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螈(学名: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是蝾螈科、凉螈属有尾两栖动物。雄螈全长186-220毫米,雌螈全长194-230毫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部高,吻端平截,近方形,鼻孔近吻端无唇褶;无囟门,犁骨齿列长,呈“∧”形。躯干粗壮,略扁。尾窄长,尾基部较宽,尾后段甚侧扁,尾背鳍褶薄,腹鳍褶厚实,尾末端钝尖。皮肤很粗糙;头背面两侧棱脊显著,后端向内侧弯曲成弧形;头顶部下凹,背部中央脊棱上有多个凹痕,体背部满布疣粒,无肋沟,有的个体躯体两侧疣粒密集成纵行,无圆形瘰粒;颈褶明显,体腹面有横缢纹;尾部疣小而少。四肢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或互达掌、跖部;前足4个指,后足5个趾,指、趾略扁,其间无蹼,末端钝圆。体、尾均为褐黑色或黑色;耳后腺部位,指、趾、肛孔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颜色较体背面略浅。卵径2.0-2.2毫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乳黄色。
动物学史
叶昌媛等《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1993)一书记载大凉疣螈的模式标本产地在四川冕宁,但吴贯夫等(2000)在《图书评介》中提出质疑。经查Amphibians of Western China(Liu,1950)对大凉疣螈的原始描述,记载该种模式产地为“Pusakang,Fulinhsien,Sikang”,当时的“Fulinhsien(富宁县),Sikang(西康省)”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撤消,改名为汉源县(属于四川省),部分地区划归到石棉县管辖。但是,大凉疣螈的模式标本产地“Pusakang(菩萨岗)”在Amphibians of Western China(Liu,1950)一书的地图上被标注在当时的冕宁县境内。大凉疣螈模式标本是刘承钊亲自在“Pusakang(菩萨岗)”采集的,“菩萨岗”在该书地图上的位置是刘承钊先生亲自标注的,因此,该地图上的标注应该是可信的;此外,经查胡淑琴参编的《中国经济动物志:两栖纲》书稿,大凉疣螈的模式标本产地,由胡淑琴在书稿中亲笔写为“四川冕宁”(当时刘承钊先生在世),可见“大凉疣螈模式产地:四川冕宁”之记载确有依据。至于品“Pusakang(菩萨岗)”这个三几户人家的小村,在一般地图上均无记载。现在其行政管辖是否有变化(在冕宁县或石棉县境内)并不重要(有待查证)。但是,不管“菩萨岗”的行政管辖在历史上如何变迁,都不能否定刘承钊(1950)一书对大凉疣螈模式标本产地“Pusakang”在冕宁县境内的原始记载和归属。
2012年费梁等提出以其为模式种建立凉螈属(Liangshantriton),以凸显其独特的进化地位,该主张已获得了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界较为广泛的支持。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全长186-220毫米,雌螈全长194-230毫米,雄、雌螈尾长分别为头体长的131%和105%左右。头部扁平,
躯干浑圆而粗壮。吻端平切而较高,近于方形;头长与头宽几相等;
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径,几与吻等长;沿吻背缘向两侧经上眼睑内侧至耳后腺,显然隆起呈棱嵴状,耳后腺后端向内呈孤形弯曲,头顶部因此显得下凹,头顶中央略隆起;背正中自头后至尾基部嵴棱明显;唇缘平直,无唇褶或在上唇后缘微显;口裂大,口角距眼后角下后方较远;上、下颌有细齿;二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一般达2内鼻孔之间的水平部位。
舌卵圆,前后端与口腔底粘连,两侧游离。
四肢长而粗壮,前肢前伸时指端达吻端或略超过,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
趾端略重叠或互达对方掌、蹠部;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指、趾均较粗扁,无关节下瘤或掌、蹠突;无蹼,亦无缘膜。尾长超过头体长(雄螈的为1.3倍以上),尾肌不发达,极为侧扁;
背鳍褶始自尾基部,一开始就很薄而高,腹鳍褶低厚。肛孔纵裂。
皮肤很粗糙,除唇缘、指、趾及尾下缘较光滑以外,其余均满布大小疣粒;头背两侧及背脊均有明显之嵴棱,有的在嵴棱上出现分节(与髓棘相对应)的凹痕;体背侧没有排列成行的圆形瘰粒。腹面密布细的横皱纹,颈褶明显。生活时周身棕黑色,背面色较深,仅耳后腺部位、指、趾、肛裂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液浸标本,橘红色成为象牙色。
第二性征:雄螈肛部不呈丘状隆起,肛裂长于鼻眼间距,周缘橘红色较窄;上臂前缘橘红色。雌螈肛部在繁殖季节成丘状隆起,肛裂较短而与鼻眼间距等长,肛缘橘红色较宽。
卵:卵径2-2.2毫米,连同卵胶膜为5.7毫米左右;动物极棕黑色,约占卵的1/3,植物极乳黄色。解剖1个全长201毫米的雌螈,左侧卵巢内有卵150粒,右侧124粒,卵径2毫米左右;另1雌螈左侧有130粒,右侧有120粒,估计每尾可产卵250-274粒。
变异:采自中国四川冕宁县拖乌的20余号标本,体形较小,雄螈全长168毫米左右,尾较高;而石棉标本体形较大,全长200毫米左右。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大凉螈生活于海拔1390-3000米植被茂密、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主要生活在水深54.59-60.93厘米,pH5.16-7.18,水温5.16-18.63℃,浊度18.75-20.73的水体中;且氨氮及磷酸盐含量较低,分别是0.46毫克/升,0.04-0.05毫克/升,溶解氧是11.25±1.44毫克/升;水体底质多为腐殖质,昆虫幼虫较多;水体植被主要以挺水植被及沉水植被为主,覆盖率分别为0.42-0.48,0.28-0.36,湿生植被包括莎草,芦苇,菖蒲等,沉水植被主要是金鱼草,坡岸多有植被,包括郁闭度0.26的乔木,0.26-0.29的灌木,其高度在60.48-95.48厘米之间不等,草本盖度0.23-0.92之间,高度17.67-19.35厘米之间不等,繁殖场均为缓坡,坡度为24.80°-29.32°。
生活习性
成螈以陆栖为主,白天多隐蔽在石穴、土洞或草丛下,夜间出外觅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既能在陆地和水底爬行,也能在水中游动。在陆地和水底爬行时,头部抬起,以四肢着地,前、后肢交替移动向前爬行,同时其身体和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爬行速度迟缓,路线不固定,反捕获能力弱;在水中运动时,前肢向后伸直并紧贴身体,后肢也向后伸成放松状态随身体摆动,移动时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使身体向前运动,在水中游动迅速,能灵活地改变运动方向,反捕获能力强于陆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汉源、冕宁、石棉、美姑、昭觉、峨边、马边)。
繁殖方式
大凉螈繁殖水体多有挺水植被和沉水植被,可为大凉螈水中活动起到很好的掩蔽作用,且植物也是大凉螈受精卵很好的附着物,此外水体底质多为腐殖质,昆虫幼虫较多,可为大凉螈幼体生长发育提供良好食源。坡岸多生长有灌木和较高的草本,这为大凉螈的陆地活动提供了掩蔽场所,有利于其安全迁徙。
5-6月进入静水塘、沼泽水坑、稻田以及流溪缓流内配对,交配行为在水中进行。单卵粒分散在水生植物间或沉入水底。卵和幼体在水域内发育生长,一般当年完成变态。
在繁殖季节内,在室内曾观察到交配姿态:雄螈伏在雌螈上方,雄螈以其前肢向前再向后翻转,将雌螈的前肢挽住,借助尾的摆动在水中游动;也有在陆地上爬行的,爬行时是以雌雄螈的前后肢在地面上交替走动(叶昌媛等,1993)。卵分散于水草之间。据称,在此期间水由中的疣螈很多,有时甚至随手就可在水中获得;繁殖季节过后则极为少见,很可能于产卵后,离开水域而营陆地生活的缘故。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VU)。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濒危原因
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