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出自
鲁迅手笔。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对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一般认为是鲁迅对那些生活在黑暗腐朽的
旧社会的不觉悟的,精神麻木的人们的一种既同情又愤恨的感情。同情他们的疾苦和不幸遭遇,愤怒他们的不觉悟以及逆来顺受,不懂得主动抗争的性格。这种愤恨中其实饱含了鲁迅对中国底层人民的热爱及关爱之情。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常被人理解为是他对所著小说《
孔乙己》中的人物
孔乙己的态度。其实不是,或曰不全是。这是鲁迅1907年写小说之前,在论文《
摩罗诗力说》里评论
英国诗人拜伦时所用之语。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