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雁翅楼
北京中轴线上的景观建筑
地安门雁翅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知名景观,始建于1420年,位于地安门门楼左右两侧。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燕翅楼原为清朝政府内务府三旗公署。
基本简介
雁翅楼是与地安门同时兴建的,其旧址的大致位置在地安门东大街西大街相汇,地安门外大街与内大街相汇的十字路口以南两侧,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该楼黄琉璃瓦覆顶,其建筑造型很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是北中轴路上的知名景观,其北端贴近地安门两侧。清代时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起,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将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
历史沿革
地安门在明清时期是皇城的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具体位置在地安门十字路口处,与皇城南门天安门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初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后门”。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隆庆五年(1571年)修葺,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后,改称“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距今已有590年的历史。早年间出地安门向西北,便是火神庙、什刹海,向北是鼓楼,明清时为京城的繁华之地。老年间京城有“东四西单鼓楼前”之说,描述出老北京内城比较繁华的商业区,这“鼓楼前”指的就是地安门到鼓楼一带的繁盛街市。
地安门和雁翅楼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并见证了百年来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地安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所以雁翅楼是必经之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经过雁翅楼前出地安门,再出德胜门,途经阳坊怀来宣化等地远逃长安(西安)避难。此后末代皇帝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支持下复辟并失败,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他也是从地安门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溥仪出宫后,许多太监无处安身,便暂住于雁翅楼内。尽管楼宇已很破旧,但对于一时无处安身的太监们来说,算是一处不错的安身之地。
建筑拆除
拆除后遗址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底1955年初,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将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从此,京城北中轴线上具有590年历史的著名景观彻底消失。
1955年2月,后门大街(今地安门大街)的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有疑义,于是有关部门对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过梁柱子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一起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内北侧照原样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此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的计划也随之彻底搁浅。
建筑修复
2005年,多位北京文史学家提议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以逐渐恢复京城北中轴线的风貌。2012年,作为建国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北京市准备在6个地点,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其中就包括地安门雁翅楼。 这6处标志性景观分别为:北京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箭楼及瓮城、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天桥地表标志、北京内城西南角楼、地安门雁翅楼。
复建后的燕翅楼,依旧按照历史上的格局,东西两侧雁翅排开,每侧复建4到6间,总体体量会比历史上的燕翅楼稍小。考虑到建筑的年代已较久远,修缮、复建后的雁翅楼不会是全木质结构,但在外形和内饰上,会尽量保证原汁原味。
开设书店
中国书店安家在古色古香的雁翅楼素有“淘书圣地”之称的中国书店于2015年7月底8月初,在雁翅楼开办24小时古籍书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1 15:01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