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璋 (1839-1900) 字子达,杭阿坦氏,隶蒙古 镶白旗,京口(今镇江)驻防。知府衔候补
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军机处存记,大计卓异。
个人生平
国璋“年十六,以幕游蜀”,为川督骆秉璋所赏识,“旋以军功保叙知县”,历任
隆昌县、荣县、华阳县、
江津县、
巴县、内江县、
宜宾县知县,重庆府
江北理民同知、涪州知州。国璋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民情,精干明决。“所至有政声,江津、巴先后摄篆者三次,兴利除弊,事无不举。”
国璋为官特别重视教育,1879年在江津知县任内募建聚奎书院(今重庆市江津
聚奎中学),并奖励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的读书人,“士民尤爱戴”。
个人品质
国璋刚正不阿,疾恶如仇。1886年在巴县知县任内发生第二次
重庆教案,国璋不惧压力,坚持惩办不法教首,显示出民族气节,得到地方民众的爱戴。重庆
佛图关前(今
鹅岭公园)原有遗爱祠,即为纪念国璋治渝政绩。
个人作品
1900年国璋卒于内江任所,诰授
朝议大夫,晋封
中宪大夫。葬于镇江南郊八公洞山。著有《峡江图考》(
三峡最早的水道图)、《教种山蚕谱》、《重庆府治全图》,以及《江北舆地全图--题识》等。
国璋书学苏灵芝,其父庆云(江西
盐法道)、伯庆安(河南开封府理民同知)、弟国炳 (
内阁侍读学士)、国裕(清光绪癸未科
进士)皆以书名。与
翁同龢(1830~1904)为姻娅,今《翁同龢日记》、《松禅尺牍》中尚有略历可考。
附
皇清诰授朝议大夫、知府衔候补直隶州知州、四川宜宾县知县杭阿坦公
暨配黄廓特罗恭人墓志铭
华阳 陈绍炘 撰
华阳 颜楷 书
吾蜀西教酿祸,甚于光绪丙戌(1886)重庆案,卒能使外人悦服,费不糜而事平者巴县官杭阿坦公也。炽于乙未(1895)成都、叙南等处案,凡案地面官皆参撤,有为外人素敬畏,不敢挟以去位者宜宾官杭阿坦公也。烈于戊戌(1898)川东各属打教案,椎埋辈乘间窃发,风鹤频惊,有能使辖境清谧,民教释衅如初者权江北厅官杭阿坦公也。
公性沈毅,有奇行。年甫冠即受知于蜀督骆文忠公;赴引又为大学士宝公佩珩所称许,以为非百里才也。同治间有诏荐人才,滇抚张公月卿特举公,得旨军机处存记。外人前欲驶轮船入川江,蜀督仲良刘公知公能,檄往宜昌截止,已而果不行,刘大奇公,举公卓异。日本人来渝开埠,地方颇动摇,蜀督鹿滋轩公檄公往镇理,卒无事,鹿嘉公能,特予明保,公于是骎骎乎以熟习洋务名。
公自二十一岁宰隆昌后叠膺繁剧,中间治巴县最久。巴故多外人,公以诚信接,不昵不绝,外人雅重公且服公之理,民教极协。呜呼!公殆治之于未然者乎,此公之能也,而公良苦矣。吾居公幕近十稔,巴县、宜宾案吾得而见之闻之,措理已不易,尤不若江北之甚。吾谓中朝自有教案,实守土者之一大奇厄,其治之也古无可法,今无可师,难矣哉!同治初年天津案,曾涤生节相以不世之才犹形竭蹶况下者乎。吾又谓教案关朝廷荣辱,其机甚危,当其事者毗柔毗刚皆不可任,彼硁硁动辄以去就争者无益也,必委曲坚忍终以平其事为能,公真其人乎!其他美绩,如宰华阳,则释冒盗征银者不妄杀;宰宜宾,则教织饲山蚕者制有谱;力赈涪州饥民,驰解内江兵厄。凡所治民皆生祀。上理可知奚琐琐述为。
公性特廉,殁后如劫无所存。呜呼!以公之才,与夫世之华衮名詟天下者计之,岂独歉彼耶?而迟滞不得迁,以尽其才,以升以崇以厚遗其子孙,此士友之所悲也。虽然以公之名,蜀中孺妇皆知之,生也祖之父之,殁也哭之祝之,与夫世之华衮无闻天下者计之,岂不胜彼耶?此又士友所不必悲也。
公讳国璋,字子达,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父庆云,官江西盐法道。公嫡配黄廓特罗氏,慈俭温惠,早年卒。公子十,廷启、廷继均知县,廷治、廷钧、廷铨监生,廷康、廷元、廷光、廷益、廷椿俱幼读。女五,长适京口旗文延淦,次适候选知县江槎。孙延龄、延熙。孙女一。公以光绪己亥年二月卒于署任四川内江县官廨,年六十有一。其子廷启卜兆于镇江府丹徒县八公洞之泰山洼,奉公柩与黄廓特罗恭人合葬其地。廷启以吾知公事尚稔来请,吾铭铭曰:
公官世变,惟正之求。
弭乱消患,夷夏同庥。
温温恭人,女德无尤。
同穴纳铭,为识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