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 tóng qíng 。一指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二指同一性质;
实质相同。三指同心,一心。四指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基本含义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
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
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
基本原则定为:
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
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
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
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
庄子的
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同情
基本解释
1.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
同情朋友的困境
2.[Same nature]∶同一性质;
实质相同3.[With one heart]∶同心,一心
4.[Conspire;
accomplice]∶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执作同情
引证解释
1.谓同一性质;实质相同。
2.犹同心,一心。
①《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论》:“若 虞 瓒 无闲,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 燕 蓟 之饶……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3.指同心志者。
①《史记·
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
②清
曹寅《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
4.犹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①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若死者稍众,则所差衙前、曹司、医人,与狱子同情,使囚诈称疾病,以张人数。”
②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崔相国 ﹞虽被贼掠,皆我开门迎贼所致,执作同情,何辞以辩?”
③《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 潘四三 、 胡万一 到官供指……与 雷正俚 同情於 邓德四 睡处,堂上灵前将本人杀死是实。”
④《元史·世祖纪六》:“凡伪造寳钞,同情者并处死,分用者减死杖之。”
5.犹常情。
①明
刘基《鱼乐轩记》:“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
②明
何景明《上杨邃庵书》:“夫徇同情,则独行见遗;实多口,则廉节被黜,何也?独行者,同情之所缪;而廉节者,众口之所黜也。”
6.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或对别人的行动表示理解、赞同。
①叶圣陶《隔膜·疑》:“﹝伊﹞原来不曾知道他们的悲哀,自然不能对他们有深挚的同情。”
②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连一双快要破烂的鞋子,也要偷去,则那人的可怜处境,是不能不勾起我的加倍的同情的。”
③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
④
吴晗《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