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是由
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
大豆的病害。该病主要出现于大豆的苗期、花期及花荚期,主要危害大豆叶片、豆荚及茎杆。大豆苗期感病,植株茎部会出现水渍状或者棉絮状的菌丝;大豆花期感染菌核病会出现植株枯萎、茎叶腐烂现象,后期大豆全株会干枯萎缩而死。
大豆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学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
真菌子囊菌亚门、
柔膜菌目、
核盘菌属。
菌丝体白色,绵絮状,粗细不一,直径3-4微米,透明,有横隔,内有浓蜜的颗粒状物。于春季或秋季形成1-10个
子囊盘,碗状,有柄,柄长因覆土的深浅而异,暗褐色,盘大5-10毫米,其表面有子囊及侧丝,
子囊棍棒状,无色,(108-135)微米×(9-10)微米,内生8个
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12微米×4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3-4微米,密生于
分生孢子梗上,形成84微米×77微米的孢子块。
大豆菌核病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弹射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病原菌是通过伤口或角质层侵入,衰老叶片、凋萎的花及纤弱的茎最易受侵染。再侵染则菌丝接触健康植株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3天后健株即发病。
轮作倒茬:防治大豆菌核病的最基本的措施是合理轮作。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可显著减少田间菌核的积累。发病严重的地块,应与河谷类作物
轮作三年以上,避免
重茬、
迎茬,不能与聚合并的寄主植物如菜豆、马铃薯、油菜、向日葵等轮作,可减轻该病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对发病的地块进行深耕,将菌核深埋在土壤中,抑制菌核萌发,减少侵染来源;派水不良的地块,应平整土地及时派水,降低大豆田间湿度;在封垄前即使中耕培土,破坏萌发的子囊盘;适当地控制氮肥量,增施钾肥。病田收获后,应将病残体收集烧毁,消灭菌源。
喷药防治:病害发生后,结合气候条件,加强病情调查,及时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大豆菌核病病菌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大豆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喷施50%速克或4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可喷施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用药量600千克/公顷。研究试验表明,农利灵和速克灵防效最好,分别为93.4%和91.8%最佳喷药时期为大豆开花接荚期。两次喷药效果明显高于一次喷药,两种药剂混用(农利灵+速克灵)防效明显高于一种药剂单用,
扑海因和
甲基托布津还有增产作用。除此之外,有的药剂可以减轻病害发生,但却不一定提高大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