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头类
史前的两栖类四足动物分支
坚头类(Stegocephalia)是一种史前的两栖类四足动物分支,起源于泥盆纪的晚泥盆世,直到侏罗纪。其成员现时均已灭绝。坚头类动物外貌像蝾螈,被认为是今日爬虫纲动物的祖先。坚头类动物得名于其化石,由于它们的头骨均有坚硬的骨甲。这个词是在1868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创制,源于希腊语的“στεγοκεφαλια”,意思就是“有屋顶的头”。
基本信息
坚头类,是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1个亚纲。头较低平,覆有坚硬骨甲,故称坚头类。牙齿锥形,与总鳍鱼类的相似。某些原始坚头类在结构上又与原始爬行类极为接近,因此认为坚头类是爬行类的祖先。由于坚头类牙齿的横切面具有迷路结构,故又称为“迷齿类”。
存活年代
坚头类初见于泥盆纪晚期,生存到三叠纪
生活习性
坚头类出现了四肢,脊椎上长出了关节突(动物能弯曲活动),肩带与头骨间已失去连接(鱼是连接在一起,不能自由活动),都显示其能自由活动,可见能适应陆地生活。所以坚头类是一类很好的从鱼到两栖的过渡型动物。它的生活习性可能像现代的鳄,出没于溪流、江河与湖泊之中。捕食鱼类。从很多方面来看坚头类都代表两栖动物进化中的高峰。
分类
坚头类动物原来是一个目,后来改用迷齿亚纲这个名称,然后再细分为三个目。然而,由于坚头类(以及迷齿亚纲)是一个并系群,这个名称只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用以表示早期的非鱼类脊椎动物,不包括羊膜动物(即首种爬虫类动物及其后代)和今日的滑体亚纲动物。
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劳林重新起用“坚头类”这个名词来定义分支系统学上比较离片锥目关系更密切,而非潘氏鱼的有脊椎动物(the closest relative of tetrapods known to have retained paired fins, see below) 。 因此,坚头类包括所有有脚趾而没有鳍的有脊椎动物,以及少数仍然保有一对鳍的早期四足总纲动物,例如:“Elginerpeton”、“Metaxygnathus”、“Ventastega”、“Hynerpeton”等。 与旧的定义不同的是:现时的坚头类只用于一个单系群,而不是并系群,用以取代“四足类”这个定义较上层的名称。
化石研究
国外此类化石材料相当丰富而完整,我国至今未发现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两栖类化石,在新疆天山北麓乌鲁木齐市六道湾晚二叠世的地层中发现有迷齿两栖类化石,定名为Urumqia(乌鲁木齐鲵),其特征是头骨背视为三角形,不很宽短,相对较高而窄,顶骨宽大,呈“凸”字形,棒骨的角突长,上颞骨小,间颞骨很小近消失,眶孔位于头部的中部近圆形,耳缺相对的不宽阔,颧骨参加头骨的构造。膜质头骨外表面具细放射状纹饰。三叠纪时迷齿两栖类已开始衰落,而我国在新疆吐鲁番、山西武乡和云南禄丰三叠纪的地层中多处发现迷齿两栖类化石,但材料都极零碎,难以复原其形态,比较好一点的材料是杨钟健描述的Parotosaurus tur fanensis(吐鲁番耳曲鲵),是一块保存有十几颗牙齿的上颌骨碎块。
过去都认为在三叠纪末迷齿两栖类便绝灭了,但1977年A.Warren报到了从澳大利亚昆士兰早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了迷齿两栖类化石,之后我国在新疆克拉麦里地区和四川自贡中侏罗纪的地层中也发现迷齿两栖类化石,其中四川自贡的标本头骨保存相当完整,定名为Sinobrachyops(中国短头鲵)。此鲵中等大小,头上具有残存的侧线沟,吻端钝圆,鼻孔端位,两鼻孔紧靠,眼孔大,侧位,眼间距宽,腭面明显的特征是有一对巨大的翼骨间也。这是一种所知在地球上生存最晚的迷齿两栖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3 16:39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存活年代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