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手,一种徒手搏击武术,来源于中国,后传到琉球,是如今
空手道的原型。唐手是一种非常霸气的武道,非常讲究快速干脆,及攻击的杀伤性,往往有一击必杀之说。故常人被唐手专家重击一掌,往往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唐手即“からて(karate)”。据传说,“からて(karate)”原本没有汉字表记。根据
船越义珍(
容宜仁)的说法,“から(kara)”一词的含义不明,既可以解释为“唐手”,因为该武术系由唐人(中国人)的武术发展而成;亦可以念作“空手”。1901年(明治34年),日本
冲绳县厅为了消除中国对琉球(冲绳)的影响,下令将县内各校的体育科中“からて(karate)”这一武术的汉字确定为“空手”。但不少空手家仍旧使用“唐手”这一名称。1936年(昭和11年)10月25日,
琉球新报在那霸举行空手大家座谈会,正式将该武术定名为“空手”。此时“空手”这一名字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唐手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当时,琉球著名的武术家佐久川宽贺远渡重洋,至清朝学习中国武术,并将其带回琉球。因远赴中国留学,佐久川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被人称为“唐手佐久川”。如今空手道中仍传承“佐久川之棍”
等型,据说他曾独自以挑行李的棒击退海盗。
《
球阳》中曾提到16世纪武术家虞建极(京阿波根实基)遭刺客暗杀,赤手空拳折断暗杀者两股的记载。安里安恒认为,这可能就是琉球手。18世纪以后,琉球涌现出大量武术达人,其中包括向和声(
西平亲方朝叙)、毛邦秀(具志川亲方盛昌)、僧侣通信、麻真富(渡嘉敷亲云上)、
蔡世昌(高岛亲方)、向文琳(真壁里之子亲云上朝显)、毛台光(
丰见城亲方盛纲)等人。 1776年,日本土佐藩儒学者户部良熙漂至琉球,写下了《
大岛笔记》。该书根据琉球士族的说法,提到了中国武术
家公相君曾向琉球士族传授组合术的武打技法。根据该书的说法,公相君是1756年中国册封使团的一名侍从武官。
19世纪,“唐手”这一名称开始普遍取代了“琉球手”。该时期著名的武术家有:首里的
佐久川宽贺及其弟子
松村宗棍)、盛岛
亲方、油屋山城;泊村的宇久嘉隆、禅南(照屋亲云上规箴);
那霸的湖城以正、长浜筑登之亲云上等人。其间,一些琉球武术家曾向
萨摩的在
番役人学习剑道,将剑道的
示现流亦融入了唐手之中。空手道中用
正拳或
手刀击打木棒的锻炼方法,就是受到剑道砍击木桩的影响。亦有观点认为空手道追求一击必杀是受到示现流的影响。在这段期间,唐手共
分有三大流派:
首里手、
那霸手和泊手。其武术都只在特定人群中传播,严禁外泄。
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琉球的士族阶级不复存在,唐手面临失传的危险。一部分原本有官职和俸禄的士族突然家境没落,转而
潜心修炼唐手。在这种情况下,唐手家糸州安恒致力于在学校中普及唐手。1901年,
首里寻常小学校以“空手”为名称,向学生教授唐手。1905年,冲绳县立第一中学校(今首里
高等学校)与冲绳县立师范学校的体育科亦开始传授唐手。1936年,“唐手”正式改名为“空手”。一些不满于日本统治的琉球人远渡中国,在中国开设道场,学习中国拳法并传授唐手。其中包括了湖城以正、东恩纳宽量、
上地完文等人。
1922年(大正11年),在日本
文部省主办的第一回体育展览会上,
船越义珍(富名腰义珍)表演了唐手。这引起了日本武道家的极大关注,其中包括了柔道的创始人
嘉纳治五郎。次年的6月,嘉纳治五郎等200余名柔道有段者聆听船越的解说。船越逗留
东京,指导唐手。在此同一时期,本部朝基于同年11月参加了在
京都举行的武术比赛,一拳击倒了
俄罗斯拳击手,向世人展现了唐手的实力。日本人见到了唐手的实力,纷纷学习唐手。本部于同年在
大阪开始指导唐手。在本部和船越二人的影响下,日本各大学纷纷设立了唐手部。1924年(大正十三年),本部朝勇在冲绳创立冲绳唐手研究
俱乐部,1926年更名为冲绳唐手俱乐部。该俱乐部成为唐手家技术的交流场所。著名参加者有花城长茂、本部朝勇、本部朝基、喜屋武朝德、知花朝信、摩文仁贤和、
宫城长顺、许田重发、吴贤贵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