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站
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境内铁路车站
启东站(Qido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是宁启铁路的客货运中间站,也是集运输生产、旅客服务、市政配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历史沿革
2017年7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了《中国铁路总公司、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总计统函〔2014〕1239号)可研报告。
2018年4月8日,启东站开始施工,站房打桩,10月,启东站站房封顶。
2019年1月4日,启东站候车大厅、售票厅等工程全部竣工;1月5日,启东站随着宁启铁路的开通,投入运营。
2020年,开通“铁路e卡通”。
交通区位
启东站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汇龙镇冬藏村,北靠永阳路,东接启秀北路,西邻万英北路,南接中群南路,车站距上行车站临江站25250米,距下行车站吕四站22700米。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启东站站房设计方案从启东传统建筑元素中提取精华,以现代的造型手法、黑白灰的色彩意向为设计理念,其幕墙的设计寓意是“旭日东升”,建筑中采用沙利士红仿石铝板模仿旭日线条,演绎启东独特的吴儒风韵。
启东站站前广场的设计定位为乘风“启”浪枢纽互通,而其乘风“启”浪,表示着启东借助轨道交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海浪”元素是方案的主要设计理念。连接进站、出站的风雨走廊则带有“动车”形态的设计理念,给人以启东站就在眼前的感觉。
截至2018年4月,启东站站房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截至2019年1月,启东站总建筑面积12412平方米,站房高度(室外地面至弧形屋面中间高度)19.7米,最多可容纳1500名旅客,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截至2018年12月,启东站站前广场占地面积约85500平方米,其中景观广场占地面积约474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包含出租车蓄车及社会停车场,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设置机动车车位260个。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地下室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其中地下人防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截至2018年10月,启东站站台雨棚总建筑面积11203平方米。
整体布局
启东站主要由站房综合楼、站前平台、站台雨棚、站台铺面、地道装修、站前铁路社会停车场等组成,站房为线侧平式站房,站房主体1层,局部2层,在二楼候车大厅西侧设有“哺乳室”,卫生间、饮水间,售票厅设在站房东侧,乘车在候车室二楼,出站口设置在一楼。
启东站站前广场包含地面停车场,进站匝道,广场景观等。整体功能包括游客集散休息,地下停车设施,战时人防功能等,其中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地下室一级,主要承担旅客集散、交通引导、车辆停放、城市节点景观等功能。
站台线路
截至2019年1月,启东站站台规模2台5线,途经该站的线路为宁启铁路。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截至2019年1月,启东站售票厅设有4个人工售票窗口、6台自动售票机、6个检票机,方便市民快速买票取票进站。
2019年11月,启东站启运电子客票服务,旅客可直接凭购票证件(如身份证等)刷脸进站、刷证检票、车内查验、刷证出站。
配套设施
截至2019年1月,启东站候车室有专门为带婴儿的母亲设立的“哺乳室”。
2019年1月5日,启东站启用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旅客可直接刷脸进站,乘车更加方便快捷。
运输流量
截至2020年1月,启东站日均到发量(到达和发送)达2200人次。
交通换乘
截至2019年10月,开往启东站的公交线路有5条线路。
建设成果
启东站靠近大海,其土质含水量大,在土方开挖阶段很容易出现边挖边塌的问题。施工项目部及时采用管井+轻型井点24小时降水的方法,同时对边坡进行挂网喷浆支护,顺利完成了基础工程,保证了启东站施工安全。
启东站施工项目部通过BIM技术对启东站站房结构进行优化并解决了管线碰撞等问题。线下站房与基本站台间高差达6米,原设计方案遗漏了此处支护工程,且路基段无法直接施打拉森钢板桩。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挖机与镐头机配合的方法,先用镐头机破除路基层,挖除路基料,再施打拉森钢板桩。
启东站外幕墙的设计寓意是“旭日东升”,建筑中采用沙利士红仿石铝板模仿旭日线条。但铝板与幕墙玻璃固定节点难度大,而分缝又会破坏“旭日”的效果。项目部与专业分包队伍共同研究出3种细部节点固定方式,既凸显设计理念又安全实用。
价值意义
启东站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启东市开启了火车时代,结束了启东市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且对进一步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加快沿线港口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圆了启东市百万人民的“火车梦”。(《启东日报》 评)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宁启铁路启东站全面开建.启东日报数字报.
启东火车站站房结构封顶.启东日报数字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6 15: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交通区位
建筑规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