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过程
2008年,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0)。
2011年,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8)。
2011年,该品种符合广东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1036)。
2011年,该品种符合湖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1006)。
2012年,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1)。
2012年,该品种符合贵州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2009号)。
特征特性
生育期: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对照汕优46短0.3天;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9天,比对照
Ⅱ优838短4.9天;经湖北省区试,全生育期133.2天,比
扬两优6号短8.5天;经广东省区试,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09—112天,比对照种优优122长2—3天,晚造早熟组生产试验全生育期107天,与
优优122相当;经贵州省区试,全生育期为156.1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天;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1天,比对照
天优998短0.1天。
农艺性状:经国家区试,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9万穗,株高101.3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4.9克;经湖北区试,株型较紧凑,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生长势较旺,叶色绿,叶鞘内壁紫色,剑叶较短、挺直。穗层整齐,中等偏大穗,着粒均匀,有两段灌浆现象。谷粒中长型,稃尖紫色,有少量短顶芒,成熟时转色较好;经广东省区试,植株较矮,株型中集,有效穗、穗粒数多,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经贵州省区试,株叶型适中,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紫色,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6.3万,穗型中等,穗长22.5厘米,穗实粒数为153.6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5.9克,长粒型、着粒密度较大,颖尖紫色、少许短顶芒、后期转色好。
抗性:经国家区试,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稻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经湖北省区试,稻瘟病综合指数2.3,抗病性鉴定为中抗稻瘟病,感
稻白叶枯病;经贵州省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为“感”,耐冷性鉴定为“中等”。
米质主要指标:经国家区试,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4,垩白粒率3%,垩白度0.3%,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经湖北省区试,出糙率79.7%,整精米率63.8%,垩白粒率30%,垩白度3.6%,直链淀粉含量19.4%,胶稠度68毫米,长宽比3.2,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经广东省区试,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62.0%—66.7%,垩白粒率16%—30%,垩白度5.3%—6.4%,直链淀粉21.8%—22.4%,胶稠度64—75毫米,长宽比3.3,食味品质分74—76。
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5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1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32%,增产点比例96.7%。
2008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0%(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90.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增产点比率7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0%。
200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1%(极显著);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79.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4%,增产点比率92.3%,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
2009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亩产654.57千克,比扬两优6号增产3.28%(极显著);2010年续试,亩产629.67千克,比扬两优6号增产4.87%(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92千克,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4.05%。
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1.31千克和498.74千克,比对照种优优122分别增产3.44%和9.0%,2009年增产不显著,2010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生产试验,在感温中熟组平均亩产470.46千克,比优优122增产8.55%;在早熟组平均亩产438.92千克,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8.2%。
2009年在贵州省迟熟组初试平均亩产613.1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7%,增产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81.86千克,比对照增产9.31%,增产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7.50千克,比对照增产6.78%;两年累计16个点次中14增2减,增产点次87.5%。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5.01千克,比对照增产12.74%,4个试点全部增产。
2009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4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5.6%;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71.7千克,比天优998增产8.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5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9%;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8千克,比天优998增产4.0%。
适种区域
天优华占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
稻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655号,该品种还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