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中国天津市公立高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缩写“TUTE”),简称“天职师大”,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高校;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国家劳动部建于1959年的“天津技工师范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天津技工师范学院”。1979年2月,经14位中央领导圈阅批准,建立了“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直属原国家劳动总局。选址河西区小海地作为校址。1982年建成了学生餐厅和学生宿舍,学生餐厅面积3976平方米,学生宿舍三座楼8832平方米。次年10月,经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6年建成了A、B实验楼,同年学校兴建了小礼堂,1988年建成了行政楼和培训中心学院宿舍楼。1989年整个校区基建初具规模。2000年,学校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转为中央与天津市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10年3月19号,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成为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的第一所市属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行列。2021年7月,学校与津南区签约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12月22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天津市大学科技园。
2021年12月29日,12月29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发起成立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4月,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第四批天津市高校智库。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设有10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52个,设有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拥有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建有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3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占93.9%,博士占51.4%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占47.5%。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131”创新型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等人才1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世赛专家组组长、津门工匠等30余人,国家级、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1个,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32门,5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97年、2005年,学校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3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开展汉语言教育和中国文化交流活动。派遣援外教师500余人次赴亚非国家援教,培养培训当地师生5万余人。为60多个国家1200余名学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韩国、日本、波兰等合作院校开展学生互换交流项目。来自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校攻读本、硕、博专业学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智能车路协同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究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技术工程中心5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17项、社科优秀成果奖13项、专利金奖1项。
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含合作),国防科技173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2项,天津市教委项目44项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及重大工程项目160余项。2023年获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研经费1.6亿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纸质图书225万余册,纸质期刊300余种, 中外文数据库80余个,涵盖了工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ISSN 2095-0926,CN 12-1423/Z)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季末月28日出版。该刊创刊于1989年,原刊名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由于主办单位的更名,经主管部门批准, 2011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该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连续多次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该刊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由学校中文校名标准全称、英文简称与洞窗图案为主体组合而成的圆形图案。洞窗图案以手和脑的基本形态为设计主体,运用抽象设计手法进行艺术再造,象征学校培养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教育师资和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圆形和长方形证章。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3号旗,中央印有毛体校名及学校英文的标准排列,颜色组合分以下三类:一是白底校色字,二是校色底白字,三是红底白字。
学校校色为“青莲紫”,其色值分别是C=50、M=100、Y=30、K=0。
精神文化
动手动脑,全面发展
动手动脑体现手脑并用、知行统一、身心和谐的教育思想;动手强调职业、技能、实践,动脑强调学术、创新、认识;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方针一贯的根本要求,师范生更需养成全面发展的意识,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
爱国、敬业、团结、创新
爱国,是我们的政治基础;敬业,是师生员工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态度;团结,是我们完成任务的基础保障;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学校校歌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歌》,校歌作曲人姚盛昌。
社团文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校社联,是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的,独立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学生团体。校社联为校内五十余个校级社团和七十多个院级社团以及各学院学生社团提供服务与管理,下分八个部门分别为:外联部、秘书部、文体部、宣传部、传媒部、策划部、监察部、人事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助理组成立于1993年,是党委学工部直接指导的从事学生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校级学生组织,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同学校园生活需求。服务同学心理健康需求,帮助同学舒缓学业压力,阳光健康成长;服务同学求职就业需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市学联、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由秘书处、权益部、外联部、文体部、新媒体中心构成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
学校每年都有无偿献血车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预防艾滋病系列主题活动、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还开展其他志愿活动,例如学雷锋活动、回收旧衣物捐赠活动、耀阳关爱孤寡老人服务活动、“校园红丝带”系列活动,并与河西区红十字签订了青少年志愿服务、“彩虹计划百家公益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更新截至2024年10月)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第十三届全运会国际式摔跤比赛拟安排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占地3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400平方米,附属设施包括: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站、贵宾室、新闻发布厅等。
班墨园在国际交流中心、第四餐厅、第五餐厅和体育场相交处,是知行路和建行路的交口、东西校区交通的必经之路。班墨园占地面积5796平方米,园中种植乔灌木580株,绿化面积2974平米,铺装路面1827平米。整个园区分为三个部分,即“班园”“墨园”“谊园”,三个园既各自独立,又有机统一。园内齐聚中华传统园林文化7个要素,即亭、路、像、书、画、品、徽,充分体现了“传承班墨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主题。亭是园中修建了木制卯榫结构的“班墨亭”。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太极”的理念,修建的数条小径。像是设计制作安装的鲁班和墨子雕像。书是将墨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中的名言名句刻石置于园中。画是以浮雕表现形式展示鲁班传说故事。品是在园内中心位置摆放的鲁班锁雕塑小品,以及运用石雕书本的形式在“谊园”摆放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徽重在展示学校品牌援外项目鲁班工坊标识内容等。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简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现任领导.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校历任党政主要领导.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