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歌》是
魏晋时期文学家
傅玄的诗作。此诗表现思慕情感,主要是通过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的境界的描写来实现的。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丽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诗人并未正面直接地表白内心感情,描绘也不事藻饰,然而无限情思,尽在其中。全诗构思精巧,曲尽其情,在谋篇布局、意象组合、用韵转意、节奏旋律等方面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⑴“燕人”句:燕、赵为二国名。战国时燕国都在今北京市
大兴县,赵国都在今河北省
邯郸县。古诗曰“燕赵多佳人”。这里“燕人”、“赵女”也可能是用来比贤才之士,贤才居处山野,过风云际会就出而用世。
⑵“其室”句:用《诗经·
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两句的意思,表示思慕而不得见。迩(ěr):近。限:隔着。层崖:层层山崖。
《吴楚歌》属乐府《
杂歌谣辞》,《
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诗以“燕人”与“赵女”借指相思男女,以玉喻男,以兰喻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父家长制和一夫多妻制所造成的男性在情爱上的占有性和游移性,所以妇女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情好不终初合后睽者有之,彼厚我凉一生弃置闲房者有之,甚至像司马懿之辱妻、司马师之鸩杀其妻者亦有之,于是形诸歌咏乃发而为齐纨裂素团扇秋捐之叹。国本是家的扩大,家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一个大大扩大了的家。中央君权的存在,使得一切人都必须依附于它。君对于臣,正像丈夫对妻妾一样,同具有占有性和游移性。家中的男性,乃可悲地变为社会上的女性。于是,当他们歌咏起君臣之事时,即自发地自拟为女身(君王则自发地保持自己的男身,有时,高级官僚之思得下贤,亦会自拟为男性,不过这种情况远不多见),其辞乃竭尽缠绵哀怜之状。这一类诗中,正反映出处在一个权力至上国度里的知识分子那种雌性的心理。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思慕之情。诗人不畏层峦叠嶂的阻隔,幻想以云为车,以风为马,驱风驾云去追求美的偶象。然而她们如兰似玉幽居山野深谷,难以寻觅,更何况风云飘忽无定,难以依靠。诗人的满腔情愫没有人能够理解。此诗篇幅不长,却将诗人的思慕之情写的宛曲有致,一波三折。
此诗写思慕情感,主要是通过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的境界的描写来实现的。这类境界常见于古诗,如《
诗经》中的《
秦风·蒹葭》和《
周南·汉广》两篇。
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云:“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此诗的创作,显然曾受到这样的构思的影响。诗人并未正面直接地表白内心感情,描绘也不事藻饰,然而无限情思,尽在其中。
诗歌采用的是楚歌体形式,每句嵌用“兮”字,自然形成一种略有参差,而大体整齐、和谐的节奏。同时它又是押韵的,“佳”“崖”为平声韵,“马”“野”“止”“理”为仄声韵。诗人似乎注意到了声韵与整首诗情调和意境的配合,这里,平声韵舒畅昂扬,仄声韵略显短促低沉,形成一种委婉、悠扬而又沉郁的旋律,不仅与赞美、思慕佳人而最终追求不到,无以慰藉情怀的内容相吻合,而且与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律动相合拍。整首诗在谋篇布局、意象组合、用韵转意、节奏旋律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钟陵《古诗词鉴赏》:由于傅玄的乐府诗是一个自觉学习乐府诗时代的产物,所以他的一些较为优秀的乐府诗确有汉乐府民歌的气韵。傅玄的乐府诗把较多的同情,给予了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深重的妇女,这是他的长处,因而也是他的主要成就之所在。不过从艺术性上说,他的长篇多铺叙而少精彩,缺乏上乘之作,其短章则尚有清新可读之篇,这首《吴楚歌》堪称佳构。此诗以扑朔迷离的文辞,写出了一种恍惚的情思,颇耐含咀。
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人。曾任散骑常侍、司隶校尉,封鹑觚子。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认为自然界是按照“气”的自然之理而运动的。人的德行不能代替自然规律的作用。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主张限制士、工、商人数,其余务农。并提出封建赋税应遵守“至平”、“积俭”和“有常”三原则。著作有《傅子》《傅玄集》,俱佚,明人辑有《
傅鹑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