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潜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的攻击
潜艇的导弹。其射程主要取决于舰载、机载
声呐和磁探等探测设备的性能,一般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也可达上百公里。
组成
反潜导弹由弹体、
战斗部、 动力装置、
制导装置、电源和减速伞等组成。
战斗部
其战斗部有两类:一类是以
自导鱼雷火箭助飞鱼雷核深水炸弹为战斗部的反潜导弹。
如果战斗部是
鱼雷,导弹发射后,到达预定点,火箭脱离,鱼雷用
降落伞减速后入水,入水后解脱降落伞,接着按预定程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进行跟踪和攻击。如果战斗部是核深水炸弹,当火箭脱离后,战斗部入水下沉至预定深度爆炸,摧毁目标。用于攻击
潜艇的导弹。
当导弹的战斗部为鱼雷时,又称火箭助飞鱼雷。它与水面舰艇、潜艇或飞机上的指挥控制、探测跟踪、发射系统等构成反潜导弹武器系统。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可由水面
舰艇、潜艇、飞机携载、发射。其射程主要取决于舰载、机载声呐和磁探等探测设备的性能,一般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也可达上百公里。同反潜鱼雷相比,具有速度快、射程远等优点,是现代主要
反潜武器之一。
弹体
弹体用于安装弹上设备。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一般采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在弹体尾部或腹部后端。
制导方式
导弹采用无线电
指令制导或
惯性制导,制导装置一般装在弹体腹部或尾部。
减速伞
作战模式
从舰艇上发射反潜导弹,是利用舰载声呐所提供的目标信息进行瞄准后发射的。导弹点火升空后,由弹上
制导装置控制飞行。如
战斗部是声自导鱼雷,当导弹升空到预定点,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后,从
鱼雷尾部拉出减速伞,使鱼雷减速入水。尔后,减速伞自动脱落,鱼雷自身的动力装置工作,自导装置开始机动搜索和跟踪目标,并将其击毁.如战斗部是核深水炸弹,则不用减速伞,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后,核深水炸弹高速坠落入水,下沉到水中预定深度爆炸,摧毁目标。
潜艇在
水下发射反潜导弹,是利用鱼雷发射管进行的。发射时,内装导弹的保护筒从鱼雷管中推出,靠浮力倾斜升至水面。当保护筒顶端的传感器感觉到出水时,
爆炸螺栓分离头罩,导弹在筒内点火起飞,在制导装置控制下飞行到预定点,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后,即飞向目标区并在一定高度减速入水。飞机在空中发射反潜导弹,当载机进入战斗航向,距目标约30公里时投放导弹,导弹自由下降一段后在空中点火,并接收载机发出的遥控信号。导弹到达攻击区域上空时,
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并减速入水。从潜艇或飞机上发射反潜导弹,战斗部入水后的动作同从舰艇上发射相同。
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发展反潜导弹,1961年装备了由水面舰艇发射的“阿斯罗克”反潜导弹,射程10多公里;1964年装备了由潜艇发射的“萨布罗克”反潜导弹,射程55公里;80年代初,开始研制新型远程反潜导弹。苏联从70年代起,相继装备了SS-N-14、SS-N-15、SS-N-16反潜导弹。其他国家也发展了反潜导弹,如法国的“马拉丰”、澳大利亚的“依卡拉”和日本的 R-109等。反潜导弹的发展趋势是:增大射程,提高
制导精度,采用
垂直发射系统和先进
战斗部(新型鱼雷或
核深水炸弹),以进一步提高其战斗性能。
俄罗斯(前苏联)
suw一1是一种近程反潜武器,是前苏联水面舰装备的第一种反潜导弹武器。60年代开始研制并随后服役。先后装备了基辅级航空母舰、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和1123型导弹艇。石英SS-N一14是前苏联彩虹设计局设计的一种水面舰艇发射的反潜和反舰两用近程巡航式导弹。60年代末装备部队,仍在服役。先后装备了1144型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1134型惩罚级巡洋舰、1134A型十字架Ⅱ级巡洋舰、1155A型勇敢级驱逐舰,1135/1135M型克里瓦克I/Ⅱ级护卫舰。海星SS-N一15是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的一种水下发射的弹道式反潜导弹。1973年装备部队,仍在生产。先后装备670型和670A型核潜艇,750型阿尔法猎潜核潜艇,67JPT型和671PY型猎潜核潜艇。此外,还装备了1144型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和其它一些护卫舰。牡马SS-N一16A是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的一种用标准鱼雷管水下发射的弹道式反潜导弹。它有A和B两种型号,A型1979年服役,B型80年代初开始服役。主要装备的平台为:941型提丰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49和949A型奥斯卡I/Ⅱ潜艇,667型鲨鱼潜艇,山脉级潜艇,671PTM型潜艇等。
蝼蛄是莫斯科水下工程研究院为主要研制单位研制的一种防区外发射的小型弹道式反潜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浅海水下潜艇和深水目标,主要装备小艇。1987年开始研制,1994年开始在114型蝴蝶级水翼艇上进行海上试验。
美国
阿斯洛克RUR-5A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水面舰艇发射的近程弹道式反潜导弹。1955年开始研制,1961年装备部队,70年代末结束生产,共生产约12 000枚。该型导弹已逐渐被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替代。阿斯洛克RUR-5A反潜导弹是世界上装备最广泛的一种反潜导弹。美国装备了27艘巡洋舰,87艘驱逐舰,65艘护卫舰。
垂直发射阿斯洛克RUM-139A是美国洛勒尔防御系统公司研制的水面舰艇垂直发射弹道式反潜导弹,用于替代阿斯洛克RUR-5A反潜导弹。1983年开始研制,1993年开始批量生产,1995年进入服役。根据美国装备计划,24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22艘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和29艘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将装备该型导弹。另外,日本购买24枚,用于装备其4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阿布洛克UUM-44A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水下一空中一水下弹道式反潜导弹。1958年开始研制,1964年定型,1965年开始装备部队。90年代退出现役。
海长矛UUM-125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一种防区外发射弹道式反潜导弹,射程100公里。其发展原因是前苏联潜艇技术和反潜导弹技术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美国现有的阿斯洛克和阿布洛克反潜导弹已不能满足反潜需求。该计划1980年得到美国防部批准,1983年6月选定波音公司为主承包商,1986年7月进入全尺寸工程研制,1989年末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1990年2月进行了两次水下发射试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被搁置。
其他国家
伊卡拉(Ikara)M1是由澳大利亚研制的一种舰载近程巡航式反潜导弹,1959年开始研制,1964年装备部队。后英国皇家海军要求装备该导弹,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对该导弹进行了改进(代号M2)。
玛拉丰是原法国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一种水面舰艇发射的巡航式近程反潜导弹,射程13公里,作战负荷L4型音响寻的鱼雷。该导弹从1956年开始研制,1965年研制成功,继而装备部队。最初为玛拉丰1,后来研制玛拉丰2。该导弹现仍在服役。
布拉尼克(Branik)是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为满足巴西尼特罗依级MKlO护卫舰装备要求,在伊卡拉(Ikara)的基础上发展的反潜导弹。该导弹现正在服役,每艘舰装10枚导弹。
超伊卡拉(Super Ikara)是澳大利亚、英国在伊卡拉(Ikar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远程反潜导弹。其目的是研制一种能携带轻型鱼雷,可在接触区上空待机,适合于攻击现代低噪声潜艇的先进反潜导弹。1987年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澳大利亚的武麦拉靶场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米拉斯(MⅠLAS)是意大利和法国正在联合研制的一种远程巡航式反潜导弹,其主要构成为奥托马特3反舰导弹和撞击MU90反潜鱼雷。1989年6月进行了开发性试验,目的是验证鱼雷与导弹的分离,1994年4月21日进行了全尺寸试验,目的是试验导弹发射后进行180。转弯、导弹与鱼雷分离、撞击MU90反潜鱼雷入水姿态等技术。米拉斯导弹将取代马拉丰反潜导弹装备法国海军F67和F70驱逐舰,同时有可能装备意大利米尔娃多里娅级轻型反潜巡洋舰。
主要型号
CY-1
CY-1“长缨一号”反舰反潜导弹,是以著名的C―801“鹰击”
反舰导弹为基础,通过改装不同的战斗部而执行反舰反潜任务。与常规的水面发射反舰导弹相比,“长缨一号”改用节省空间的折叠弹翼设计,导引部为单
脉冲频率捷变雷达以及惯性导引控制系统,改善抗电子干扰的
数位信号处理技术,降低了末段掠海飞行的高度。
C801反舰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多用途
反舰导弹,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79年,该导弹首发飞行试验成功。
SUW-N-1
SUW-N-1反潜导弹,即SS-N-14导弹,北约绰号‘石英’。该导弹是一种多用途导弹,以反潜为主,兼有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
鱼-8
解放军海军在2015年7月底于南海举行大规模演习,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鱼-8新型反潜导弹”的首次实弹发射,因为“鱼-8”的列装让解放军拥有完善的对潜攻击体系,过去被
日本媒体当为笑柄,称其潜艇跟踪解放军舰队从未被发现,随着‘鱼-8’的公开,日本媒体也沉默了。
“鱼-8”是解放军海军第一型正式列装的反潜导弹 (又称“鱼-8”火箭助飞鱼雷),它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5研究所研制,2002年正式立项、2006年完成试验定型,首装于054A型导弹护卫舰。“鱼-8”反潜导弹与红旗-16型舰空导弹不仅共用垂直发射系统,同时发射控制系统也可兼容,这样就省去许多设施,达到非常好的通用性。同时,其他舰艇可使用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箱共架发射“鱼-8”。
技术难点
反潜导弹主要由常规弹道式或巡航式导弹和鱼雷组合而成。在反潜导弹的研制过程中,重点解决鱼雷和导弹分离技术、鱼雷入水技术、配套攻克目标探测技术。
发展趋势
由于反潜导弹对潜艇具有较大的作战优势,世界各国在利用现有导弹和鱼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竞相发展该种武器。从其发展趋势看,为提高作战效能和确保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远程反潜导弹将是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