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音
全国共同遵用的标准音
“全国共同遵用之标准音,名曰国音。”分为1919年发行在《国音字典》上的“老国音”和1932年发行在《国音常用字汇》上的“新国音”。
历史沿袭
老国音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确立了国音标准老国音国语统一筹备会”于1919-1920两年增广修订为《校改国音字典》。
“所注之音,应审量可为全国读音者,非各举其乡音也。”
“读音统一会”依据清代《音韵阐微》“择要审定”字音六千五百有余。因故缺载之字(避讳字等)、近今俚俗通行之字(俗写字等)、学术上通用之字(新造字等)等,亦审定其音,共得六百余字。会中未及审定之字音,根据其“母(声母)·等(介母)·声(声调)·韵(韵母)”,比照已审定之音而准,又得六千余字。
“《国音字典》所注之音,什九(90%)以上与北京音不期而暗合。”
新国音
1920年,特开临时大会,从“ㄛ”分出“ㄜ”,共计40个字母。南京高师(即后来的中央大学)的英文科主任张士一出版了《国语统一问题》一书,主张从根本上改造注音字母,以京音为国音;但如此一来,读音统一会的成果都付诸流水。全国爆发了关于京音和国音的大争论,还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史称“京国之争”。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后,在“彻底改造旧文化”的旗帜下,有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独体汉字的字母形式违背世界文字的主流发展趋势;他们还认为汉字极其落后,应予废除,全面采用罗马字来拼写汉语。于是,精英阶层发起了“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运动,这部分人士后来被称为“国罗派”。废除汉字的第一步当然是简化其语音,于是“国罗派”也介入了“京国之争”,支持京音作为新国音。
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以北京语音作为国音的标准,称为“新国音”。
1928年,国民革命军统一南北,中华民国大学院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新国音”),与注音字母同时推行(“注音字母”即为“国音字母第一式”)。国语统一筹备会“一面成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重修《国音字典》;一面选定普通常用诸字,改编《国音常用字汇》一书。前书囊括古今,正事蒐集;后书则专便应用,刻以观成。指定北平地方为国音之标准,取其现代之音系,而非字字必遵其土音;南北习惯,宜有通融,仍加斟酌,俾无窒碍。”
1932年5月7日,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新国音”),正式确定北京音为全国的标准音。
区别
民国初年制定的老国音和普通话(新国音)最大的区别是保留尖团分别和入声,老国音委员会还特别说明这是符合北京数百年来一脉相承的读书官音的,不可因北京土话无之而偏废;
累类泪等字读 uei 韵,u不可无;
蛇者车惹等字读如英文中beg check 中之e韵,哲舌彻热等入声字亦读此韵之入声eh;
歌科何饿等字读 o 韵,各渴合额等入声字亦读此韵之入声oh;
学略脚岳等字读 io 韵入声,此韵惟有入声,不读iue(并标注这是土话音);
白麦陌帛宅摘等字读 eh 韵,不读ai 或者oh,即一等铎药韵读oh,二等陌麦韵读eh,分得很清楚;
街介械等字读 iai 韵,不读ie;
梦蒙翁冯鹏等字读 ong 韵,不读ueng;
我昂岸等字有疑母 ng,此声母只限于开口呼
因老国音比较严格地按照古反切审音,故一些字音脱离生活,只存活在韵书里,就算老北京的读书音也未必如此;
入声韵细分有八个:达ah,曷oh,德eh,一ih,屋uh,律üh,屑ieh,质(韵母如普通话读短促)。
总的说来,老国音的这些特点与昆曲京剧韵白基本一致,可见我国官话读书正音明清以来一脉相承,老北京人口语说一套,读书吟诵又说一套。这种读书音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国音的制定推广才逐渐消失。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0 18:5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