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胜
唐宋时民间风俗
彩胜,又称旛胜。唐宋时代中国民间风俗,以庆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祝春日来临。谓博戏取胜,彩头,奖品。
简介
彩胜,亦称“华(花)胜”、“彩花” 。女子用彩色绢或纸剪成小幡、燕、蝶、花朵等形状,戴于头上,以示迎春,统称“彩胜”。
古代立春日和人日(正月初七),用有色岁绢或纸,剪成的双燕、小幡、人形、花朵等头饰,统称“彩胜”。胜,妇女头饰。剪成小包括通草和红绒的制品。妇女与儿童插在发上迎春,并互相馈送。
历史背景
此俗肇端于汉、
晋傅咸《燕赋》:“四气代王,敬逆其始,彼应运而方臻,乃设象以迎止。翚轻翼之岐岐,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工巧,信仪形之有似。”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注:“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夫人《典诫》。”又:“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
至唐宋时,皇帝于节日颁赐臣下,以示庆贺。此后遂成为装点节气令的一般饰物,后也为博戏取胜、彩头、奖品。
唐 张继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
苏轼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序》曰:‘ 唐 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投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元 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参见“春幡”。
《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便以此剑为彩胜,速作两诗,诗若好,即以此剑与你。”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7 10:35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