑞的努力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进口的自动翻车机在港口用来承担接卸运煤列车的任务,翻车机一次翻卸两节车厢的原煤。由于翻车机摘钩杆设计不合理,很容易损坏,经常造成车厢摘不了钩,每月要停机二十几次,维修起来费时费力,直接影响卸车效率。孔祥瑞通过研究力学原理,找出“缓冲杠杆自身承受应力,简化维修更换程序”两个突破点加以改进,将原来单根一米长的摘钩杆变成三截,中间用法兰盘连接,便于调整角度。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摘钩杆的承受力,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拆装也更加灵活,维修更换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5分钟。 这项技术改造自2004年1月开始,用了两个月时间,4套杠杆总共用了不到两千元,就解决了大问题。投入使用后,每年节省卸车时间1800小时,多接卸列车65700节,接卸原煤320万吨。 翻车机摘钩杆的改造成功,更加增强了孔祥瑞进一步改造、完善进口设备的信心。
煤码头的4个进口转接塔是连接皮带长廊运输中的重要设备。随着码头上大块煤种作业增多,转接塔挡板上的耐磨板受损严重,经常需要更换。换一块耐磨板要用30分钟,生产受到影响。 孔祥瑞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排除的隐患。通过查看转接塔挡板结构图和对耐磨板现有抗压抗热性能进行反复试验,他决定在原耐磨板上加装用钢板制成的网格。这样,皮带传输中落下的粉煤就可以在网格里存住,避免大块煤直接冲击耐磨板。 这项技术自2005年4月1日改造,在大块煤作业中没有再发生一例挡板网格损坏,从而实现了耐磨板的“零更换”。仅此一项,每月即可节约材料费3600元,节约维修时间9小时,而且避免了维修工的高空作业。 “一个好工人就应该爱岗敬业,对国家要忠,对工友要义,对企业要爱,对工作要专” 孔祥瑞作为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在他身上依然传承着我国工人阶级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时时体现出身先士卒、先人后己,与工友同甘共苦、和谐相处的优秀美德。
全心投入工作
1999年7月1日下午3时,天津港码头作业现场地面温度已达40摄氏度,一台正在作业的主力门机却突然短路起火。 此时,烈日下晒了一天的门机表面已经热得烫手,冒着浓烟的铁皮机房温度也超过了50摄氏度。此时,孔祥瑞心急如焚。南方五省电厂电煤告急,国务院急令抢运,不能耽搁啊。 “军情紧急!”孔祥瑞第一个钻进了烤箱似的机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汗水不断流进他和工友们的眼眶、嘴角,湿透了工装。他和5名工友个个挥汗如雨,喉咙冒烟,每个人的工装上都可以拧出水来。6个人喝了整整5箱矿泉水,却没人去厕所。孔祥瑞让工友们轮换着出机房喘口气儿,而他却一直扎在机房里不停地抢修,直到晚上11时,整整干了8个小时。故障修复,装船作业恢复了,走出大罐的孔祥瑞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身体像棉花一样,瘫坐在地上。 孔祥瑞就是这样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他热爱的本职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2002年夏天,孔祥瑞作为公司技术代表,到河南采购门机制动设备。由于连日奔波,他腰部的粉瘤溃烂,必须马上在当地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在他身上留下了一道深2厘米多的刀口,光药棉一次就要下6块。出差回来,孔祥瑞隐瞒了病情,像往常一样,每天换上工装,爬上40米高的门机,检查设备,安排工作。炎炎夏日的煤码头作业,汗水和煤尘总要浸透工服,每天工作完洗澡的时候,孔祥瑞总要等到最后才走进浴室,打上一盆水,端到门角的椅子上,悄悄地擦洗,生怕工友们看到他的伤口。 可“秘密”还是让工友撞见了。看着队长的伤口,工友们的眼睛湿润了。公司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命令”他回家休息,孔祥瑞却说:“门机的部件马上开始安装了,这个时候我说什么也不能离开。” 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孔祥瑞每天仍旧上班,只是不能走出队部,更不能去现场。 一个多星期后,门机制动设备安装成功,试运行显示良好。公司领导给孔祥瑞所在队部打去慰问电话。接听电话的一位工友说:“孔队在现场调试门机,这些天他真的累坏了……”原来,孔祥瑞背着领导,忍着伤口的疼痛,一天也没有离开现场。 自从当上值班队长,孔祥瑞二十几年几乎没有和家人度过一个除夕和中秋,每逢节日他全都是在码头上与工友们 在一起值班。他曾对工友们掏过心窝子:“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想着多挣钱,让家里人过上富裕日子。后来国家富强了,企业也发展了,日子也好过了,我越来越觉得,人这一辈子只有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活得才有价值。”
孔祥瑞获得了多项荣誉,但他仍像往常一样,天天同工友们一起,琢磨着多干点儿事。经过几个月的钻研,2013年他同伙伴们在港口大型机械设备领域取得了又一项技术性突破——“电缆卷筒防出槽、脱落保护装置”研制成功。这项革新,可以避免港口大型机械电缆损坏事故的发生,自改造以来,堵住了两起事故隐患,避免了直接损失160万元,而这种新装置的研制及安装费用每台设备不足3000元。国家专利。
2006年以来,孔祥瑞和队友们一起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有20余项,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外界评价
孔祥瑞作为当代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的突出典型。从孔祥瑞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劳动人民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发扬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立足本职、岗位成才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不是囿于职守,只有立足本职而不满足现状,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岗位成才。我国需要大批高级技工人才,他们的本领不能直接从学校全部获得。只有常怀进取之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骨干,国家栋梁。
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世上无难事,敢拼才能赢。在孔祥瑞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传统美德。要成就一份事业,必须敢于拼搏,迎接挑战。没有全力以赴的投入,没有艰苦卓绝的奋斗,没有无怨无悔的付出,没有百折不回的勇气,成功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拼搏,加上科学务实的态度,才能挖掘出智慧的潜力,并赢得胜利。
自主研发、勤奋开拓的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潮流,就要具备新视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就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的知识型产业工人队伍。培养知识型产业工人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产业工人知识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
孔祥瑞身上的这种敬业、进取、拼搏、创新的可贵精神,是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竞争集中到了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件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2013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重申,要“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孔祥瑞精神恰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我们要弘扬孔祥瑞精神,就是要弘扬他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弘扬他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弘扬他勤奋钻研、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弘扬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舞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语录摘要
1.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3.我们队干部要靠对党的事业的忠诚,靠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靠讲求实效的领导艺术,靠体贴职工的真情实感,把思想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用自己的真情换
来职工对岗位和企业的热爱,换来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4.我最欣赏的广告语
5.我最钟情的歌曲是:《常回家看看》。生产上,基层队里没孬种。可人非草木,谁没有父母、没有家庭?家人有难,职工盯岗,这永远是队里的遗憾!我们队干部要常去职工家看看,给家属送温暖,替职工尽亲情。
6.我们即是天津港艰苦创业的建设者,更是天津港腾飞发展的受益者。是天津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职工的工作环境一天比一天改善,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我们天津港人的社会地位一天比一天提高。有了天津港的发展,才有了我们天津港职工的人气和志气;有了天津港的辉煌,才有了我们天津港职工的未来!
7.说了算,定了干。
8.永远朝前走,永远争上游。
9.带出过硬队伍,提升全员素质。
10.正副职之间相互搭台、相互补台,才能够好戏连台。
13.对好学上进的青年职工,要积极选苗子、给位子、出点子、压担子,扶持和鼓励他们大胆工作。
14.铁的纪律才能造就钢铁般的队伍。
15.基层职工有思想情绪,不太爱听大道理。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结合实际,要有真情实感。
颁奖词
孔祥瑞: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3 01:06
目录
概述
人物事迹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