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区,隶属福建省
福州市,地处福州城的南面,
闽江下游北港北岸,介于北纬26°02′—26°05′,东经119°16′—119°22′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长无酷暑,冬无严寒,总面积18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台江区常住人口为411819人。截至2023年1月,台江区辖10个街道,区政府驻后洲街道台江路88号区委大厦。
历史沿革
台江区,旧称南台。
汉初,勾践后裔闽越王无诸、东越王余善在大庙山筑
越王台、钓龙台。
五代后梁年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筑“夹城”,王审知“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此台即指越王台、钓龙台),台江、南台便由此得名。
唐代起,台江地区分属闽县、侯官县治。
民国二年(1913年),闽县与侯官县合并,称闽侯县,台江地区属闽侯县管辖。
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由闽侯县与福建省会警察厅共治福州城。以福建省会警察厅第三署与闽侯县共辖原小桥区域;福建省会警察厅第四署与闽侯县共辖原台江区域。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台江、小桥区公所;台江地区分属台江区、小桥区管辖,属福州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台江区,与小桥区并列市辖区。
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
1956年,台江区、小桥区合并为台江区,属福州市管辖。
1968年9月,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
1978年4月,赤卫区复名台江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年,设苍霞、中平、后洲、瀛洲、新港5个街道办事处。
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所辖茶亭、洋中、双杭、义洲、帮洲5个街道办事处归台江区管辖。
1957年10月,撤销中平街道办事处,并入苍霞街道办事处。
1970年2月,鼓山公社并入赤卫公社,划归赤卫区。
1973年11月,赤卫公社分为公社和东风公社。
1975年3月,撤销东风公社,设立鼓山公社和鼓岭公社;5月,鼓山、鼓岭公社划归郊区;7月,赤卫公社划归蔬菜区。
1986年,增设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同意调整福州市辖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其中,台江区辖瀛洲、新港、后洲、茶亭、洋中、双杭、苍霞、帮洲、义洲、上海新村10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台江镇及所辖南公、曙光、红旗、双丰、红星5个居委会和洪山镇祥坂、长汀、高桥3个居委会。将茶亭街道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新港街道的连潘、连辉、象园3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
1996年1月,福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台江区从鼓楼区划入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台江镇划入南公、红星、曙光、红旗、双丰5个村委会;从洪山镇划入祥坂、长汀、高桥3个村委会;增设宁化、鳌峰2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上海街道办事处。
2001年,台江区辖洋中、上海、茶亭、新港、宁化、义洲、帮洲、双杭、苍霞、后洲、瀛洲、鳌峰12个街道办事处,设9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2004年4月,双杭街道并入后洲街道,帮洲街道并入苍霞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1月,台江区辖10个街道:
宁化街道、
上海街道、
义洲街道、
苍霞街道、
茶亭街道、
洋中街道、
新港街道、
后洲街道、
瀛洲街道、
鳌峰街道,52个社区居委会。区政府驻后洲街道台江路88号区委大厦。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台江区地处福州城的南面,
闽江下游北港北岸,介于北纬26°02′—26°05′,东经119°16′—119°22′之间,东北与晋安区一河之隔,南、西南临闽江与仓山区隔江相望,北及西北与鼓楼区毗邻,总面积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台江区中部和偏南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境内中部和偏南部一带有火山岩、花岗岩组成的海拔高(罗零标高)12~33米的大庙山(33.3米)、彩气山(23.1米)、南禅山(20.3米)、吉祥山(20.68米)、保福山(又名文山15.75米)、金斗山(12.15米)、紫云山(11.92米)和太平山(9.55米)、崎顶等小高地。
气候
台江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长无酷暑,冬无严寒,2005年平均气温19.6℃,全年无霜期326天,年降水量1342.5毫米,年平均湿度为77%。常年风向多为东南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水文
台江区境内有
白马河、白马支河、
大庆河、新港河、
打铁港、
瀛洲河、
达道河、
三捷河、
茶亭河、
光明港、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二支河等小内河;以及
南公园、
茶亭公园、鳄鱼公园、亚峰公园等园内的湖、塘、河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台江区土地面积约18平方千米,土地利用主要是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市政用地。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180.49公顷,工矿用地5.55公顷,住宅用地606.92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59.14公顷,特殊用地6.6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00.5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5.11公顷,其他土地104.34公顷。无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资源。
生物资源
台江区有古榕树152株,其中胸径1米以上有70株。最大的一株古榕在打铁垱1号旁边,树围达4米。帮边村还有4株古榕。福州市唯一的一株古紫藤在台江区八一七中路洋中派出所内,高10余米,分2叉,胸径分别为0.5和0.3米,冠幅达30多平方米。福州台江区发电厂厂区的6株樟树和10株榕树穿插相生,形成樟榕林,胸径达0.8米以上。台江区境内重阳木计4株,其中最大的一株,位于福州34中校内,树围为4.4米,高10米,枝繁叶茂,树龄达200年以上。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台江区常住人口为411819人。
民族构成
台江区汉族占总人口99.637,还有畲、蒙、回等26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0年,台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00.81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和5.3%,均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4.9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7.7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3亿元,增长3.5%。
2022年,台江区地区生产总值678.6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4.7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3亿元,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万元,增长4.5%。
第二产业
2022年,台江区民生大厦、泉州银行福州大楼等20个项目开工动建,新玺中心、建发汇成新时代大厦等13个项目提速增效,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三期、省人民医院中医药传承楼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新谋划南公河口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二期等项目121个。
第三产业
2022年,台江区推出“台江味”区域美食公共品牌,发动各大商圈开展促销活动超700场,累计带动消费超50亿元,打造融侨中心等5个区级夜色经济街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闽江夜游”入选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顺利举办首届“闽江之心”电竞文旅嘉年华。现代金融实现突破,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台江片区成功纳入自贸联动创新发展区范围;举办“活力商都”政银企对接活动16场,发放贷款超10亿元;培育打造台江基金港、宝地金融示范楼宇等载体,预计金融业税收、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33.6亿元和160.7亿元。数字经济提质增效,成功举办2022年度全国XR产业年会,台江数智港建成投用,在台江万达打造全省首条数字人民币消费示范街;新增“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7家,146家数字内容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企业营收超300亿元。平台经济持续壮大,朴朴、永荣、全骏达等31家平台企业纳统销售额超500亿元,海荣大厦超千亿级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初具雏形。
交通运输
台江区境内有鳌峰大桥、八一七中路、八一七南路(中亭街)、排尾路、国货路东路、交通路、群众东路、江滨大道、长乐南路、西二环中路、宁化支路、鳌峰路、学军路等城市道路;有闽江航道(台江段),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地铁1号线穿境而过,设有达道站、茶亭站。
政治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22年,台江区积极融入福州三宝城建设,成功举办“福寿田丰——寿山田黄石精品展”,打造“南公艺舟”城市艺术会客厅。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500余场,苍霞人家生活馆获评“全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市级示范点”,侯德榜故居获评国家级“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科学技术
2022年,台江区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主动融入“海上福州”建设,成立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设指挥部,雪链物联网冻库系统等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171名。
医疗卫生
2022年,台江区成立全市首个中医药产业人才驿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至75元。
教育事业
2022年,台江区坊巷幼儿园改造、亚峰小学修缮等项目实现竣工,新增学位360个,学前教育普惠学额覆盖率提升至94.7%。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省级评估通过率达100%。新组建台实小等教育集团6个,学校(园)覆盖率达76%,鳌峰学校挂牌全市首批“榕博中学”。“双减”政策落实有力,台四小获评全国首批“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
体育事业
2022年,台江区改造体育场地25片,更新更换健身路径20条,“十分钟健身圈”加速构建。
社会保障
2022年,台江区新增城镇就业1462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7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0个。长者食堂实现社区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扩大部分重度残疾困难对象低保救助范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金1811万元。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闽越王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而得名。
音乐文化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藏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之一,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古田、福安、柘荣、霞浦。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时期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两所著的《乐书》中便有记载。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曲牌大多取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茶亭十番音乐留存下来的曲牌有近百首,较突出的有:《秦楼月》《一枝花》《水底天》《雁来云》《莲花串》《柳娇音》,以及《东瓯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璈》、《月中桂》(俗称“东西南北中”)等。
对外交流
截至2011年,台江区先后与53个省内外城市(区)缔结友好城区关系:
风景名胜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台江区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古田会馆位于台江区同德路,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古田商帮集资建造,占地面积约630平方米。馆舍坐北朝南,门内依次为戏台、天井、中厅、正厅,两侧为二层楼厢房,整体布局小巧玲珑。馆内建筑木构件、2个藻井等雕饰件完整,石柱石栏结构完好。会馆是福州地区会馆建筑中较有特色的珍贵建筑。
中亭街位于台江区八一七路南端的闽江之畔,分8大主题商业区,各区1~3层均有3条纵向室内街,各街区间以天桥衔接,形成“街中有街、处处有店、层层相接、楼楼相通”商贸格局,是融购物、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商贸中心。
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台江区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
2023年1月19日,台江区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