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龙王
2005年第19号超强台风
台风龙王(英语: Typhoon Longwang;菲律宾称为: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四级台风;台湾省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热带气旋,也是本年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60米/秒。“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 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龙王”名字来自中国,是中国神话中的雨神。“龙王”这一名称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使用,在原命名表中排在第2位。
2005年10月2日,由中国命名的台风“龙王”登陆东南沿海,给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第 38届会议决定将“龙王”退出台风名册,并要求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供台风委员会第39届会议审议。
2006年3月23日起,中国大陆开展“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本次为台风征名活动分两个阶段。从2006年3月23日开始到4月30日零时为征名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台风名字。4月30日评审专家组对征集到的台风名字进行初选。5月1日到5月31日零时为投票阶段,由公众对初选后的台风名字进行 3轮投票。5月31日将产生最终入围的5个台风名字。最后征集到了32,147个符合要求又有中国特色的台风名字,经过专家及民众的推选,最终选出了5个台风名字——“哪吒”、“海葵”、“水仙”、“麒麟”、“梧桐”。
2006年12月结束的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审议了中国提交的5个台风新名字,最后专家们认为“海葵”的形象最合适。自2007年,由“海葵”取代“龙王”的名称。
参看词条“台风海葵”。
发展过程
龙王前身于9月26日在日本硫黄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处形成;同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这风暴发出警报。9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龙王。在9月27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级为台风。龙王其后持续增强,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朝向台湾。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9月29日将此风暴命名为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如以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叙述,超强台风龙王是先于9月27日增强为2级台风,同日再增强为3级台风。翌日下午1时,这风暴继续增强为4级超级台风。不过随后强度逐渐减弱,于9月30日下午5时,龙王被降级为台风。台风“龙王”的中心已于1日下午17时移到了台湾花莲东南偏东方向大约320公里的海面上,北纬23.0度、东经124.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
龙王于10月2日上午5时10分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登陆,登陆时花莲气象站测出了每秒64.9米(达到17级以上)的最大阵风,打破花莲气象站有史以来的纪录。同日10时于彰化县浊水溪口附近进入台湾海峡,再由金门附近进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由于同年稍早已有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为强烈台风的台风海棠、台风泰利吹袭台湾,龙王继之而来,也使台湾本年继1994年后,首次于同年间对3个以上强烈台风发布陆上台风警报。海棠、泰利及龙王3个台风皆登陆台湾,也是自1965年以来,第一次在一年内有3个强烈台风登陆台湾。
预报预警
中央部委
中央气象台10月1日10时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计,2号及未来三天,“龙王”将给浙江南部、福建、广东东部等地带来明显的风雨天气,上述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江南、华南将有4~6级大风,江河湖面的风力有5~7级,浙江南部、福建大部的风力可达7~9级,东海南部、台湾海峡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8~10级,对陆上和海上交通有一定影响。同时受一股冷空气东移南下的影响,未来两天,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将先后有4~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超过10℃。
民政部2005年10月2日下午紧急启动救灾四级响应,以应对19号台风“龙王”和陕西洪涝灾害。民政部已经派出工作组在福建省开展救灾工作。
福建省
福建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二级预警应急预案,福建省气象台发布福建省沿海地区台风紧急警报及台风黑色信号。据福建省气象台报告,第19号台风“龙王”中心10月2日17时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东南方约90公里的台湾海峡上,近中心最大风速38米/秒,风力13级。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15到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预计10月2日晚在福建省崇武诏安一带沿海登陆。受台风影响,福建省沿海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码头及旅游景点关闭,近15万游客更换景点,福建省沿海转移人数达到37.6万人。
台风登陆后,福州市发布灾害四级预警,为相应灾害预警,福州市建设局、市自来水公司、市供电公司组织大批人员连夜对受台风破坏的水电管道进行抢修。
浙江省
浙江省气象台2005年10月1日发布台风警报:受“龙王”外围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3日,东南沿海和浙南地区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浙中南沿海海面有10-12级大风,浙北沿海海面有8-10级大风,东南沿海地区也有8-10级大风。由于台风影响期间正值大潮汛,省气象台发出预警提醒,浙中南山区要严密防范集中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防小流域洪灾,东南沿海地区要注意防范大风灾害。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人员安全转移命令。要求有关地区特别是浙中南沿海地区和丽水地区必须根据防台预案,做好危险地带人员的安全转移。
台风影响
台湾
台湾有1个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此外还有1人失踪。农渔牧损失约新台币7.5亿元。全台有约76万户停电。本次风灾以花莲县灾情最为严重。一辆搭载15名大陆游客的小型巴士,中午时分在南投县境内发生车祸,11人受伤。据台湾有关方面最新统计,“龙王”台风已造成岛内37人受伤,其中,台风登陆点花莲县34人为最多,且至少1人死亡。全岛将近74万户停电。另据金门方面称,金门至厦门的海上航线3日将继续停航一天,以维护人船安全。
福建
2005第19号台风“龙王”于10月2日21时35分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风速33米每秒),3日8时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受其影响,福建省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福州市区3小时降雨量达195毫米。高强度的暴雨导致福州部分市区积水,最大水深2米。截至发稿时止,福建省共有62个县(市、区)、370.8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53.7万人,因灾死亡15人(其中山体滑坡倒房压死5人,洪水冲走死亡5人,溺水死亡5人);倒塌房屋0.55万间,农作物受灾98千公顷,公路中断186条次。
其中福州有86位武警被龙王造成的急流冲走,1截止到7日18时,共找到遇难者遗体80具,还有5人下落不明,将继续进行搜救。在执行救援任务中,1名武警支队政委牺牲。此外台风在福州带来的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冲击福州市区,造成福州市区138平方公里受淹,最深达5米,96个居民小区停电,81条公交线路停运。火车站停运,铁路中断,高速公路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32.78亿元。
江西
第19号台风“龙王”减弱后的低气压中心,于3日14时从闽赣交界处进入江西,共逗留4个小时,江西17个县市出现暴雨天气。这是继台风“海棠”“珊瑚”“泰利”之后,第4个进入江西的台风低气压,使2005年成为1975和1994年以来台风进入江西个数最多的年份。受北方冷空气和台风“龙王”减弱后的低气压共同影响,10月2日开始江西出现了明显的大风、降温、降水天气。全省有24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3日8时至4日8时,抚州、九江、南昌、吉安、新余等5市有17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南丰119毫米为最大。
气象部门认为,“龙王”对江西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增加了江、河湖库蓄水量,改善了土壤墒情,有利于秋种。但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对正处乳熟期的晚稻和人们外出旅游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台风命名表.中央气象台.
台风命名法.中国气象局.
已退役台风名.WMO台风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10:51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