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盗虫
鳞翅目夜蛾科动物
夜盗虫又称粘虫、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多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余种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晚春至初夏,越冬的大幼虫,取食苗和定植后的植株根部,造成植株折断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0 mm,翅展40~45 mm。体淡褐色或淡灰褐色,雄蛾色常较深。触角丝形。前翅与体同色,散布细微黑褐色小点;翅中央有淡黄色近圆形斑2个,且在外斑下方还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衬以小黑斑;翅尖有黑纹一条,斜伸至内缘末端1/3处;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翅僵1根,雌蛾3根。
:馒头形,稍带光泽,表面有许多网状细脊纹。初为白色,渐成黄褐色。将近孵化前变黑色。卵粒排列成块,呈2~4行或重迭排列。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38 mm,体色变化很大,且发生量多时色较深。头部有明显的网状纹和“凸”形纹。体表有5条纵纹,背中线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各有2条红褐色纵纹,近背面的较宽。腹面污黄色,腹足外侧区有黑褐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
:长约20 mm,红褐或黄褐色。腹部5~7节背面近前缘各有一列深褐色隆起点刻。腹部末端有3对刺,中央1对粗直强大,两侧2对细小弯曲。
生活习性
主要危害小麦类、小米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在大发生年,还能取食豆类棉花蔬菜等。夜盗虫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成白条斑,3龄后才取食形成缺刻,5~6龄幼虫可食尽叶片成光秆,继而危害嫩穗和嫩茎。
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吸食花蜜以及蚜虫等分泌的蜜露、腐果汁液及淀粉发酵液等。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草丛、柴垛、作物丛间、茅舍等荫蔽处,傍晚开始出来活动。在黄昏午夜活动最盛。取食高峰时间较短,第1代在晚上7时前至8时半左右,第2、3、4代依次略有推迟。成虫飞翔力强,在四级以下的风力常迎风飞行,还能随气流作远距离迁飞。一般平均每小时可飞行20~40 km,一次飞行可达500 km左右。
雌蛾产卵前活动力较强,食量较大,而开始产卵后减弱。因此诱捕到的蛾子一般均未产卵。羽化后2~5d交配,6~12d开始产卵,前3d内产卵数量多。产卵部位因作物有不同。麦子上喜产于枯黄叶尖或叶鞘和被地下害虫危害而造成的枯心苗上。在大麦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大麦田里,则以病株的半枯黄叶尖上卵最多。水稻上,卵多产于下部半枯黄的叶尖上;在玉米高粱上,多产于干枯叶片边缘和叶尖或穗部苞叶上。每雌产卵500~1600粒,少的数十粒,多则可达3000粒左右。以胶质物粘结卵粒成条块状,包于纵折枯叶内,外面不易见到。 幼虫孵化后,群集在折叶内,吃去卵壳后爬出叶面,吐丝分散。第1、2龄幼虫仅食叶肉,常把叶面吃成细长的白条斑;第3龄后食量渐增,能将叶缘吃成缺刻;第5、6龄达暴食期,蚕食叶片,啃食穗轴,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以上。在大发生时不仅食光作物叶片,还咬断穗子。食物不足或环境不适时,常成群结队迁向邻近田块,故有行军虫之称。 除阴雨天外,幼虫多在夜间活动取食。低龄幼虫常躲于作物心叶和叶鞘中取食。由于虫小荫蔽,危害症状不明显,故往往不易发现。第4龄后,白天幼虫还常常潜伏于植物根旁的松土里或土块下,潜土深度一般为1~2 cm。第3龄后的幼虫还有受惊卷缩下落的假死习性。
幼虫老熟后,钻入作物根际1~2cm深松土内作土室化蛹。在稻田内因田水或土壤过湿,常在离水面1寸左右的稻丛基部把脚叶和虫粪粘成茧,化蛹其中。 夜盗虫是一种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大害虫,夜盗虫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雨水多的年份夜盗虫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最适条件19~23℃,相对湿度90%左右。夜盗虫成虫经补充营养,蜜源植物的多寡对夜盗虫的发生量常常有一定的影响。
夜盗虫属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度一带。在33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在广东、福建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北方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成虫产卵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初孵幼虫腹足未全发育,所以行走如尺蠖;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
发育起点温度: 卵13.1土1℃,幼虫7.7土1.3℃,蛹12.0土0.5℃,成虫产卵9.0土0.8℃;整个生活史为9.6 土1℃。有效发育积温:卵期4.3日度,幼虫期 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虫产卵111日度;整个生活史为 685.2日度。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产卵趋向黄枯叶片。在麦田喜把卵产在麦株基部枯黄叶片叶尖处折缝里;在稻田多把卵产在中上部半枯黄的叶尖上,着卵枯叶纵卷成条状。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每雌一生产卵 1000—20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 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背或分蘖叶背光处为害,3 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 90%左右,3 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晴天白昼潜伏在麦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 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适宜该虫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85%。产卵适温19—22℃,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气温低于15℃ 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湿度直接影响初孵幼虫存活率的高低。该虫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遇有蜜源丰富,产卵量高; 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发育快,羽化的成虫产卵量高。成虫喜在茂密的田块产卵, 生产上长势好的小麦、粟、水稻田、生长茂密的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块, 利于该虫大发生。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危害
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越冬幼虫,从早春开始食害植株,到4~5月,由蛹化为成虫,直到秋季;可以发生两代。
夜盗虫以幼虫蛟食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才形成缺刻,5~6龄达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禾谷类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 夜盗虫除为害小麦、水稻外,在杂粮田主要为害玉米、高梁、谷子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近年小麦种植密度大,致北方原来不能构成为害的二代夜盗虫猖撅起来,成为威协较大的害虫,夜盗虫在小麦等收获后,马上转移到套种的玉米或高粱田及麦田附近的杂粮上,玉米出苗后若见夜盗虫,一般为 4—6龄如果防治不及时,仅2—3天就会把玉米、高粱、谷子的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重视二代夜盗虫的防治工作。杂草多的地块,还应重视防治三代夜盗虫为害。
防治方法
一. 诱杀成虫
在蛾子数量开始增加时用糖醋酒液配成诱杀剂进行诱杀。糖醋酒液配比为糖:醋:酒液:水为3︰4︰1︰2。调匀后加少量杀虫剂。每0.33~0.67 ha放置一盆糖醋酒液配成的诱杀剂,盆高出作物约30cm,诱剂保持约3cm深,每天早晨取出蛾子,白天将盆盖好,傍晚开盖。5~7d换诱剂1次,连续2~3周。
二. 诱蛾灭卵
从成虫产卵初期开始直到产卵盛末期止,在田间插立稻草把,每亩约10个,稻草把应稍高出作物。每3~5d更换稻草把,把旧的带卵草把焚毁。
三. 药剂防治
应掌握在幼虫3、4龄期施药。可选用的药剂有:2.5%敌百虫粉或2%杀螟腈粉每亩1.5~2.5kg喷粉;用80%的敌敌畏1000倍、50%辛硫磷1000~1500倍、20%杀灭菊酯3000倍;90%倍硫磷、25%西维因、48%乐斯本每亩30~40 ml喷雾。
爆发灾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夜盗虫害虫在山西省暴发。此次夜盗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夜盗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山西山西省再度动用飞机灭虫。夜盗虫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2012年8月,国内华北、东北地区暴发夜盗虫灾害。大量夜盗虫羽化成夜盗虫蛾后,飞回南方产卵越冬,由此造成夜盗虫基数比较高。2013年5月至6月,夜盗虫幼虫在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羽化成夜盗虫蛾,向北方飞迁,进入山西省产卵孵化,产出夜盗虫幼虫,这次危害山西省农作物的是当年生第二代夜盗虫。2013年5月以来,山西省北中部降雨较多,适合夜盗虫孵化发育,最终暴发夜盗虫灾害。上世纪大同地区暴发蝗虫灾害。为控制虫害,经省有关部门协调,空军某部调来一架飞机,实施空中洒药作业,及时控制了虫灾,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3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