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拼音:hà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西周金文。汉的本义一说是汉水,一说指天河(
银河)。古人把天上的银河看作是天上的汉水,故有“天汉、河汉、星汉、霄汉”等说法。汉曾用做朝代名。汉王朝国力强盛,故后世称中国的主体民族为汉族。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称汉族的男子为汉子,后成为对男子的称呼,又引申指丈夫。
文字溯源
“汉”字具体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它在汉字体系中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无“汉”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
“汉”通常认为是形声字,字形从“
水”,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水有关;“难”省去“隹”为声。关于“汉”的本义,先秦经典《
尚书》记载:“江汉朝宗于海”“冢导漾,东流于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诗经·
大雅·江汉》“江汉汤汤(shāng),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洗洗”。二书所说的“汉”是河流的名称,即汉江。《诗经·小雅·大东》又说,“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同书《云汉》也说,“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倬,显著;昭,光)。“汉”“云汉”指的都是天河。所以上古时代的“汉”字是什么样子,还不确定,有待于新材料的出土。
新附①、新附②出自战国时代楚国的“鄂君启舟节”,笔画稍有差异,结构却是一致的:下部是形旁“水”,上部是声旁“难”。这两个字形曾被认为是沙滩、海滩的“
滩”字。从舟节的上下文看,两个字均为“汉水”义,应是“汉”的古文。这两个字所指为汉水,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汉为何写作滩。类似的例子还见于《史记·历书》,该书“滩”两见,《索隐》、《集解》都指出“滩”便是“汉”。可见在太史公时代“汉”也可写作“滩”。(鄂君启舟节铭文见扩展图册)
不过,《说文解字》既说“汉”是“难省声”,其不省者自当作滩;然而,《说文》又收有“滩”字作为“𤅩”的俗体,与“汉”同在水部,似乎自相矛盾。但从许氏引《诗》“𤅩其干矣”句,今本(《中谷有蓷》)作“暵其干矣”看,实际上“𤅩(滩)”亦得读hàn。大徐(铉)在“滩”下注了两个反切:呼旰切(hàn),又他干切,很值得注意。合理的解释似乎应该是这样:滩既是汉的本字,又是𤅩的俗体,即今沙滩、河滩字。易言之,汉与滩古本一字,汉代以后才一分为二,赋予不同意义。
秦汉时期,“汉”的字形基本定型,绝大部分是左水(氵)右(暵的右半部)的结构,都将“隹”省去了,只有极个别的“汉”字又省去水旁。汉代以后,“汉”字在历代书家笔下出现过多姿多态的形状,但其基本结构依然是三点水一个(暵的右半部)。不过,行书草书中的“漢”,写法逐渐呈现简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对一些繁难字的偏旁进行简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收集千百年来民间通行的简体字、行草书偏旁予以整理,将若干字所从的“𡎸”简化为记号“又”,“漢”字也就成了现在的形状:汉。
秦亡后,刘邦为汉王。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曾被项羽封为统辖巴、蜀、汉中等地区(境内有汉水)的汉王,所以他做了皇帝以后,就以“汉”作为自己的国号了。从此,“汉”字便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表。汉继秦而兴,兵威远震,巩固并发展了秦开创的统一国家。汉以后,周边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民。逐渐地,汉族成了中国主体民族不变的族称。由此可见,汉族是因汉朝而得名,在秦汉时形成统一的稳定的民族的。有关汉代或汉族的典章制度、文化学术乃至生活习俗,均可冠之以“汉”。如汉隶,汉篆、汉印、汉镜,汉军、汉仪,汉学、汉字,汉语等等。在一些场合下,“汉”无异是中国的代表。现代日本人仍称中国诗为汉诗,中国语为汉话,中国的名称为汉名(与和名相对) ,欧洲各国称研究中国学问者为汉学家。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呼旰切(hàn)
漾①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②。
㵄③,古文。
〖注释〗①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出今陕西汉中府宁羌州(今
宁强县)北崤冢山为漾,至南郑县西为汉,今名东汉水,东流至湖北襄阳府均州(即今
均县)名沧浪之水,又东南流至汉阳府汉阳县汉口合江。”按:这里的漾水与《说文》上条的漾同名异实。②难省声:徐铉:“从难省,当作堇声,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疑兼从古文省。”③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水、从或、从大会意。域中大水也。”
说文解字注
“漾也”注:《尚书》某氏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按漾言其微,汉言其盛也。萧何曰:语曰天汉,其名甚美。
“东为沧浪水”注:《
禹贡》文。《水经》曰:沔水又东过郧县南,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注曰: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譌,音与字变矣。《地记》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余按《禹贡》言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偁尔。缠络鄢郢,地连纪鄀,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玉裁按郑注《尚书》沧浪之水,言今谓夏水来同,故世变名焉,本未尝谓他水决入。若《地记》云出荆山,是他水决入矣。
“从水,难省声”注:按𪅀、难、暵字从𡏳声,则𤁉下亦云𡏳声是矣。难省声盖浅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㵄,古文汉如此”注:按古文从或,从大。或者,今之国字也。
广韵
呼旰切,去翰晓 ‖暵声元1部(hàn)
汉,水名。又姓,《姓苑》云:“东莞人。”呼旰切。九。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汉
古文:㵄、𣶔
《
唐韵》呼旰切。《集韵》虚旰切。《
韵会》《
正韵》虚汗切,竝音熯。水名。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又天河也。《尔雅·释天》:箕斗之闲,汉津也。《史记·天官书》:汉者,亦金之散气。杨泉《物理论》:汉,水之精也。《诗·大雅》:倬彼云汉。
又汉中,郡名,秦惠王置。《广舆记》:今为汉中府。
又汉口,地名。《广舆记》:汉阳府,本春秋郧国地,汉属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汉阳。
又州名,属成都府。《韵会》:汉属广汉郡,唐置州。
又《辍耕录》:今人谓贱丈夫为汉子。
又高丽方言谓白曰汉。见孙穆《鸡林类事》。
又《
集韵》他干切,音摊。太岁在申曰汭汉。亦作涒滩。
又《韵补》:叶诗建切,音扇。《繁钦赋》:长唐虎圈,回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云汉。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氵”窄“又”宽,顶部“氵”高,底部左右旁齐平。“氵”,第二点偏左,在横中线。“又”,フ(横撇)和捺起笔不相接,两笔相交于田字格中心右下侧,撇尖伸向“氵”下侧,捺脚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汇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