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全图
近代较完整的世界地图
《坤舆全图(英文: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于甲寅年(1674)木板印制。全图布局合理,恢宏大气,图文并茂,制作精致,设色鲜明。作者南怀仁巧妙地运用“动静之义”,论证舆图的“地圆说”;用经纬理法的科学制图方法,标识出五大洲的南北东西迄点;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等做了全面的记述;又对全球著名的山岳高度、河流长度等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第一次提出小西洋的概念,即印度洋水系。坤舆全图是中国古代中文版世界地图集大成者,是近代以来世界地图史上第一份比较完整的世界地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内容简介
《坤舆全图》,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绘制,木版刊印,印毕另行设色。全图布局合理,整体和谐统一,恢宏大气,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早期的中文版地图。坤舆全图为圆形图,八幅拄屏式拼接,每幅轴高171厘米,宽51厘米。主图有六个条幅,组成东、西两半球。它表现了五大洲、四大洋的地理风貌,并标注地名。图居中央,四周释文、图说,多介绍地形特点,来述各地奇禽异兽及独特物产。圆形图之外,设有六块上下对称的文字图版,分别记述“气行”、“风”、“雨云”、“海水之动”、“海之潮汐”、“或问潮汐之为”等地理知识。另外两幅辅图,分别附丽于主图两侧,各由四块文字图版组成。左条幅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地震”、“山川”、“江河”、“人物”等相关知识;右条幅从天文学角度出发,阐释“四元行之序并其行”、“南北两极不离天之中心”、“地圆”、“地体之圆”等理论学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之中,地球体是圆形的。主图左起第一屏幅坐下方记“治理历法极西南怀仁立法”,右起第一屏幅右下方记“康熙甲寅岁日躔娵訾之次”,标识对称。
从整幅《坤舆全图》的内容来看,可分为舆图和图说两部分。舆图部分包括东西两半球,制作精致。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和经纬理法的绘图方法,明确标出经纬度数,以及地球赤道、南北回归线等标识线,为地图学的发展与研究扫除了观念的障碍。
帝国时代的地图喜爱在未知地域画上女性形象,象征这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这幅地图上巴西处绘着一个由猴子鹦鹉陪伴、安详睡眠的裸女,好一派亚马逊的田园牧歌。实际上,美洲之所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而不是“哥伦布”,是因为前者在回忆录里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的船员们在这片热土上的风流伟绩,因此销量三倍于哥伦布回忆录。
作者简介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耶稣会士中杰出人物。比利时人。
1641年,入耶稣会初学院。
1657年,随同卫匡国(M.Martini)神父至中国,抵达澳门从事传教活动,经历多舛。
1669年顺治帝降旨令南怀仁任钦天监一职。
1675年,南怀仁因修复汤若望所制大炮火器,帮助清军平叛吴三桂之乱,而更受清帝信任。南怀仁精通天文、地理、西洋经算之术,常入宫为康熙师,特旨加工部右侍郎,卒谥号勤敏。
社会影响
南怀仁《坤舆全图》所传达的地理学理论与世界知识,包括地圆说、五大洲观念、经纬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气候带的划分方法地理大发现的新成果、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是前人闻所未闻的。它的工艺不仅是对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等制图方法的继承,更是对经纬理法和圆锥投影绘图的创新发展,这在地图学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以至今天,它被广为赞誉,享有“西学东渐经典之作”的美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8 17:1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