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发射系统英文名称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VLS)
舰载导弹是
舰艇防空、反舰和反潜的主要武器,垂直发射系统早期都是
倾斜发射的。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
舰载导弹研制了两种垂直发射系统MK41和MK48,其中MK41可发射多种导弹,MK48仅用于发射舰空导弹。MK41采用模块式结构,标准模块是一个有8个发射管的导弹舱,每管装一枚导弹。导弹舱安装在军舰的甲板下,上端与甲板基本取平。每艘军舰所装导弹舱的数量视甲板的可用空间而定。例如,在“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首尾各有8个导弹舱;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舰首有4个导弹舱,舰尾有8个。在舰首和舰尾的导弹舱中,各有一个舱腾出3个发射管的位置,安装可伸缩的臂式起重机,用于重新装弹或吊走故障弹。这样,上述两种舰每艘舰的载弹量分别为122枚和90枚,其中有“标准”舰空导弹、“
阿斯洛克”
反潜导弹和“战斧”
巡航导弹。根据要打击的目标,由发射控制系统选择弹种,指令某一枚导弹发射,反应时间仅4秒,而且可打击来自任何方向的目标。
垂直发射系统打击不同方向目标的关键,在于射出的导弹可在空中调整姿态。与早期的固定式发射装置、后来的回转式发射装置、臂式发射装置相比,垂直发射系统不用挤占太多舰面面积,一次可装填的弹药数量增多,有些水面舰艇的垂直发射系统一次可装填100多发导弹。
垂直发射系统还能发射反潜鱼雷。这些鱼雷,通常由现代火箭助飞,也被称作反潜导弹。它们先由火箭运载,到了预定位置后鱼雷再入水。比如,可由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
MK41已装备美国“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和“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日本“金刚”级驱逐舰和加拿大“
易洛魁人”级驱逐舰也安装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除了美国以外,以色列“巴拉克”导弹、英国“海狼”导弹和俄罗斯SA-N-6 、SA-N-9导弹都已采用垂直发射系统。
一方面,防空压力变大,尤其是小型来袭目标增多,让现代舰船有“好汉难敌四手”之虞。于是,“一坑多弹”技术出现。这种技术可在先前的一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中“塞”进去多枚导弹,虽然导弹直径明显减小、射程缩短不少,但能应对更多空中来袭的小型目标。
另一方面,让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更大直径导弹,打击距离更远、威力更大的目标,也有一定战场和市场需求。于是,一些国家新研垂直发射系统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尤其是突出了垂直发射系统中的发射箱口径可调,甚至提出“多坑一弹”的构想。这种逆向思维催生出的设计,显然将使垂直发射系统更加“不挑食”,在海战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