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PLA)又称聚丙交酯,是以
微生物发酵产物
乳酸为单体化学合成的。使用后可自动降解,不会污染环境。
聚乳酸可以被加工成
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和薄膜,其强度大体与
尼龙纤维和
聚酯纤维相当。聚乳酸在生物体内可被水解成乳酸和
乙酸,并经酶代谢为CO2和
H2O,故可作为医用材料。日本、美国已经利用聚乳酸
塑料加工成
手术缝合线、
人造骨、
人造皮肤。聚乳酸还被用于生产包装容器、农用地膜 、纤维型运动服和被褥等。
含淀粉在90%以上,添加的其他组份也是能完全降解的,已有日本
住友商事公司、美国Wamer-Lamber公司、意大利Ferrizz公司等宣称研究成功含淀粉量在90%~
100%的
全淀粉塑料,在(1月~1年)完全
生物降解而不留任何痕迹,无污染,可用于制造各种容器、瓶罐、薄膜和
垃圾袋等。
全淀粉塑料的生产原理是使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了具有
热塑性能的淀粉树脂,因此又称为热塑性淀粉塑料。其成型加工可沿用传统的塑料加工设备。
以淀粉为原料开发
生物降解塑料的潜在优势在于:淀粉在各种环境中都具备完全的生物
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
二氧化碳气体,不对土壤或空气产生毒害;采取适当的工艺使淀粉热塑性化后可达到用于制造塑料材料的
机械性能;淀粉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绝,开拓淀粉的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生产的淀粉塑料绝大多数为填充型淀粉塑料,即在
非生物降解的
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通过淀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个材料物理性能崩溃,促使大量
端基暴露以致
氧化降解,但这种“崩溃”后的剩余部分中的
PE、
PVC等均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残留于土壤中,日积月累当然会造成污染,因此国外将此类产品归属为淘汰型。
光降解以主链断裂为特征。 E/CO的光降解速度和程度与链所含的
酮基的量有关,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快,程度也越大。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科学家曾对E/CO进行过户外曝晒实验,在阳光充足的六月,E/CO最快只需几天便可降解。
Ecolyte分子
侧链上的酮基在
自然光的作用下可发生分解。 Ecolyte的光降解性能优于E/CO,但成本也较高。
这类聚合物的缺点是一旦见光就开始发生降解,几乎没有
诱导期,需要加入
抗氧剂以达到调节诱导期的目的。
添加型光降解塑料成本低,
生产工艺简单,做覆盖地膜使用效果较好。但其降解特性是曝光面降解比较彻底,埋在土壤里的部分则降解较差。这类
光降解塑料的降解
诱导期可控制在二个月以上。但降解时间
可控性较差。
Mader等认为pH值的变化对
共聚物链的
水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降解的速率在生物体内的不同部位没有很大的差异。共聚物的降解可形成一个酸性的
微环境,促使共聚物进行
自催化,从而导致其降解的加
在实验中很少能看出材料的降解与温度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由于体外的实验常是模拟体温进行的,而人体体温也变化不大。但是,在
体外实验过程中,有时为了实验的需要,可以适当升温,以缩短实验周期。但是在加速降解过程中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因为聚合物在温度过高时会发生
副反应;温度过低时,达不到加速降解的目的。所以,为避免温度和空气流动对可降解材料造成影响,可降解材料都保存在
低温密封环境中
Wu等人认为材料的水解速度受到
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变化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每个酯键都可能被水解,而分子链上的酯键水解是无规则的,当聚合物分子链越长时,它能够发生水解的部位越多,那么降解越快越快。
酸酐和
原酸酯易水解。Li等认为,由于梳状
共聚物的质量和分子量降低快是由于骨架具有极性,有利于酯键的断裂。所以
梳状分子共聚物的降解
速度比线状分子大。
材料的降解行为于材料的
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有关,聚合物的极性、分子量及其分布等都影响着材料降解性能。Wu等经研究后认为
共聚物的降解与共聚物的分子量、
结晶度等有很大的关系。如
乙交酯和
丙交酯共聚物结晶度低于两单体各自的
均聚物的结晶度。
乙醇酸比乳酸亲
水好,因此,含乙交酯多的PGLA共聚物
亲水性较富含丙交酯多的PGLA共聚物亲水性要好,从而降解速度快。亲水性聚合物
吸水量大,材料内部分子能够与水分子充分接触,降解速率快。反之,
疏水性聚合物材料内部分子与水分子接触少,降解速率慢。
在生物体内有很多反应会导致聚合物的降解,这些反应包括体液内的
氧化作用、化学水解和
酶促反应。Hollalld等认为:在早期
玻璃态,酶难以参与
降解作用,但是
酶解是影响处于
橡胶态的
共聚物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