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唐代上官婉儿诗作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吟咏剪彩花的应制诗,诗中描写了剪彩花的过程和彩花能够以假乱真之美,将它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长久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全诗在真假、异同的对比中突出了剪彩花的特点,诗句属对工切,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在应制诗中注入了鲜活清新的气息。
作品原文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⑴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⑵。
攀条虽不谬⑶,摘蕊讵知虚⑷。
春至由来发⑸,秋还未肯疏⑹。
借问桃将李⑺,相乱欲何如⑻。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奉和(hè):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奉,表示对原诗作者的恭敬之辞。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圣制:封建时代皇帝的亲笔诗文。翦(jiǎn)彩花:古代立春日的一种风俗。用色绢、彩纸剪成燕或花朵,插在头发上,并互相赠送,表示迎春,称为“彩胜”。唐制,立春日赐三省官彩胜。翦,同“剪”。应制:本义为应皇帝之命,汉魏以来称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文为应制。
⑵逐:竞争,争先。
⑶条:枝条。谬(miù):差错。
⑷讵(jù):岂。虚:不足,缺损。
春至:春天来到。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⑹秋还(huán):秋至。
⑺将:与,和。南北朝庚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⑻欲: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何如:如何,怎么样。
白话译文
花枝繁茂的叶片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
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百花历来在春天到来时开放,但是到了秋天,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
请问桃花和李花,在你们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十二月。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唐代有立春赐剪彩花与近臣的习俗。唐人在立春日所写的诗中,基本不涉及季节更替之初料峭的春寒,而是以喜悦的心情描写春天的“淑气”“条风”以及剪彩的风俗。据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唐中宗在立春日游苑迎春,上官婉儿奉和圣制写下了这首应制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应制诗。应制诗是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或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是七言、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上官婉儿的这首诗旨在咏物,颇能尽剪彩花的妙处,在应制诗中是不多见的。
首联紧扣剪彩花着墨,起得灵动有神。“密叶因裁吐”使人联想到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样一个“裁”字,虽然都是突出树木新叶精巧细致的形态,但是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就赋予了不同的意境。此诗给予“裁”字更多的意味,开宗明义,点出主旨。“逐”字则将诗中纸剪彩花拟人化,如鲜花般竞相开放,从而增添几分生趣,也是诗人要表达的效果。
颔联承接首联,对剪彩花的枝条和花蕊进行描绘,句句从花着笔,但又处处言明它是彩花。这种以假乱真的手法,比直接描绘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突出了剪彩花的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颈联从时序的更替上来写出彩花和真花的异同。彩花因是立春日剪裁而成,所以说同真花一样“春至由来发”。彩花本无生命,诗人却把它写得鲜活如生,富有生命力,而且把它置于真的桃李花中,浑然一体,以假乱真。这两句点出了人工艺术对大自然的弥补,剪彩花具备了大自然之花的形色,却克服了真花春尽而凋的缺点,可以看出制作彩花的艺人手艺高超。以上三联从真假、异同的对比中,写出了彩花的特点,着墨虽不多,却很贴切,真实可感。
尾联以感叹、抒情为全诗作结。诗人突发奇想,竟对自然开起玩笑,同桃李直接对话,问得巧妙,问得有趣,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谓妙笔,结得不俗。
这是一首较为成熟的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规律。全诗清新自然,隽永活泼,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评论家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上官婉儿的诗,今所存者仅二十余篇,大都是应制之作,未能见出她的真实的情绪。像“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侍宴内殿出翦花彩应制》)正是律诗时代的“最格律矜严”之作。
作者简介
上官婉儿(664—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西台侍郎上官仪之孙女,其父庭芝与祖父仪获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廷。年方十四,受到武则天赏识,为掌诏命,并参决百司表奏。中宗即位,为婕妤,专掌制命,进拜昭容。曾劝中宗广置昭文学士,引大臣名儒充选。君臣宴集唱和,代中宗、皇后及公主作诗,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又品评群臣所赋,亦能服人。临淄王起兵诛韦后,婉儿被杀。景云中,追谥惠文。今存诗三十二首。事见《旧唐书》卷五一、《新唐书》卷七六本传、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上官氏碑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