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阁酱园起源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阁酱园的
酱菜被
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大慈阁酱园是我国历史最古老的酱园之一。
大慈阁酱园历史
大慈阁以“
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
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
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酱园的创始人是元朝蔡国公
张柔部将、元朝易国公
何伯祥之弟
何伯策。
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时任元朝保州都元帅的张柔移镇保州(保定),开始对保州城的重建。当时,何伯祥带领部队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经参与了大慈阁等寺庙的建筑工作,并出任管理大慈阁等寺庙的官吏。
在元蒙时代,僧侣、道徒皆享有政治与经济上的特殊优遇,寺庙可以获取土地及经营射利。故此,大慈阁所有不仅限于土地、山林川泽,还兼营窖冶、作坊、典库、浴堂、店舍、栈场等商业与手工业。在众多行业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阁名下经营的酱园尤为出名。其酱小菜甜、咸、嫩、脆,酱香浓郁,久而久之,民间便呼其酱园为大慈阁酱园,呼其酱小菜为大慈阁酱菜。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鉴于何姓家族在元朝为官的经历,为逃避打击,他们在无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农村。家道中落后的何姓家族,抱着“一招鲜吃遍天”的朴实观念,一直传承着大慈阁酱菜的技艺,在乡间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于连年战乱,何姓家族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清顺治四年,正黄旗武官
王锡衮受封于保定腰山定居,并开始兴建
腰山王氏庄园,此时,何伯策的后裔凭着高超的厨艺也已成为王氏庄园伙房的大师傅。随着腰山王氏庄园的兴建,王锡衮带领族人开始经商,同时,并特意设酱园腌制酱菜售卖。王氏族人创办的“和”字商号遍布全国,他们把自己腌制的酱菜同其他货物一并通过“和”字号行销各地。由于王锡衮为人宽厚又深谙商道,“和”字号的生意如日中天。
清乾隆三十年,
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特到当时在棉花种植、生产、纺织和加工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观视。时值天气燥热,在用膳时乾隆皇帝食欲不振,这时王氏族人将自己腌制的酱菜呈上,乾隆皇帝食后甚喜,并对该酱菜独有的鲜、甜、脆、嫩的口味大加赞赏,遂钦点王氏庄园的酱菜作为宫廷御膳。乾隆皇帝到大慈阁上香时,特将该酱菜作为素斋赠与僧众。
历史上记载的乾隆御题棉花图,该棉花图便是由当时的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此次观视王氏庄园棉行的种植、生产、纺织加工为背景组创而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有着老辈子口味的
大慈阁酱菜,大慈阁酱园的传人本着尊重历史才会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亲自主理秘方,并在太行山下种植了数百亩绿色良田,不仅在源头上控制了酱菜选料的原始品质,而且还在腌制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工艺保持了大慈阁酱菜既有的老辈子口味。
大慈阁酱菜概述
大慈阁酱菜为传统工艺酱制,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特点甜、咸、嫩、脆,酱香浓郁。
大慈阁酱园购进原料,务求精良,不惜重价。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符合质量、规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样的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
大慈阁酱菜为保证口味纯正,其售卖环节要求严格,酱菜要存放在酱缸内,售卖多少出缸多少,从出缸到顾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经过精心酱制的
大慈阁酱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品种有
大慈阁酱包瓜、大慈阁酱八宝菜、大慈阁酱黄瓜、大慈阁酱子萝、大慈阁酱地露、大慈阁酱五香疙瘩头、大慈阁酱花生仁等三十个品种。其形状有条、丝、丁、角、块、片,颜色呈酱黄色或金黄色。
把上述各种酱菜进行篓装、瓶装、袋装或再配以酱杏仁、酱核桃仁等辅菜制成
什锦酱菜,其具有鲜明的古朴特色风味,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数百年来
大慈阁酱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风味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吸收南方酱菜特长,形成自己独有的生产工艺,始终传承着甜、咸、嫩、脆,酱香浓郁的老辈子口味。
大慈阁香油概述
大慈阁香油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内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
乾隆皇帝途经
保定时,因机缘际会,
大慈阁香油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
大慈阁以“
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
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
保定”之说。
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像,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
历史上曾有“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等古诗句赞美
大慈阁。
秉承古寺悠久历史,
大慈阁香油以精选芝麻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朴风味,其颜色呈棕红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
大慈阁香油历代薪火相传,虽岁月变迁,但其风味依旧。
大慈阁香油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内在品质饱经岁月洗礼并传承至今,成为古城保定传统
素食文化之瑰宝。
保定府的老酱园
一说起那条充满老辈子味的谚语:“开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想起了充满酱味的老城生活和
酱园作坊。
酱园业所经营的物资“酱、醋、盐、油、米、面”样样都是百姓日常所需。
酱园前店后坊,外面销售成品,内园手工制作。店内右面出售、
面酱、
酱菜、酱油、醋、
腐乳、盐等,左边卖米、面。老百姓去一趟
酱园店,可以买回大部分的日常饮食所需。“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件大事,
酱园业顺应了百姓的需求,自然兴旺。当然,也因经营优劣,经历兴衰。
大慈阁酱园为坐北朝南的三开间青砖瓦房,并砌有高大的女儿墙,正面门楣有刻石“大慈阁酱园”五字,每当人们走到酱园门口,就能闻到
酱菜飘出的特殊香味,店堂右酱左米,右称湿柜,左称干柜,湿柜三眼大油缸在前,柜台上摆满各式酱菜,店堂北墙上方挂着黑底金字“大慈阁酱园”的招牌。
酱园的后园排满几百只大酱缸,做好的酱油、
酱菜上覆青石板盖,晴则去盖曝晒,雨则遮盖防雨。
大慈阁酱园创办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
乾隆年间曾被钦点为宫廷御膳,是我国最古老的酱园之一。这家酱园的创办人是元朝蔡国公
张柔部将、元朝易国公
何伯祥之弟
何伯策。
保定许多
酱园也大同小异,几乎一个模式。
酱园业占了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众多内容,成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酱油又称清酱,做酱油要头年腊月贮存河水(保定的酱园多用一亩泉水),候伏日用。上好的黄豆在大锅里蒸煮后,搅入面粉,然后摊在席上晒到出醭,再放到盐水缸里,在太阳下暴晒。生抽酱油要变成老抽,还要再晒两三个月。制作酱油,主要就是伏晒。
酱园的创办与经营都有它的巧妙构思,据说:经售盐为制酱必需,酱可制成酱油,又可制
酱菜;用米酿酒,用酒制作乳腐,乳腐又作豆腐干;销售面米、米酿酒、面制酱,样样连环搭配,原料统一采购,自制自销,省去不少中介盘剥。
大多数酱园兼营粮食,其中还有个道理,那就是充分利用延搁资金,掌握价格规律,酱园业造货期自每年四月起,此时购进大量豆麦等到八月份出货销售,所得现金不能搁起来,就趁农民粮食收割后必须如期用现金缴租完税之机降价用剩余资金收购粮食,翌年三四月青黄不接,粮价回升,又可出清存货,趁新麦上市低价收进制酱原料。他们看清货源行情,把握时机一进一出,利润可观。当然也非一顺不变,经商风险时伏,一旦失策必然优胜劣汰,或经营者不能自律,一旦富裕起来,忘乎所以,奢侈挥霍亏空资金,自然会从商场上败下阵来。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的确有其道理。为将帅者,乃三军之魂也!商户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能丢了“魂”的!
千年古寺大慈阁
大慈阁建于宋元时期(公元1227年),位于真觉禅寺的禅院内,真觉禅寺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寺。
据载,大慈阁为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大慈阁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底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登上三层阁楼,可以鸟瞰保定全市景致。
历史上曾有“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不染菩提云外出,行慈般若市中悬”等古诗句赞美大慈阁。
大慈阁是一组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坐北向南。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
天王殿门前置石狮一对,门楣上嵌“真觉禅寺”横额。天王殿内梁架上遗存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绘制的龙棉枋心墨线小点金彩画痕迹。穿过天王殿,东西有钟鼓二楼对称而立,迎面是主体建筑---大慈阁。
钟鼓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
大慈阁通高31米,阁前是22级台阶,移目阁内,
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神态安然。观音像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登上三层,凭窗极目,西部群山尽收眼底。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原名“汉寿亭侯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因其坐南朝北,故称倒座关帝庙,在全国罕见。
2006年,大慈阁作为古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