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放射现象是指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发现的,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释义
天然放射现象是指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发现的,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放射性现象的本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
放射性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在探索新
放射性元素的同时,揭露
放射性现象本质的工作也在相辅相成、紧张而有成效地开展着。
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在1899年就发现,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不是单一的,而可以分出带
正电荷的
α射线和带负电荷的
β射线,前者穿透性较弱,后者穿透性较强。后来又分出一种穿透性很强的不带电荷的
γ射线。如果让射线通过磁场或电场,那么这三种射线就分得一清二楚了:偏转角度很大的是β射线;偏向另一方、偏转角度较小的是α射线;不发生偏转的是γ射线。
1900年,
多恩在镭制剂中发现惰性气体
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根据这一事实,
卢瑟福和
索迪于1902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他们认为,
放射性现象是一种元素的
原子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结果,这个假说很快就得到了证实。1903年,索迪等做了一个实验:将氡焊封在细颈玻璃管内,然后用
光谱法测量。他们观测到管内的氡不断消失,而氦则逐渐增加。原子衰变理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它动摇了多少世纪以来作为经典化学基石的“原子不可分、化学元素不可变”的观念。
衰变理论指出了一种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会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但如果进一步问,究竟衰变成了什么元素的原子呢?衰变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十年以后建立了位移律,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中,通常把发生衰变的物质称为母体,把衰变后生成的物质称为子体。1908年,
索迪归纳了大量
α衰变母体及其子体的化学性质,发现母体物质发生α衰变后,其
化学价总是减少二价,例如六价的铀变成了四价的铀X,四价的钍变成了二价的介钍I,二价的镭变成了零价的
惰性气体氡等等。于是,他总结出一条规则:某一元素作α衰变时,生成的子体是周期表中向左移两格的那个元素的
原子。1913年,一些科学工作者又总结出另一条规则:某一元素作
β衰变时,生成的子体是周期表中向右移一格的那个元素的原子。这两条规则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位移律,它把衰变时放出的
射线的性质和原子发生的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在这段时间内,还发现某些不同的
放射性物质,如鑀和钍、介钍I和镭等,它们的性质竟惊人地相似,如果偶尔把它们混在一起后,用化学方法就无法把它们分开。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一般是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分离的,不能用化学方法分离的一般是同一种元素。因此,势必得出如下结论:它们虽是不同的放射性物质,但属于同一种元素,于是提出了
同位素的概念。所谓同位素就是
化学性质相同的一类原子,它们的原子量不同,但
原子序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
有了衰变理论、同位素概念和
位移律,那许许多多已经发现的和进一步发现的
放射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搞清楚了。很快就建立起了铀和钍两个
放射性衰变系列。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在这里先把
原子核和射线方面的有关知识简要介绍一下。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
质子和
中子组成。电子带1个负电荷,质于带1个
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在数值上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的
质量数为1,中子的质量数也为1,电子很轻很轻,其质量一般忽略不计。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就是原子核或原子的质量数。
α射线又称
α粒子,它是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
β射线又称
β粒子,它是电子,带1个负电荷。如果原子发生
α衰变,那就是从原子核内放出一个α粒子,因此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如果原子发生
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那就是相当于核内一个
中子转变成了一个
质子,因此
核电荷数增加1,
质量数不变。
放射性原子不但按一定的衰变方式进行衰变,而且衰变的速率也是一定的。某种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放射性
同位素的
半衰期。
放射系中,始祖同位素的半衰期很长,铀-238的半衰期为45亿年,这与地球的年龄大致相同。
钍-232的半衰期更长,达140亿年,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才使它们得以在地球上留存。
不过,放射系中其它成员的半衰期要短得多。最长的不过几十万年;最短的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秒。显然,它们是不可能在地球上单独存在的。但是,放射系中的每个成员都不但会衰变掉,而且同时也会由于上一个成员的衰变而得到补充,因此只要
放射系的始祖元素存在,各中间成员也就决不会消失。这就象水库里的水不会枯竭一样:水库里的水不断流出去,同时又不断由上游的河水得到补充。当放射系中各中间成员衰变掉的量与生成的量相等时,即各成员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不变时,我们就把这种状态称为
放射性平衡。
铀和钍两个放射系已经满意地建立起来了,许多
放射物质与铀、钍伴生,确实是不无道理的,原来它们都是始祖元素铀或钍的子孙后代。可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锕在
铀矿中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不够清楚的问题。
经初步测定,锕的
半衰期为二、三十年。因此,它之所以能存在于自然界,必须依存于某一个长寿命的
放射性同位素。另外,在含铀量不同的
铀矿物中,锕量和铀量之间总有一个恒定的比值。由此看来,锕象是铀的后代。
但情况又不尽然。测量结果表明,作为铀的后代的
镭,它与铀平衡时的
放射性强度,远比锕(或锕的任一后代)与铀平衡时的放射性强度来得大。两者的比值约为97:3。因此锕不可能是铀的主链成员。
根据这一事实,1906年
卢瑟福提出了如下的假说:锕及其后代(称为
锕放射系)可能是铀
放射系中某一成员的分支衰变产生的支系,即某一成员可能发生两种形式的衰变(
α衰变和
β衰变),百分之九十七变成了镭放射系(镭及其后代),百分之三变成了锕放射系。这既符合衰变理论,又能解释锕总以恒定的比值存在于铀矿中这一事实。
后面我们将看到,卢瑟福的这个假说是错误的。但是卢瑟福关于分支衰变的想法,却在
法扬斯研究镭C的
放射性时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1917年
皮卡德提出,锕放射系与铀放射系可能根本无关,它的始祖是铀的另一个长寿命
同位素,因此锕放射系总能在
铀矿中发现,而且与铀
放射系的放射性保持着某一恒定的比值。他认为支持这一假说的论据有两个:
(1)按照盖革·努塔尔经验定律,放射性同位素的
α射线能量和
半衰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
双对数图上表示成一些直线。铀放射系和钍放射系各分属一条直线,而
锕放射系则为另一直线。如果锕放射系是铀放射系的分支,则代表锕放射系的直线应与代表铀放射系的直线相重合,或在一端与铀放射系的直线相交。事实上却是锕放射系与铀放射系为两条平行的直线。
(2)铀的原子量为238.14(这里的原子量数值均为当时的测定值),镭的原子量为225.97,两者相差12.17。而根据
位移律来计算,镭是由铀放出三个
α粒子变来的,那么三个α粒子的质量总和仅为12.01。铀原子量所以显得较大,可能是由于其中存在一个
质量数更大的
同位素的缘故。皮卡德将这个假定的
铀同位素称为
锕铀(
AcU)。
卢瑟福和皮卡德假说之间的取舍,按理是可以通过
锕放射系成员原子量的测定来决定的。可是由于锕放射系的
放射性仅为铀
放射系的3%,且各个成员的
半衰期均很短,因此测定原子量困难很大。锕的前身镤发现以后,测定镤原子量应该是可能的,因为它在
铀矿中的含量可以与镭相比拟。但是由于镤的性质怪癖,大量制取镤一直未能成功。
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归功于
质谱分析新技术的采用。1927年,阿斯顿用
质谱仪测定了普通铅矿中各种铅同位素含量的比值,得到的结果是铅206:铅207:铅208=100:75:175。1929年,他又测定了某
铀矿物中各种铅
同位素含量的比值,得到的结果是铅206:铅207:铅208=100:10.7:4.5,此比值与普通铅矿显著不同。
当时已经知道,铀
放射系、钍放射系和
锕放射系的最终衰变产物都是铅。铅206是铀放射系的最终衰变产物,所以这一铀矿物中铅206的含量特别多。另外此铀矿物中也含有钍,因此也应该有较多的钍放射系最终衰变产物铅208。但奇怪的是铅208反而比铅207少。
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铅207是由于
铀矿中另一
放射性起源生成的,它自然应该是锕放射系的最终衰变产物了。
卢瑟福在阿斯顿的文章后面加了一条意见,指出
锕放射系应该是独立的。
皮卡德的假说获得了证实。可是他的假说所依赖的根据是很不充分的。首先,铀并没有更重的天然
同位素;其次,
α射线的能量和
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在当时也没有足够的
精确度可以进行上述论证。
这一过程表明,科学研究中大胆地假设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比较充分的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从而提出一些假说,这样当然会使假说最终被证实的可能性变大。但是如果根据蛛丝马迹提出一些假设,只要与当时所知道的事实没有矛盾,仍然应该说是可贵的,因为它为寻找真理开辟了可能走通的新途径。值得回忆的是,
贝克勒耳也正是沿着波因凯的错误假说,而作出了
放射性现象这一重大发现。当然,最后善于摈弃假说中的不合理部分,这更是科学工作者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知道了
锕放射系的最终衰变产物是铅207,于是可以推得锕的原子量为227,而假定的
锕铀的原子量应该为235(或239)。1935年,
登普斯特用火花
离子源法对铀进行了质谱分析,发现了锕铀(
铀235)的谱线。至此才最后确定了锕放射系的始祖
同位素,肯定了其
质量数为235。历时长达30年之久的锕放射系的起源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这是
放射系研究史中最为曲折的问题之一。由于这个放射系的始祖同位素是锕铀,所以通常把它叫乍锕铀放射系。
以后又发现了
镎放射系,它是一个人工放射系,该放射系因为没有
半衰期足够长的始祖同位素,所以已在地球上消失。值得指出的是,这个人工放射系中的一个成员——镎233,与铀235和
钚239一样,是原子能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
裂变物质。
放射性元素衰变类型及其规律
定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
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衰变类型:
放射性元素放射出a、β、γ三种射线,放出a射线的衰变称为a衰变,放出
β射线的称为
β衰变。
衰变规律:遵守
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衰变:新核的质量数比原来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因此新核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β衰变:β射线为
β粒子,即为电子,电子的质量远小于新核的质量,可以认为
电子质量为零,所以发生β衰变后,质量数不变,
质子数加1,新核是周期表中向右移一格的那个元素的原子。γ,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为一种
光子,其
电荷量和质量均可以看做为零,所以原子放出
γ射线后,不会变成其他核。衰变本质:
原子核内的两个
质子和
中子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比较紧密,有时候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原子核内抛射出来,形成a射线,即a衰变;核内的中子可以转化为质子和电子,释放出电子形成
β射线,即是
β衰变。
放射性元素发生a、β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激发状态,这时它要向低能量状态
跃迁,辐射出光子,产生
γ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