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卫星武器
用于对抗卫星作用的仪器
反卫星武器是用以摧毁、弱化或损伤卫星及其传感器的武器系统。包括电子战系统、定向能源武器,以及“动力”反卫星导弹等。美国早在1959年,前苏联也在1968年分别试验了其第一种反卫星武器。
基本简介
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是射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对其进行追踪,然后利用动能或核爆炸将其摧毁。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不进入目标卫星的轨道,而只是当目标星经过上空时,对其进行瞄准攻击。定向能武器,如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束等,能够将卫星彻底摧毁或通过辐射其敏感电子元件使其失效。电磁干扰则可以使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无法进行通信。
美国和俄罗斯在不同时期都对这4种方式的可行性进行过研究或试验,并且还考虑过对发射场控制中心和用户地面站进行物理、电子和信息攻击的可能性。
反卫星武器技术并不只是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许多国家都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一种办法就是建造一个大功率干扰机或者使用重型工业激光器对低地轨道卫星的光学器件和水平线传感器进行攻击。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运载火箭和导弹建造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如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等国拥有比较成熟的相关技术,一般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但这并不等于说建造和部署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低地轨道卫星在数百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速度高达7.5公里/秒,要想击中它,必须要完成三项任务:发现并跟踪卫星,接近卫星,然后将其破坏或摧毁。
主要类型
反卫星卫星
“反卫星卫星”是一种具有轨道推进器跟踪与识别装置以及杀伤战斗部的卫星,能接近与识别敌方的间谍卫星,并通过自身的爆炸产生的大量碎片将其破坏击毁。1971年,苏联从丘拉坦火箭基地发射了“宇宙-462号”卫星,它的运行速度极快,几个小时便赶上了4天前就送入250公里高空轨道的“宇宙-459号”卫星。这时,“宇宙-462号”突然自行爆炸成了13块碎片,将“宇宙-459号”卫星撞毁。美国航天专家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证明这是苏联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卫星”试验。这颗“宇宙-462号”卫星便是一颗高空“凶手卫星”。苏联到1977年底,就已经发射了27颗“反卫星卫星”,其中有7次成功地“截击”了供试验的目标卫星。苏联拥有的“反卫星卫星”一般长约4.6~6米,直径1.5米,重达2.5吨,带有5台轨道机动发动机,用雷达或红外制导系统,可以接近到距离目标卫星30米内的有效摧毁范围。
反卫星导弹
美国为了打破苏联反卫星武器的垄断领先地位,也不惜耗费巨资和众多人力来研制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主要的就是“反卫星导弹”。1984年夏天,美国陆军从太平洋贾林岛试验场发射了一枚截击导弹,成功地摧毁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一枚“民兵”式洲际导弹。这一次试验表明,美国已经具有在外层空间击毁敌方间谍卫星的攻击能力。美国空军拥有的“小型反卫星导弹”长5.4米,直径0.5米,全弹重1136公斤,装备有红外探测器、激光陀螺、信息处理机和机动火箭发动机。把它携带在美国目前爬升性最佳的F—15“鹰”式战斗机的腹部,在15~21公里高空向太空中的目标卫星进行攻击。在发射后,它的弹头上的8个红外探测器便自动跟踪目标,同时加速飞行,最高时速可达到3~12公里/秒,用高速撞击卫星,将其彻底摧毁。它的优点是灵活机动,反应迅速,生存能力强,命中精度高,造价便宜,可在接到命令后1小时之内完成截击敌方卫星的任务,其最大作战高度达到1000公里。
自从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到1982年为止,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孤孤单单绕地球飞行的月球身边,在短短的25年间,竟增添出现了2019颗人造“新月”,其中照相侦察卫星815颗;电子侦察卫星211颗;海洋监视卫星59颗;预警卫星53颗;反导弹报警卫星10颗;导弹卫星108颗;气象卫星138颗;测地卫星40颗;轨道轰炸卫星17颗;拦截卫星35颗等。苏美两国通地频繁地研制发射卫星,对全球进行全方位和全天候的间谍侦察。苏联自夸它的间谍卫星可以清晰地拍下悬崖峭壁上灌木丛上的叶子,美国则自吹它的间谍卫星可以看到莫斯科红场上的汽车牌号以及非洲丛林中士兵的胡子楂。197l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站“礼炮号”,在太空上建立了载人军事基地,1978年又实现了“礼炮号”与“联盟号”宇宙飞船复合对接。这样便使得人类能够在外层空间不运用仪器而是用具有生命的人对地球进行各方面的侦察监视。美国也不甘示弱,在加利福尼亚州森尼维尔快车道附近的一幢3层无窗蓝色水泥的大楼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航天师”的作战指挥中心。这支航天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苏美两国爆发战争时,运用各种当代最先进的武器摧毁敌方的间谍卫星。1985年,美国又计划建立一个以太空为基地,以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微波武器)为它的多层次反弹道系统,把弹道导弹摧毁于外层空间,并“顺手牵羊”地摧毁各种航天间谍器。这个计划也叫做“星球大战”。苏美两国在外层空间的“天门阵”已经摆开,沉寂了多少亿年的太空已经不再平静了,它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光怪陆离的“间谍”(卫星),又暗中潜伏了许许多多“暗杀凶手”(反卫星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门阵”的争夺战也将越来越趋于激烈。
攻击流程
发现目标
发现和跟踪一颗卫星并不需要多大的投资,据分析,只要有几千美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一些时间就足矣。
只要采用合适的跟踪软件,根据精确的轨道要素,观测者就可以预测某颗卫星的轨迹和时间表。一些跟踪软件和卫星的轨道要素都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即使是美国的间谍卫星也不例外。有的业余爱好者只用双目望远镜和秒表就可以对美国的秘密卫星进行跟踪。有的人花上10000到15000美元就可以组装一个卫星跟踪系统,利用高倍望远镜跟踪500公里外以7.5公里/秒的速度运行的小目标。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天文学家曾为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进行演示,成功地跟踪了美国的长曲棍球秘密卫星,把观看他演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1996年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代号为USA129的秘密发射。在发射前,业余天文学家网就计算出了大力神4火箭的飞行弹道。在发射后几天之内,澳大利亚的业余爱好者就捕获了卫星并推出了其轨道要素。在北半球,随着观测条件的改善,瑞典的业余爱好者锁定卫星并进一步确定了其踪迹。这是第一颗由业余爱好者从发射后进行连续跟踪的极轨卫星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只要简单地下载免费的卫星跟踪包,通过众多的因特网站点输入卫星的轨道要素,一个国家就会拥有初步的卫星跟踪能力。如果再配以适当的望远镜等设备,发现和跟踪卫星应当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命中目标
对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运载器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能够到达目标卫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它无需进入轨道,而只是到达目标的高度。也就是说,直接上升式运载器比把同样质量的物体送入轨道的运载器要小得多而且便宜得多.
反卫星武器运载器的可选方案之一就是弹道导弹。众所周知,弹道导弹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扩散,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些国家都有了国产弹道导弹。
地面距离和最大高度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弹道倾角、有效载荷质量、大气的影响乃至多个火箭级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可能装有可进行机动的杀伤飞行器作为其末级,进一步影响了距离-高度关系。据称,以最佳倾角发射的单级导弹所到达的最大高度大致是其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根据这一法则,射程900公里的弹道导弹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300到450公里。这一高度虽进入外大气层,但比大多数低地轨道卫星的高度要低。要达到800公里的高度,单级导弹的射程至少要达到1600公里。朝鲜和伊朗正在研制这一级别的导弹。
另一种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的运载器方案是科学探空火箭。科学探空火箭一般发射到空间的边缘进行科学实验,许多国家都保持有探空火箭计划。例如,NASA每年要发射约30枚探空火箭。这些火箭小到只有2米的超阿卡斯,大到19米的黑雁7。黑雁7能将14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1500公里的高度或将3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800公里的高度。巴西的探空-4探空火箭可以将5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650公里的高度,印度的罗希尼可以将1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350公里的高度。与轨道运载器相比,探空火箭造价低而且容易制造。
研制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把武器送入空间,而是使其接近目标。为了用弹丸式弹头杀伤卫星,拦截器应到达距目标不到100米的位置。考虑到卫星的速度,反卫星武器的制导系统和杀伤飞行器是研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前苏联的反卫星武器采用的是雷达和光学制导方式,而美国的ASM-135反卫星武器采用的是红外导引头和激光陀螺。这几种方式都是有效的。其它方式,如从地面跟踪站进行指令制导,同样可以使用。实际上,最早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就是无线电指令制导。
建造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能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进行机动的杀伤飞行器。这就需要将大多数导弹上的气动控制尾翼更换成反推控制系统。推力矢量控制是反推控制方式,小型的侧面燃烧火箭发动机也是一种反推控制方式。已经研制出了几种采用反推机动系统的先进导弹,如美国的增程拦截器(ERINT)面空导弹。ERINT的中部装有180台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美国的战区高空区防系统(THAAD)反战术弹道导弹也采用了反推控制技术。据报道俄罗斯的SA-10面空导弹也正在考虑进行这方面的控制改进。
杀伤目标
为了弥补制导和控制系统的不足,可以选用大面积弹头,如核弹头和人工碎片带。在空间,核弹头不像在大气层内产生爆破或热效应,但是它所形成的X射线能产生多种破坏效应,可以在数十公里的距离上杀伤卫星。另外,如果在合适的高度爆炸,即使是当量不太大的单个核弹,也会使内范·艾伦带增强,足以使没有加固的卫星在几天或几个月内失灵。卫星可能通过加固来对抗核效应,但费用和重量的权衡是很严格的。大多数商业卫星经营者没有选择进行辐射加固。
美国的科学家认为,当量为5万吨的核武器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爆炸,将使大量的低地轨道卫星失灵。爆炸产生的电子会迅速弥漫到整个低地轨道空间,大多数低地轨道卫星都会与这些电子碰撞。
这种攻击可以对进攻者带来许多益处。首先,它只需要相对较低的技术,不用多级运载器或精确的制导,一枚改进型飞毛腿导弹和小型核装置就足够了。这种攻击方式至少不会直接击中城市或造成人员伤亡。第二,某个国家可以借口进行试验,而在其自己的领土上空引爆核武器,无意对任何卫星造成破坏。第三,采取这种进攻的一方总是利大于弊,如美国对低地轨道卫星的依赖性比朝鲜或伊拉克要大得多。
人工碎片云是另一种可能采用的面杀伤机制。因为在空间运动的物体,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也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动能。在轨道上,几枚小钉子就能摧毁一颗卫星,将数千枚钉子准确地发射到低地轨道,理论上讲,可以把多种军事和间谍卫星毁掉。关键是把足够的钉子发射到与卫星轨迹交叉的轨道平面上的适当的高度。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碎片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专家则认为,如果卫星能够进行机动的话,人工碎片根本不会构成威胁。
人工碎片方法在技术上讲是可行的,但在使用上有很多制约。为了杀伤目标,在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比目标高的速度。在进行轨道拦截时,需要把碎片放入交叉轨道平面或反向旋转的轨道。而后一种方式尤其难以实现。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碎片沿着惯性飞行弹道进入卫星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碎片云的尺寸和分布、接近速度以及(如果卫星能机动时)预警时间。碎片云在短时间内具有很大的威胁,然后就消失在背景噪声中。
可以对卫星进行防护来对付碎片。国际空间站就装有防护装置,可以防护直径1厘米的物体的碰撞。此外,物体是否能杀伤指定的卫星,很大程度上依赖卫星的结构和物体碰撞的部位。曾有一个小物体穿入了在轨运行的哈勃空间望远镜高增益天线,但并没有影响该天线的性能。实际上,NASA也是在航天飞机执行任务中目视检查哈勃望远镜时,才发现了这次碰撞。
发展历史
苏联
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那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四十多年来,在美苏(俄)两国的领导下,曾经令杞人们忧心忡忡的太空军事化(或者军备化)一路高歌猛进,那块曾经似乎碧蓝无暇的天空如今已经遍布着军事用途的精巧设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日益军事化的太空,今天所谓的“新军事技术革命”就基本上是一句废话;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喜欢“新军事技术革命”,那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干掉那些在环地轨道上旋转着的小小人造天体。控制住那些小东西的命运,我们就控制住了在技术上占优势的敌人的前途。
反卫星(ATST)技术几乎是跟卫星技术本身同步发展起来的。现今各太空大国的太空计划基本上都包含着破与立两个方面,就是保全自己,算计敌人。中国未来的太空战略,也必须把反卫星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苏联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技术的国家。早在1963年,它就开始实施一项反弹道导弹和太空防御计划,最初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付美国的侦察卫星。美国当然不甘落后,也实施了自己的反导弹和反卫星计划,以反制苏联的地球轨道炸弹。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制导系统存在局限性,因此使用了核装药的拦截弹头,以大面积的杀伤来抵销制导不精确的缺点。俄国于1960年代在莫斯科部署了第一套有限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些早期的武器虽然可以对付卫星,但是由于使用核弹头,也必然造成不分青红皂白的大面积杀伤,因此被大家视为不完善的。
美国此时正在用太空侦察取代U―2飞行,因此很希望使其太空侦察任务合法化,让苏联开放其太空,因此努力排除苏联用其反卫星系统攻击美国侦察卫星的可能性,于是提出了与苏联签署太空军备控制协定。苏联也看到太空军备控制符合自己的利益,因此乐于接受太空军备协定。1950年代晚期,美国在这方面的外交努力主要着眼于禁止所有的太空军事行动,在苏联看来,这完全就是一种试图对其领先的远程导弹计划的拖后腿花招,因此两家没有办法谈。1967年,美国调整了这一立场,放宽了有关条款的要求,于是,签署协定的时机成熟了。尽管两个超级大国对于如何验证对方没有在太空部署武器的问题深感不放心,最终还是在当年签署了外层空间条约,禁止在太空或太空天体上部署大规模杀伤武器,并且宣布在合作开发太空的精神。
这一时期,俄国唯一的反卫星系统是共轨反卫星系统(Co-Orbital ASAT)。这种系统包括一枚装备常规弹头的导弹,其基本机制是:在敌方卫星的地球轨道上升到达发射阵地上空时,将反卫星导弹发射进入与目标卫星接近的轨道;在一至两个轨道的距离上,这枚重1400公斤的拦截弹头将在弹上雷达的引导下实施机动,“俯冲”向目标卫星,并在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引爆,通过弹头的预制破片摧毁目标。1963年到1972年,苏联对这种系统进行了试验,共进行二十次发射(包括目标卫星和拦截弹),先后进行了大约七次拦截和五次引爆。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在230至10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作。苏联宣称,该系统能够有效作战。1972年,苏联与美国签署反导条约,旋即按照条约中关于“双方承诺不研发、测试或部署反导系统”的规定,停止了对这一系统的测试。
据猜测,苏联同时也在发展电磁和激光反卫星武器。1975年10月,由于受到苏联西部地区某种光源的照射,美国卫星的红外传感器发生过五例莫名其妙的“致盲”事故。美国官方解释说,那些红外光源是西伯利亚输油管道沿线的火光,但一些评论家仍然相信苏联已经研发出一种基于激光的反卫星系统。
苏联在1976年恢复测试同轨反卫星系统,据报道这是它对美国发展航天飞机的回应,苏联军方认为美国航天飞机是天基武器的载体。据报道,苏联针对单一轨道的目标卫星,通过对拦截弹实施机动,把拦截范围扩展到最低160公里、最高1600公里,缩短了攻击时间。该系统使用光学和红外传感系统,取代了据认为存在问题的弹上雷达。人们相信,该系统此时已经可以进入运作。
从1978年到1982年,苏联继续对其同轨反卫星武器进行试验,大约每年进行一次拦截。随后,苏联停止了对该系统的测试,但据认为它具有实际的战斗能力。
这个时期,美国和苏联一边进行反卫星技术研究,但同时显然都把赌注押在反卫星武器控制谈判上。
美国
1982年,美国宣布准备进行新一代反卫星武器的试验,这就是空射型微型飞行器(Air-Launched Miniature Vehicle,简称ALMV)。F―15飞机从高空发射一种两级火箭,将导弹直接射向位于近地轨道的目标卫星,通过冲击力实施杀伤。这种杀伤机制被称为“动能杀伤”,因为它是通过高速碰撞产生的动能来进行破坏的。作为回应,苏联/俄国据报道也研发了一种类型的反卫星武器,从米格31飞机上发射。这种武器系统由于缩短了伺机发射时间,因而显著减少了反卫星武器发射与摧毁目标之间的时间,所以是对同轨反卫星武器的一种改进。
1983年春天,里根总统发表了“星球大战”演讲,宣布他将集中美国资源,用以研发一种大规模的导弹防御系统。导弹防御将包含几种天基导弹拦截器。为了对此作出回应,苏联重新启动了认真研究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苏联还提出外交动议,建议禁止天基武器,并且宣布暂停试验反卫星武器系统。
1984年,美国进行了两次空射反卫星系统测试,发射了拦截弹,但是没有针对目标。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针对卫星的发射是在1985年10月13日,摧毁了一颗在555公里轨道上运行的老旧Solwind卫星。此后,美国空军继续积极实施这个项目,计划在次年进行一系列测试。然而,1985年12月,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和共和党主导的参议院在其预算中列入一个授权法案,禁止对空射型反卫星武器对太空目标进行打靶试验。这项决定通过之前一天,美国空军刚刚将两颗用于下一轮测试的目标卫星送入轨道。空军继续在1986年测试这种反卫星系统,但是执行了不准进行太空打靶的禁令。
这项反卫星系统禁令的效力在1986年得到延长,苏联也继续履行其自愿暂停反卫星试验的承诺。1987年11月,白宫和国会对军备控制条款谈判后达成妥协,继续延长该项关于反卫得测试的授权法案,但是允许军方在苏联恢复其反卫星试验的情况下停止执行该禁令。由于这项反卫星系统试验面临政治上的强力反对,空军无法实施其最后的测试,于是停止了空射反卫星系统的研发。
苏联人确实信守了其承诺,尽管他们继续研究一些导弹防御技术。当时有谣言说,苏联人正在研发一种由米格飞机发射的与ALMV相似的反卫星武器,但是这种说法从来没有得到证实。1987年,苏联发射了一个据报道用于未来“太空战据点”的试验平台,但是由于运载火箭失灵而失败,坠入太平洋。
1988年,两位民主党众议员投票反对延长反卫星试验禁令,但是同时国会也将国防部申请用于研发地基反卫星系统的经费削减了一亿美元。空军开始计划实施其他反卫星项目,特别是地基激光系统。动能杀伤和激光反卫星系统都要自己的相对优点和相对缺点。动能杀伤运载系统对卫星的“杀伤”是可以确证的,而且能够在所有天气条件下运用;地基激光虽然受制于天气条件,但是不产生太空碎片,还能对卫星进行暗杀伤。陆军加快了其地基反卫星系统的研制进度:包括一套从地面发射的动能杀伤飞行器(全称“动能反卫星系统”,英文为kinetic-energy ASAT,简称KE-ASAT),以及一套地基的激光系统。陆军和空军的地基激光器研制工作的核心是陆军的MIRACL激光器,这是一种兆瓦级化学激光器,安放于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试验场
当时,有情报报告说,苏联已经研发了一种实用型反卫星激光系统,能够对卫星弹道导弹构成重大威胁。苏联此项传说中的成就,促使美国更加致力于研发其反卫星系统;1989年和1990年,以MIRACL为核心的反卫星系统取得巨大进展。1989年7月,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安排美国代表访问位于哈萨克斯坦的Sary Shagan激光试验设施。美国代表根据考察和讨论的结果判断,苏联的激光反卫星计划显然不能对美国卫星和导弹构成重大威胁,而且肯定还没有达到作为天基反卫星武器部署的程度。结果,在1991至1995年度的国防拨款法案中,国会禁止使用MIRACL激光来攻击太空目标。
尽管国防部在1993年正式终止了陆军的地基KE-ASAT计划,并且自此以后没有再申请预算拨款,但是国会在1996年又重新恢复了该项目,在预算中增加3千万美元用于此项目。1997年,国会拨款5000万美元,继续支持该项目;1998年,克林顿总统动用项目否决权,将拨款削减到3750万美元。尽管政府方面评论说这个项目处于混乱之中,但是仍然继续予以支持,虽然在资金投入方面更少了。尤其尽管国防部没有为该项目申请经费,国会还是在2000年批准了750万美元,2001年批准300万美元。但在2003年财政年度预算中没有列入该项目,而且该项目在国会中最有力的鼓吹者,罗伯特·史密斯参议员在2002年没有再度当选,因而影响了KE-ASAT的前途。看来除陆军之外,没有多少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空军官员则已经公开批评该项目,说使用KE-ASAT有伤害友方太空设施的危险,因此是弊大于利。
禁止对太空目标使用MIRACL的禁令在1996年失效,此时新的共和党主导的国会趋向于不延长该禁令。1997年10月,空军对一种以MIRACL激光器为基础的反卫星系统进行了试验。MIRACL激光器显然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但是试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光源,是一束与该系统配合用于跟踪卫星的低能(30瓦)激光。试验显示,该束低能激光本身就强大到足以有效地使卫星暂时致盲,虽然它尚不能够破坏这颗卫星的传感器。利用通过商业渠道获得的激光器及一面1.5米反射镜,就可以组成一个有效的反卫星武器,这说明美国尚未充分评估其卫星系统的脆弱性。尽管五角大楼将此次试验描述为防御性的,就是说,此项试验是为了了解美国卫星对于激光攻击的脆弱性,但许多人(特别是俄国人)对该系统的进攻能力,以及它是否违反了反导条约表示关切,并且正式要求就禁止反卫星武器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军队和防务机构已经得到指令,要求集中力量重组他们的太空控制成果。这已经导致许多机构发生变化,但是从那时起,就没有再主动实施过新的大规模反卫星武器项目。尽管如此,经过过去几代反卫星系统研制,美国可能仍然保有一些反卫星能力。
由于没有完成预定的试验计划,美国空军的ALMV系统的反卫星能力尚不清楚。空军官员已经表示反对使用毁坏性、会产生碎片的反卫星武器,甚至连支持发展反卫星能力的国防部顾问,也把不可逆的反卫星武器视为最后的手段,而宁愿使用可逆性的反卫星武器。尽管空军在传统上是对反卫星技术最有关联和最感兴趣的武装机构,它也表示没有兴趣重振这个项目。
2000年12月,美国总审计局对陆军KE-ASAT系统的评审报告说,为了使该系统进行飞行试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在国防部作出建议后,陆军及其合同商波音公司已经在三架杀伤性飞行器上,继续进行综合性工作和环境适应性试验,这些飞行器随后将被放入仓库。项目官员相信,布什政府和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可能会更加支持这一项目,然而他们也承认KE-ASAT的飞行试验可能会面临政治上的强烈反对。官员们说,如果他们得到了用以进行两次飞行试验所需的资金,该系统可能已经在三年内进行部署,虽然在已建造的三架杀伤性飞行器中,有两架已经被分解用于其他项目。自从2001年以来,总统的预算申请或者国会的追加预算中就已经没有分配资金给这个项目,在2004财年预算申请中也没有列入相关的经费。
MIRACL激光反卫星系统没有再进行试验,尽管陆军有时候发射激光进行例行的能量测试,但是该项目已经面临财政上的困难,其负责人正在考虑将该激光器用于其他用途。
基本的电子战反卫星技术,例如干扰卫星信息的上载或者下载传输,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要求,这种能力可能在相当大范围内被人掌握。这种反卫星攻击也具有相对隐蔽和不会产生污染太空环境的碎片等优点,但是,电子战攻击也存在难以确定攻击成功与否等缺点。如果试图干扰某个特定的用户,或者使卫星永久性失效,则是很困难的,而且还不清楚美国和俄国的在这方面的实际能力,虽然两国的战场电子战技术都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些技术甚至在地球同步轨道之外也是能够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对于相对缺乏防护的非军事目标。
前苏联共和国继续在太空方面进行投资,尽管军用发射已经减少了,而商业发射则增加了。美国侦察卫星的存在,曾经在许多年的时间里驱动着苏联反卫星技术的发展,则不再被视为一个重大威胁,俄国正在考虑在导弹防御方面与美国合作。俄国继续遵守其自1983年开始的暂停反卫星武器试验的诺言。
尽管美国没有再启动新的专门的反卫星计划,但是布什政府增加了投资,用于加强太空相关技术研究,新的技术研究包括改进跟踪太空目标的能力,新的发射和推进技术,以及发展新型传感器和杀伤性飞行器。高能激光技术方面的投入也见增加,获得支持的项目包括发展透过大气层传播激光所需的技术,以及努力减少武器系统的重量,以便于飞机运输激光器系统,或者将它发射到太空中。
美国还在研究将传统的卫星组件做得更小更轻。这使得发射“寄生”微型卫星成为可能,微型卫星是用于跟踪其他卫星的小型飞行器;如果这种微型卫星能够实施机动,以足够靠近目标卫星,然后扰乱或者破坏它,那么这项技术将被证明有助于反卫星任务。微型卫星也能够为卫星执行防御性任务。
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上述多数技术成果才能够被部署到进攻性或者防御性系统中。然而,美国研发的这样一些用于拦截弹道导弹的系统,可能具有作为反卫星武器的良好性能,并且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美国的反卫星能力。
确实,虽然这些本来为远程导弹防御系统而研发的技术,可能在防御弹道导弹方面并不是十分有效,但是其中一些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用于对付卫星,因为与导弹防御相比,攻击卫星从许多方面看都是一项比较容易的任务。卫星在可预测的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能够通过地面设施的跟踪而精准地确定,这使得卫星的位置在未来成为可知的。美国将有足够的时间计划发起攻击,能够选择攻击的时间,还有时间进行多次射击以摧毁它。相形之下,在一次弹道导弹攻击中,进攻者具有出其不意的优势,而防守方只有不到30分钟的时间进行反应。此外,一个拦截弹头攻击一颗卫星时,不需要处理导弹防御系统面临的棘手的反制措施问题。这代卫星没有装备自我保护的设施。尽管未来的卫星可能拥有某种防护手段,但它将难以压倒攻击者拥有的优势。
2025年,美国将部署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卫星武器。
俄罗斯
2021年11月15日,俄罗斯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摧毁了自己的一颗卫星,造成轨道碎片,导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多次躲避。
2021年11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被击中的处女地-D卫星碎片不会对国际空间站和空间活动构成威胁。
未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跟踪将会越来越精确,运载器的运载能力将会越来越大,制导也会越越来越准确。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拥有自己的反卫星武器。
要想了解反卫星武器的发展,需要对三个主要指标进行监视,即运载器、制导技术和试验情况。在这些指标中,运载器技术是最主要的。一个国家若想研制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就必须把监视、运载器、寻的、弹头和引信技术结合在一起,这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绝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一个地区性大国或发展中国家拥有反卫星武器,那么它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呢?这在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作战的性质。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国家不愿意损害自己获取商业卫星数据的通路。一般来讲,如果该国受到的损失较小时,就有可能使用反卫星武器,不过,如果被攻击目标是一个较大的系统的节点时,很难确切估计所受损失的大小如果使用面杀伤反卫星武器,不分敌我乱打一气,对其自己的卫星也是个威胁。
发展“非破坏性”的反卫星武器应该是各国的共识,破坏性攻击或试验在太空会产生了大量的危险性卫星碎片,对世界各国所依赖的外太空环境的长期安全和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认为,还有一些难以预测的“捣蛋”国家,如朝鲜,在与美国发生战争时,很可能会向低地轨道发射核武器。果真如此的话,朝鲜不仅不会损失什么,反而会得到很大胜利。如果损失一颗银河通信卫星就能在美国引起混乱,那么在低地轨道运行的几乎没有防护的卫星遭到打击,对美国、欧洲和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会意味着什么呢?因此,关注反卫星武器的发展,研究相应的对策,应当引起世界各国的足够重视。
卫星克星
卫星可按照用途分为六大类:气象、通讯、导航、监视(包括情报、地面信息资源搜集和侦察)、军事预警和科研。很难给这六种卫星设定一条明确的区分界线,因为有些卫星可能身兼两重乃至三重用途,且各国在发射卫星时也不会公布该卫星的所有作用。不幸的是,如果各国决定在太空部署核弹头,那么就会出现第七类卫星。这些卫星表面上可能会被宣称执行其它任务,但它们将一直呆在轨道上,待到危机发生时便可脱离轨道,对地球上的某个目标发动攻击。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6:12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