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
赵翼《
陔馀丛考·堂兄弟》:“俗以同祖之兄弟为堂兄弟。按《礼经》曰从兄弟,无堂兄弟之称也。其称盖起于晋时。”
(2)清·
梁章钜《
称谓录》“同堂兄弟”条:……又《
北齐书》孝
昭帝曰:“须拔是我同堂兄弟。”
钱大昕曰:“《
通典》载宋庾蔚之说:‘今又谓从父昆弟为同堂’。盖六朝人犹称同堂,至唐时方省去同字。《
旧唐书》载中宗即位,以堂兄千里为
成纪郡王。又,
张献诚请老,荐其堂弟献恭自代是也。“
“堂兄弟本义”——亲堂兄弟在
九族以内,属于我国古代亲属的宗亲范畴,在古代五服以内为大功服。堂兄弟本义与从父兄弟、同堂兄弟以及
叔伯兄弟属于同义称谓。
隋唐以前一般将这一
亲属关系称为从兄弟、从父兄弟,常用作从兄/
从弟(多见于魏晋人的书籍)。晋代出现了同义称谓“同堂兄弟”,而唐代又将其简称为堂兄弟,并开始逐渐取代先前的“从父兄弟”和“同堂兄弟”而成为主流称谓。
(1)《魏书》:欣〖
元欣〗曰:“北海、长乐俱是同堂兄弟,今宗祏不移,我欲受赦。诸君意各何如?”
(2)《魏书·列传第二十一》:邃〖
公孙邃〗,叡〖
公孙叡〗为
从父兄弟,而叡才器小优,又
封氏之生,崔氏之婿;邃母雁门李氏,地望县隔。
钜鹿太守
祖季真,多识北方人物,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
(1)直呼面称,称谓对象本人身处说话语境中,由于堂兄弟属于互称称谓语,所以自己当着堂兄弟面一般不称呼“堂兄弟”,主要称呼堂兄弟的名字、
表字(或者小字)以及乳名(或者小名)。
(1) 转述
叙称,书籍向陌生人说明称谓对象本人与自己的关系时,可写成“堂兄弟”,故适用。
(2)直呼叙称,寄发给称谓对象本人的书信、电报等,多写成堂兄弟的名字、
表字(或小字)以及乳名(或小名),也可作“堂兄”或“堂弟”,故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