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阱炮
火炮
指把大炮放置在凿出的大坑里面,配上一套液压装置,可以让大炮升降自如的武器。每次开炮之后,大炮会自动降下来,方便重新装炮弹。
武器描述
建造方法
所谓地阱炮就是在地上凿一大坑,把大炮放置在里面,配上一套液压装置,可以让大炮升降自如,打炮之后,大炮会自动降下来,方便重新装炮弹。
优缺点
地阱炮大大增强了隐蔽性,但装置复杂,所以养护费用也比较高。
历史记载
威海日岛
1888年清政府创建北洋海军,在威海湾沿岸和刘公岛上部署炮台多所,日岛因其位置特殊更受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注意。在勘察各口岸海防奏折中他特意提到在日岛修建铁甲炮台一座,并曾亲自乘小轮勘视炮台基址。北洋海军从海湾南岸载来砂石将其加高,筑成一个近圆形人造岛屿,并在岛上修筑地阱炮台,远远望去,如同天然形成。到北洋海军成军时,刘公岛、海湾南北两岸的军事设施日趋完备,日岛也成为较为重要的一座海上堡垒。
日岛炮台基本呈圆形,高出海平面约14米,整体筑有炮位、掩体、火药库、护坡墙等。炮位有两个大地阱,设置英国阿姆斯特朗厂制造的200毫米口径地阱炮两门。另外岛上还有口径120毫米平射炮两门,口径65毫米平射炮4门。在李鸿章奏校阅海军事折中称:“臣等于十七日至黄岛,次日至日岛实验地阱大炮,于隔海里外置靶,一击而中,瞬息升降,灵准非常。比较旅顺威海,大连三处十七年以后接办各二,臣等周历履勘,工程柄极精坚,布置更臻完密。”此时的清廷也为威海卫沿海布有此坚强防御壁垒而深感海疆之安宁。如图《日岛炮台上的地阱炮残炮》所示为威海日岛炮台20厘米口径地阱炮炮架。日岛炮台遗址在1988年就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二十八处甲午战争遗迹之一。炮台弹药库在战争时就成为一片废墟,炮台正大门在战后因年久而逐渐坍塌,但整体看炮台还比较完整,连接炮位和弹药库的隧道完好无损。甲午战争之后日岛炮台几乎废弃,在英国强租威海卫期间也未得到利用。
日岛炮台上的生活非常艰苦,岛上没有淡水、粮食、蔬菜,守军所需物资全部靠刘公岛和威海湾南岸供应。为避炮火,守岛官兵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掩体中。1895年1月30日,日本海陆军同时向日岛炮台发起进攻。此时,正值寒冬腊月,狂风呼啸,滴水成冰。当时,炮台上的地阱炮没有瞄准镜,发炮时需要有人在外面指引方向,十分危险。萨镇冰作为战地指挥官,亲自站在炮位外指挥。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战士们愈战愈勇,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但是经过数次激战,日岛炮台设施损毁严重,一座地阱炮被炸坏扑倒,抢救无效,不但本身失去射击能力,而且还妨碍了另一门地阱炮的射击,一座弹药库也被炸毁,弹药已尽。失去了抗敌作用,在浴血奋战八昼夜之后,萨镇冰被迫撤回刘公岛。日岛失守后,北洋海军同日军鏖战一周,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威海刘公岛
光绪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890年6月11日),萨承钰在刘公岛上见到了配套设施齐备的“北口地阱炮台”。七月初九日(8月9日),北洋舰队进行丰岛战后的第三次出海巡洋。次日,日本联合舰队伊东祐亨的指挥下,“纷扑”威海卫。办理威海营务处二品衔候选道牛昶昞电报:“地阱炮台击中倭船一炮,船尚未沉。又,北山嘴炮台击中倭船三炮,船尽东移。”
参考资料
日岛炮台:不辱使命的海上堡垒.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2014-06-06
威海日岛炮台20厘米口径地阱炮炮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31 02:25
目录
概述
武器描述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