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1977年设立的节日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Solidarity with the Palestinian People),是由联合国确立的,以动员国际社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合法权利的斗争为目的的纪念日,时间为每年11月29日。
节日简介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Solidarity with the Palestinian People) 是11月29日。
联合国大会1977年12月2日作出一项决议将11月29日定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举办纪念活动 (第32/40 B号决议),以动员国际舆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斗争。从1978年开始,每年举行纪念活动。
背景资料
纪念大会会场
1977年,联合国大会号召将每年的11月29日作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以示纪念,因为大会曾在1947年的这一天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问题的决议。2000年12月3日,大会重申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负有永久的责任,直至此问题按照国际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为止。大会授权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继续促进巴勒斯坦人民行使这些权利,据事态发展调整其工作方案,并强调需要调动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大会请委员会继续与巴勒斯坦组织和其他民间社会组织合作,动员国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其权利及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并促使更多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其工作。
历史追溯
公元前20世纪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选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
举行了起义
1987年,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举行了起义,希望赢得独立并建国。1988年,巴勒斯坦国家议会宣布建国。联合国大会获悉这一宣布后,决定把只是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看作是“巴勒斯坦”的代表。
签署《关于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声明》
经过马德里会谈和其后的挪威调停谈判,以色列和巴解组织于1993年9月10日相互承认对方。三天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声明》。这一协定为巴过渡政府的建立和之后以方从占领地区的撤军开辟了道路。
为了表示对这一协定的欢迎,秘书长承诺联合国机构和方案提供帮助。为了帮助加沙和杰里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联合国任命了一位特别协调员,监督参与上述工作的联合国机构和部门。
以色列向巴勒斯坦权利机构移交加沙和杰里科地区的政权始于1994年。到1995年,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就约旦河西岸的自治问题签订了协议,规定以军从该地区撤离,并将民政权利移交给由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议会。1996年巴勒斯坦举行了议会和总统选举,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当选为总统。
定居点的问题
随着1999年临时协议的签订,和平进程又重新得以进行。以色列进一步从西岸撤军,双方还达成了关于囚犯的协议,同意在西岸和加沙地区开辟安全通道,继续关于永久地位事宜的谈判。为了引起大家对突出问题的关注,在美国的斡旋下,巴以双方于2000年7月在戴维营举行了高级别和平会谈,但并没有产生什么结果。未决事宜包括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安全边境和以色列定居点的问题。
2000年9月底,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又爆发了新一轮的抗议和暴力活动。随后暴力升级,人员大量伤亡,财产受到严重破坏。以色列又重新占领了巴勒斯坦的人口聚集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出现了人道主义危机。在安理会1397(2000)决议中,安理会屡次呼吁双方停止暴力行动,并坚信有朝一日,两个国家能享有彼此认可的安全边界。
国际社会力图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并把双方拉回由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四方”参与的谈判桌。2003年9月30日,四方给巴以送交了“路线图计”,希望两国问题能永久解决。这是一份基于表现、目标驱动的路线图,具有明确的阶段、时程、目标日期和基准,以求在四方主持下通过双方对应步骤在政治、安全、经济、人道主义和体制建设领域取得进展,目的是在2005年前解决冲突。安理会在第1515(2003)号决议中批准了“路线图”。
虽然巴以双方都接受了“路线图”,但是2003年下半年冲突的升级还是导致了一轮更为残酷的报复行动。9月份,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政权事务特别代表泰耶?勒厄德?拉森先生说双方都没有积极考虑对方的要求:以色列希望得到安全和自由,不再发生恐怖袭击;而巴勒斯坦则希望恢复1967年战前的边界,建立独立的国家。巴方的自杀性爆炸仍在继续,以色列更是在西岸修建“隔离墙”。
在联合国大会的对隔离墙的合法性做出咨询意见的要求下,国际法院于2004年2月份举行了三天的公开听证会,并在7月9日说,在投票表决14比1的情况下国际法院裁定修建隔离墙违背了国际法,以色列必须停止修建,立即拆除,并修复在修建时所造成的损害。但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
《日内瓦协议》
2003年底,巴以两国的一群著名人士以个人身份起草了《日内瓦协议》,详细规定了解决巴以冲突的步骤。秘书长对这个试图打破僵局的举动表示欢迎,他说尽管该协议作为私人倡议还不能取代官方的外交条约,但由于它符合“路线图”,已经引起了积极的共鸣。
“路线图”希望根据安理会第242(1967)、338(1973)、1397(2002)号决议、马德里和平会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各方业已签署的条约和2002年3月阿拉伯联盟在贝鲁特首脑会议上批准的和平倡议全面解决包括叙利亚-以色列、以色列-黎巴嫩在内的所有中东冲突。
各方态度
中国
2014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历史反复证明,武力无法带来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彼此分歧的唯一途径。中国衷心希望巴以双方早日重启和谈,给和平以机会,让人民得安宁。他强调,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实现巴以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2018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上表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根源性问题,关系巴勒斯坦等中东各国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早日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是人心所向,符合巴勒斯坦等地区各国人民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应该维护公平正义,坚持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和“两国方案”大方向,为恢复巴以和谈创造良好氛围。并强调,中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真诚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是巴以和平的坚定支持者。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以和谈,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埃及
2024年11月29日是“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当天,埃及总统塞西致函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塞西在信函中重申,在接连不断的危机,特别是以色列侵略造成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悲剧背景下,埃及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塞西呼吁,根据国际合法性决议重启“两国方案”,以解决冲突的根源。塞西强调,必须联合国际努力以结束以色列的占领,并建立以1967年6月4日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
纪念大会
2021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
2022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
2023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
2024年11月26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
纪念活动
2024年11月28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发表声明,表示于12月1日在其总部举行活动,纪念“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11:57
目录
概述
节日简介
背景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