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龙是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枝叶海马属鱼类,又称藻龙。其身体由骨质板组成,且延伸出一株株像海藻叶瓣状的附肢;没有牙齿和胃,上下颌已完全异化成管状;胸鳍覆盖在脖子四周;背鳍位于尾部末端。形态与海马很相似。因身上附肢乍看既像海藻叶又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叶海龙体长平均约30厘米,最大可达50厘米。身体由骨质板组成,在其身体上呈现出一排坚硬的外骨骼环和一个管状的吻。吻内无牙,细长,眼睛位于吻的上方。胸鳍位于颈部,背鳍则沿脊椎延伸至整条背部。身体两侧有数根用于抵御掠食者的硬刺。其体表生有许多海藻叶片状的扁平半透明附肢,头顶有数根模仿海藻幼苗的须。附肢有助于该种对海藻进行模仿拟态。
该种体色多变,与年龄,地点,食物和周围环境均有关。生活于较浅海域的叶海龙身体呈黄褐色或绿色,体侧纵条纹呈粉红色,叶状附肢棕绿色;深水海域生活的叶海龙身体则呈灰褐色或酒红色,叶状附肢绿色、黄棕色至浅棕色,体侧纵条纹白色,眼下方并有一白色斑块延伸至吻。叶海龙幼体体表花纹及附肢呈黑色,附肢末梢呈蓝色。
栖息环境
叶海龙常栖息在水温为13-19℃之间、且含有较多大型藻类的温带沿海水域。生活在礁石、沙床及靠近珊瑚礁的海草床和海草草甸中。一般活动深度范围为5-15米,最低栖息深度为30米。
生活习性
叶海龙该种寿命为7-10年。其性格孤僻,常独居,很少于同种之间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也没有固定的家庭或群体。雄性和雌性叶海龙有时会一起行动,而目的也仅仅是为了交配而已。该种有很强的方向感,可以游到100米之外的地方,并毫不费力地返回到原先的地点。每条叶海龙的领地最大可达5公顷。
善伪装,可以依靠海藻状附肢的拟态来保护自己,不被天敌发现。其骨质身体及体侧的尖刺也是对自身良好的防御,往往能惊吓到捕食者。但该种身体坚硬,限制了流动性。唯一能使自己在水中移动的方式是快速摆动
臀鳍和
腹鳍。
胸鳍则主要用于控制移动的方向。叶海龙鳔中的空气可以波动,所以它们可以保持身体静止在原地的位置,或在水中垂直上下移动。由于叶海龙的游泳能力极弱,当遇到强大洋流或暴风雨时有可能会因过度疲劳而死亡。
叶海龙没有牙齿和胃,因此它们几乎是在不断地进食。该种会在很广的范围内大量捕猎。主食为糠虾,也吃其他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和细小的幼鱼为食。摄食时会将吻下部撑大,并将猎物吸入,直接吞下猎物整体。冬季食物稀少的时候,它们会迁移到更深的水域。
分布范围
该种分布于澳大利亚(
南澳大利亚州、
维多利亚州及西部澳大利亚)。
繁殖方式
叶海龙一年内均能繁殖,无明显繁殖季节。该种由雄性负责孵化后代。雌性叶海龙产卵200-300粒,卵径4毫米。同时雄性在尾部长出许多毛细血管,然后进行膨胀、起皱,形成约120个卵托,卵托在卵嵌入后会速度硬化。此时雌性会将卵转移到雄性的卵托上受精,日后由雄性携带于尾部孵化。
孵化期平均6-8周,叶海龙幼体会从卵囊中较紧致的位置破出,尾部最先伸出。幼体吻很短,且叶状附肢较少。它们会在浅水区域的基层沉淀下来,依靠卵黄囊提供的营养生活2天,待到它们的吻更加明显,并且有能力进行捕猎。幼体出生时长约2厘米,但在1年内即可以生长到20厘米。1-2年内,叶海龙完全发育成熟,具备繁殖能力。
种群现状
截止至2017年,对于叶海龙仍几乎没有针对性的调查和种群数量估计。 对于该种,仅有对分布地点的种群密度估算。 据估计,因康特湾西岛周围地区的叶海龙种群的密度为每公顷57只(体长小于10厘米的幼体未包括在研究中)。 为了确定整个该种地理分布范围内的种群规模,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叶海龙的主要威胁来自海洋开发、污染造成的栖息地退化及被破坏,尤其是在城市附近。 然而,因这些因素而导致的减少量并没有受到衡量,预估只占该种总数和栖息地总量的一小部分。
误捕和水族馆物种收集也会对该种形成危害,但不被认为会造成实质性数量的下降。
保护级别
该种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动物文化
澳大利亚的许多人相信叶海龙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因此该种在澳大利亚的许多节日中都被当做吉祥物或象征物,其形象常出现于家居饰品、纹身及衣物的图案上。
叶海龙也是南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会、南澳大利亚的官方海洋标志。为对这种奇妙的动物进行庆祝及表达喜爱之情,叶海龙节常在南澳举行,由
昆士兰州的区自治会组织,吸引了数千名参与者。
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