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军队
奥地利联邦军陆军
奥地利军队全称奥地利联邦军陆军,其空军部队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作为陆军的一部分。
发展历程
大公国军队
奥地利大公国陆军和奥地利大公国海军
帝国军队
奥地利帝国陆军和奥地利帝国海军
奥匈帝国军队
奥匈帝国陆军、奥匈帝国海军和奥匈帝国空军
现状
概况
国防费225亿先令,约合15亿美元(2001年国防预算)。现役部队5.2万人。
相关立法
预备役部队
72小时可动员预备役7.5万人,参加训练的非义务性预备役99万人。
兵役制度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民兵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宪法规定,凡年满17周岁且未满50周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军官最高服役年限为65岁。士兵服役期共8个月,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6+2”型,即完成6个月的兵役期后即可退役,但须在之后的10年间回部队参加2个月的复训和演习;第二种是“7+1”型,即连续服役7个月后退役,在之后10年内只参加1个月的复训;第三种是连续服役8个月后退役,之后就无须再回部队参加复训。服满现役的军人退出现役后一律转入民兵役,轮流编人现役部队参加复训,并在需要时归队执行作战任务或其他勤务。未满35周岁并承担复训义务的民兵军人通常每两年自动应招与现役军人一起参加一次共同军事演习。士兵退出现役10年后和各级军官退出现役15-20午后均转入预备役。拒服兵役者必须服11个月的民役。
军衔
分5等21级,即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6级(军士长、上士、一级中士、二级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4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
奥地利曾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不久,西方即开始组建奥军事组织,但直至1955年7月27日才开始转称联邦军,于1956年1月正式创建奥地利联邦军,所以奥军迄今没有正式的建军日期和建军节。
陆军
3.55万人,其中义务兵1.75万人。编有2个军部、2个轻装旅、3个步兵旅,1个独立军区司令部、8个州军区司令部、20个架子营(战时动员并归州军区指挥)。
主战坦克:M-60A3型169辆、“豹”2A4型114辆。
装甲输送车:“绍雷尔”4KK4E/F型465辆、“潘杜尔”型68辆。
牵引炮:105毫米85门、155毫米20门。
自行炮:“重骑兵”型自行反坦克炮152门、155毫米M109型自行榴弹炮189门。
火箭炮:128毫米18门。
迫击炮:81毫米498门、120毫米241门。
反坦克导弹:“比尔”RBS-56型378具、“霍特”型89具。
无坐力炮:84毫米2196门、106毫米374门。
反坦克炮:105毫米约227门。
高炮:20毫米468门。
2艘江河巡逻船、10艘非武装船只。
空军
6500人,其中义务兵3400人。编有1个航空兵师部、3个航空兵团、3个防空团。作战飞机53架。
攻击战斗机:“萨伯”J-350e型23架。
联络直升机:OH-58B型11架、AB-206A型11架。
运输直升机:AB-212型22架、AB-204型8架(另储存9架)。
搜索救援直升机:“云雀”ⅢSA-319型23架。
运输机:“空中货车”3M型2架。
联络机:PC-6B型12架。
防空导弹系统:“西北风”型76套。
高炮:35毫米双管74门。
海军
奥地利境内有多瑙河这条国际河流经过,拥有内河海军
由于奥地利严格的中立和预算限制,二战后奥地利的江河舰队规模很小,仅仅拥有一些陆军工程部队的装备。1968年一支巡逻艇分舰队成立,拥有微型的40英尺型巡逻艇“Oberst Brecht”号(A601)和一艘被戏称为“平板”的老旧自推进驳船,后来又建成一艘武装巡逻艇“Niederosterreich”号。此外,还拥有若干德国建造的“M-boot 80”型汽艇。奥地利的海军舰只主要以一定数量的水雷战舰艇为主,担任内河巡逻任务。
指挥体制
驻外兵力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56人,驻塞浦路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238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5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军事观察员5人,驻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军事观察员6人,驻叙利亚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1个步兵营367人,驻西撒哈拉联合国公民投票特派团军事观察员4人。
军火贸易
奥地利军品年出口总额约占军工生产总值的90%,市场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部分先进的轻武器装备也销往西方国家。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4 13:1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