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制吴县应改称“
吴国”,吴侯享有其
封地的租税,但无治民权。然而
东汉末年,
诸侯割据相争,礼崩乐坏。原本袭爵须册封,官不能袭,而在当时地方也自行袭传。
吴侯爵实则并未有食邑,但其名号与体制为江东势力所用。“吴”,江东古地名;“侯”,可称国。吴侯孙权自称“孤”,俨然一副独立
诸侯国形态。吴侯国不仅享有治民权,更有独立的军队。国所指范围实际上已渐由吴县
侯国转变为孙氏所据江东全部,为东吴王朝在汉末的前期
雏形。
东汉末年,朝廷以长沙太守
孙坚剿灭
黄巾军之前后战功,封为乌程侯。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死后,长子孙策继位为乌程侯。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夏,司空、行
车骑将军曹操派议朗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正式任命他为
骑都尉,袭父爵为乌程侯,兼领
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派张纮向朝廷贡献方物。
曹操欲安孙策,与之结纳,上表奏准任命他为
讨逆将军,加封为吴侯。(《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时袁术
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
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而死,其袭爵为乌程侯7年、受封为吴侯3年,在位10年。
孙策死后,孙坚次子、其弟
阳羡(今
宜兴)长、行
奉义校尉孙权继位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正式统领江东。曹操表奏天子封孙权为
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随着孙权势力的膨胀,江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名义上臣服于朝廷,实则独立于荆扬一带的割据侯国,成为
孙吴王朝的雏形。
此间,江东仍循吴侯时期旧例,史书中仍以“吴”为称号,孙权仍称孤道寡,称上为
君侯。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丞相
曹丕篡汉称帝,
国号大魏,改元黄初。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四月,孙权移都于鄂,改名
武昌。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为拉拢孙权,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
荆州牧,使持节总督荆州、
扬州、
交州诸军事。孙权乘机登位实则自立为王,正式建立吴国,建元黄武。名号上此时的吴国还是一个王国,因循天下仅一天子故例(时
曹魏与
蜀汉互争正统),奉中原政权为正统。后又因联蜀抗魏,长期未即天子位。
东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吴王孙权于
武昌登基正式称帝,建国号大吴,改年号黄龙。
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于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东吴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吴太祖,在位52年,在皇帝位24年。
孙英为吴国宣太子
孙登之次子。孙登卒后,孙权改立第三子
孙和为太子,孙英被封为吴侯。五凤元年(公元254年),
孙峻杀
诸葛恪后,擅权专政。孙英密谋诛杀孙峻,后来事泄,遂自尽。
鲁王
孙霸之子。五凤年间被封为吴侯。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孙基盗乘御马,被收监在狱中。后吴主
孙亮将其赦免。
孙皓即位后,因为其父废太子孙和曾经被意图夺嫡的孙霸一党所陷害,因此迁怒于孙霸之子,孙基被削去吴侯的爵土,被徙于会稽乌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