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
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
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在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多呈赤褐色,远处望去霞光瑞气,不同凡响。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见《
红楼梦》第一回)
日月所入山之一。《山海经·
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小说《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
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
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
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借虚幻的境界,亦寓“荒唐”(甲戌本脂批)之意,如第一回“满纸荒唐言”,第八回“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作者虽一再提到“荒唐”、“大荒”,但开首就提醒众人,此书“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部的
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
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
肃慎之国。”肃慎是我国东北的
少数民族,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武王时,肃慎贡“
楛矢石砮”,臣服于周。至今,在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前人描绘其状曰“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山石多呈赤褐色,远处望去霞光瑞气,不同凡响。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
补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