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等实力外的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
法律环境、
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
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
民族精神和来自
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
凝聚力。也包括
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
国家软实力(soft power of the nation),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它是一国
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人
约瑟夫·奈提出了
软实力的概念,认为软实力即国家的文化力量,包括三种力量,一是对他国产生的文化吸引力;二是本国的
政治价值观;三是具有
合法性的和道德威信的
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程天权教授认为软实力可以有两个方面含义即外部软实力和内部软实力。外部软实力包括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及
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等;内部软实力,包括凝聚本国民族的
民族精神和
传统文化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首创“
软实力”( Soft Power )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按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
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
约瑟夫·奈所言,“ 硬实力和
软实力 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围绕“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 明示人们以一种新型、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 ,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
中央第十七次党的代表大会提出了,有关于我们加强
文化建设的这样的一些重要的问题。里面提到,提升国家的
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软实力使人民
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
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使人民
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我想,在当今时代,文化确实是越来越成为一个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过去在讲到国力的时候,通常都是从经济实力上来加以衡量。比如说
GDP多少,科技水平如何,有多少重要的基础设施。
军事实力如何等这样一切东西。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对世界、对国内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部分。
“软实力”这个概念,应该讲这个概念还是没有太确切大家公认的一个含义,或者说定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了一个
软实力的概念,他提到软实力的概念主要是包含了这样一些意思: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归纳成三种资源一个是对别的国家产生的吸引力这样一种文化力量。还有,能够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再有一点是具有合法性的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程天权认为软实力可能要说到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是内部的,一个是外部的。外部的当然比如说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对内部来讲,文化
软实力,包括民族
团结精神,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点,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
中华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共同的
精神财富。加之现实政策对国民的
凝聚力、
号召力,公民的一种
创造能力,民族发展的生命力,比如我们说中华民族、民族复兴。这个民族复兴是讲这个民族复兴的愿望和能力,这种生命力表现出来。
国家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
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
法律环境、
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
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
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
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充分发挥文化的这种力量在我们中国当前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工作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四位一体里,文化都是在起很重要的作用。文化自身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对经济、政治、社会这一块来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精神里,非常强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讲到
软实力的问题,应该讲这是我们在认识上,向前跨了很大的一步,尽管不是第一次提出,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加以强调,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相信,我们在提升软实力这个方面会变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而我们的软实力的提升,也会全方位的实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