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词
文学领域术语
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连接词,利用本体和喻体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喻词起连接作用,常见喻词有“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
简介
常用喻词: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等。
比喻的三大必要:本体、喻体、喻词
分类
然而借喻就不需要,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再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用“这轮晓日”来比喻“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两个例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隐去了,所以宋代陈?在《文则》中称这类形式为“隐喻”,应当注意不要与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像上面几个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暗喻(Metaphor),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举例
①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③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杨沫《青春之歌》)
④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⑤在遥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她犹如滔滔江河冲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陈柳环《萝铃的魔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0:47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