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人论》,一称《华严原人论》,一卷,唐·宗密撰。此论依《华严》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卷首有宗密的自序,总叙造论的本意及全论的大旨,认为万物都有本源,人为最灵,更应知自身所从来,但儒、道二家只知近的是祖、父传体相续受身,远的是混沌一气分为阴阳而有
三才、万物;又佛教中也有说是前生造业受报得到人身乃至业、惑展转以及
阿赖耶识为身的本源,这都只是权教之说,未明实义。今依内外教理,推穷万法,从浅至深,会偏令圆,所以叫作原人。
简介
论文共四篇第一斥迷执,非难
儒、
道二教的“万物皆从虚无大道而生(或是自然生,或从元气生)”说。第二斥偏浅,非难佛教中的人天教的“业为身本”说,和声闻乘教的“色、心二法及贪、嗔、痴为根身、器界之本”说,以及大乘法相教的“唯识所变,识为身本”说,大乘破相教的“身元是空,空即是本”说。第三直显真源,依一乘显性教──即《华严经》,说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此本觉真心即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所以一切有情本来是佛。第四会通本末,把以前所非难的儒、道二教、人天教、声闻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会归一源,认为都是一乘显性教的方便说。
此论的卷首,除自序外,有
裴休《序》,作于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注疏有宗密的自注及宋·净源的《华严原人论发微录》三卷,元·圆觉的《华严原人论解》三卷,明·杨嘉祚删合的《华严原人论合解》二卷等,现均存。(黄忏华)
论序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从来,曷能知他世所趣乎?曷能知天下古今之人事乎?故数十年中学无常师,博考内外以原自身,原之不已
果得其本。然今习儒道者,只知近则
乃祖乃父,传体相续,受得此身;远则混沌一气,剖为阴阳之二,二生天地人三,三生万物,万物与人皆气为本。习佛法者但云:近则前生造业,随业受报得此人身;远则业又从惑展转,乃至阿赖耶识为身根本。皆谓已穷,而实未也。然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策勤万行,明因果始终;推究万法,彰生起本末。虽皆圣意而有实有权,二教唯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推万法,穷理尽性,至于本源,则佛教方为决了。然当今学士,各执一宗,就师佛者,仍迷实义。故于天、地、人、物,不能原之至源。余今还依内外教理,推穷万法,初从浅至深。于习权教者,斥滞令通而极其本。后依了教,显示展转生起之义。会偏令圆,而至于末,文有四篇,名原人也。
论述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斥迷执第一
儒道二教,说人畜等类皆是虚无大道生成养育,谓道法自然生于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故愚智贵贱贫富苦乐皆禀于天,由于时、命故,死后却归天地,复其虚无。然外教宗旨,但在乎依身立行,不在究竟身之元由,所说万物不论象外,虽指大道为本,而不备明顺逆、
起灭、
染净因缘,故习者不知是权,执之为了。
今略举而诘之。所言万物皆从虚无大道而生者,大道即是生死贤愚之本,吉凶祸福之基。基本既其常存,则祸乱凶愚不可除也,福庆贤善不可益也,何用老庄之教耶?又道育虎狼、胎桀纣、夭颜冉、祸夷齐,何名尊乎?!
又言万物皆是自然生化非
因缘者,则一切无因缘处悉应生化,谓石应生草,草或生人,人生畜等;又应生无前后,起无早晚,神仙不藉丹药,太平不藉贤良,仁义不藉教习,老庄周孔何用立教为轨则乎?!
又言皆从元气而生成者,则歘生之神未曾习虑,岂得婴孩便能爱恶骄恣焉?若言歘有自然便能随念爱恶等者,则五德六艺悉能随念而解,何待
因缘学习而成?又若生是禀气而歘有,死是气散而歘无,则谁为鬼神乎?且世有鉴达前生追忆往事,则知生前相续,非禀气而歘有。又验鬼神灵知不断,则知死后非气散而歘无。故祭祀求祷,典籍有文,况死而苏者说
幽途事,或死后感动妻子仇报怨恩,今古皆有耶!
外难曰:若人死为鬼,则古来之鬼填塞巷路,合有见者,如何不尔?答曰:人死六道,不必皆为鬼,鬼死复为人等,岂古来积鬼常存耶?且天地之气本无知也,人禀无知之气,安得歘起而有知乎?草木亦皆禀气,何不知乎? 又言贫富贵贱、贤愚善恶、吉凶祸福皆由
天命者,则天之
赋命,奚有贫多富少贱多贵少?乃至祸多福少?苟多少之分在天,天何不平乎!况有无行而贵,守行而贱,无德而富,有德而贫,逆吉义凶,仁夭暴寿,乃至有道者丧,无道者兴?既皆由天,天乃兴不道而丧道?何有福善益谦之赏,祸淫害盈之罚焉?又既祸乱反逆皆由天命,则圣人设教,责人不责天,罪物不罪命,是不当也。然则诗刺乱政,书赞王道,礼称安上,乐号移风,岂是奉上天之意,顺造化之心乎?是知专此教者,未能原人。
斥偏浅第二
佛教自浅至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一、佛为初心人且说三世业报、善恶因果。谓造上品十恶死堕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故佛且类世五常之教,令持五戒,得免三途,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
四禅八定,生色界、
无色界天。故名人天教也。据此教中,业为身本,今诘之曰:既由造业受五道身,未审谁人造业,谁人受报。若此眼耳手足能造业者,初死之人眼耳手足宛然,何不见闻造作?若言心作,何者是心?若言肉心,肉心有质,系于身内,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舍?且心与眼耳手足俱为质阂,岂得内外相通,运动应接,同造业缘?若言但是喜怒爱恶,发动身口,令造业者,喜怒等情,乍起乍灭,自无其体,将何为主而作业耶?设言不应,如此别别推寻,都是我此身心能造业者,此身已死,谁受苦乐之报?若言死后更有身者,岂有今日身心造罪修福,令他后世身心受苦受乐?据此则修福者屈甚,造罪者幸甚,如何神理如此无道?故知但习此教者,虽信业缘不达身本。
二、小乘教者,说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
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嗔、痴等
三毒,三
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三界胜劣等处,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不是我者,谓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大,心有受想行识之四蕴,若皆是我,即成八我。况地大中复有众多,谓三百六十段骨,一一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各不相是,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展转乃至八万四千尘劳。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为谁贪嗔?为谁杀盗施戒?遂不滞心于
三界有漏善恶,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
我空真如,乃至得阿罗汉果,
灰身灭智,方断诸苦。据此宗中,以色心二法及
贪嗔痴,为根身器界之本也,过去、未来更无别法为本。今诘之曰:夫经生累世为身本者,自体须无间断,今五识阙缘不起,意识有时不行,
无色界天,无此四大,如何持得此身,世世不绝?是知专此教者,亦未
原身。
三、大乘法相教者,说
一切有情,无始以来,法尔有八种识,于中第八
阿赖耶识,是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
七识,皆能变现自分所缘,
都无实法。如何变耶?谓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第六、
七识,无明覆故,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梦时执为实有外物,寤来方知唯梦所变。我身亦尔,唯识所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由此起惑造业,生死无穷。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识所变,识为身本。
四、大乘破相教者,破前大小乘法相之执,密显后真性空寂之理。将欲破之,先诘之曰:所变之境既妄,能变之识岂真?若言一有一无者,则梦想与所见物应异,异则梦不是物,物不是梦,寐来梦灭,其物应在。又物若非梦,应是真物,梦若非物,以何为相?故知梦时,则梦想梦物,似能见所见之殊,据理则同一虚妄,都无所有,诸识亦尔。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故《中观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
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又云:因缘所
生法,我说即是空。《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是知心境皆空,方是大乘实理。若约此
原身,身元是空,空即是本。今复诘此教曰:若心境皆无,知无者谁?又若
都无实法,依何现诸虚妄?且现见世间虚妄之物,未有不依实法而能起者,如无湿性不变之水,何有虚妄假相之波?若无净明不变之境,何有种种虚假之影?又
前说梦想梦境同虚妄者,诚如所言,然此虚妄之梦,必依睡眠之人,今既心境皆空,未审依何妄现?故知此教但破执情,亦未明显真灵之性。故《法鼓经》云:一切
空经是有余说。《大品经》云:空是大乘之初门。上之四教,展转相望,前浅后深,若且习之,自知未了,名之为浅;若执为了,即名为偏。故就习人,云偏浅也。
直显真源第三
五、一乘显性教者,说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从无始际,妄相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着结业,受生死苦。大觉愍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清净,全同诸佛。故《华严经》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
一切智、
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便举一尘含大千经卷之喻。尘况众生,经况佛智。次后又云:尔时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
圣道,令其永离妄想,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评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
原身,但执虚妄之相,甘认凡下,或畜或人。今约至教原之,方觉本来是佛。故须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还源,断除凡习,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自然,应用恒沙,名之曰佛。当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门,原人至此。
会通本末第四
真性虽为身本,生起盖有因由,不可无端忽成身相,但缘前宗未了,所以节节斥之。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谓初唯一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变不易。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名如来藏。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相,所谓不生灭真心与生灭妄想和合,非一非异,名为
阿赖耶识。此识有觉不觉二义,依不觉故,最初动念,名为
业相。又不觉此念本无故,转成能见之识及所见境界相现,又不觉此境从自心妄现,执为定有,名为法执。执此等故,遂见自他之殊,便成我执。执我相故,贪爱顺情诸境,欲以润我;
嗔嫌违情诸境,恐相损恼;愚痴之情展转增长,故杀盗等心神乘此恶业,生于地狱鬼畜等中。复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
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业,运于中阴入母胎中禀气受质,气则
顿具四大渐成诸根,心则顿具四蕴渐成诸识,十月满足生来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类和合方成一人,天修罗等大同于此,然虽因
引业受得此身,复由
满业故贵贱、贫富、寿夭、病健、盛衰、苦乐,谓前生敬慢为因,今感贵贱之果,乃至仁寿杀夭、施富悭贫,种种别报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无恶自祸,无善自福,不仁而寿,不杀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满业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外学者不知前世,但据目睹唯执自然。复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恶,或少恶老善,故今世
少小富贵而乐,老大贫贱而苦;或少贫苦、老富贵等。故外学者不知,唯执
否泰由于时运。然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究实言之,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之所变,属前转识所现之境,是阿赖耶相分所摄,从初一念业相分为心境之二,心既从细至粗,展转妄计乃至造业,境亦从微至着,展转变起乃至天地。业既成熟,即从父母禀受二气,与业识和合,成就人身。据此则心识所变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即与心识和合成人,一分不与心识和合,即成天地、山河、国邑,三才中唯人灵者,由与心神合也。佛说内四大与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哀哉!寡学异执纷然。寄语道流,欲成佛者,必须洞明粗细本末,方能弃末归本返照心源,粗尽细除灵性显现,无法不达名法
报身,应现无穷名化身佛。
论终
◎附:钱穆《读宗密“原人论”》(摘录自《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今当特一提出者,则为宗密之《原人论》。此书可谓近似一纯粹哲学性的论著,专意讨论人类原始,而思辨所及,亦可谓其乃偏涉在宇宙论方面,而明白指出其绝对唯心论之主张。虽其大义亦一本佛学与禅宗,然论其趋势所归,则显已有自宗教折入于哲学之倾向,而求其血脉渊源,则不得不谓其乃出于神会。今即就宗密此书,亦可证禅宗一脉,自达摩迄于惠能,此下五家分宗,其精神意态显不与自神会以至宗密者相似。此亦沿禅宗思想者不可不注意之一点。而自另一面言之,则宗密《原人论》所主张之绝对唯心,自哲学意味方面言,亦不得谓其于禅宗诸祖师远自达摩以下,一脉所悟,无所阐发。然而自惠能以下禅宗诸祖师,终于宗密此书,颇少称道。盖禅宗诸祖师,几乎无不从其日常修行上启悟,而宗
密之书,则显从文字言说之思辨上得来,此与
坛经传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之大统,不得谓无违背,其书中所持之绝对唯心论,亦只可谓其是一种哲学思辨,与禅宗诸祖师顿然之悟,其间亦有大相迳庭之分别;惟此书通论全部佛说,又兼及于中国儒道两家与佛法之异同,实已远启此下宋代理学诸儒之所探讨。虽宋代理学家亦绝少称引此书,而此书在唐宋之际中国思想史上,要当有其一加注意之价值也。(中略)
宗密之论,实从
神会悟入,惟其间有大可申论者。禅宗诸祖师,乃莫不于日常人生中真修实悟而来。日常人生,人各相异,则所修所悟,宜可有别。而神会则从言说文字知解上用力,故见其若为摄诸异而成一同。然修悟是实,知解则虚,修悟是主而知解乃附而从之。知解仅堪为修行作说明,非知解能独立自有所成就,此层不可不辨。惟此以论佛教全体,宗密所斥之前四部,其实亦皆因缘时会,方便立说,所说虽各不同,而同为有一段真境界与真向往,即其真精神所在,此其所以能成为一宗教而持续向前也。逮其最后,文字言说愈繁,思辨愈细愈密,在哲学意义上看,亦是一种进步,然不免要逐渐脱离其宗教重修行之原始真境界,而转用其精神于经典书本上,则其向往亦自不能无歧。今论释迦之真精神,端在其月夜之离家出走,亦在其雪山之六年修行,又在其迦耶山菩提树下之晏坐。当其时,又何尝有所谓佛法中后起之所谓真源与了义。厥后小乘大乘,相宗空宗,纷然迭起,议论日繁,知解日歧,甚至启近代佛家究是宗教抑是哲学之争辩。窃恐哲学最多亦仅可阐述佛家之了义,而未必能实得佛家之真源。达摩精神,在其远来中国,在其嵩山少林寺之面壁。惠能精神,在其辞母亲去黄梅的一段路上,在其在东山寺后院碓坊八月之破柴踏碓,在其在四会猎人队中之一段时间。凡佛家见精神处,都必在其行为上,而不在其理论上。方释迦之月夜离家,惠能之辞母远行,何尝有佛法中所谓了义者存其心中。
若论真源,则惟在其日常之自修
自悟。悟所修,修所悟。此即所谓法无渐顿,定慧体一。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亦曰“所谓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庚禅,此性是禅之本源。”又曰“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
此等语亦皆透切扼要。但宗密又曰:“今讲者偏彰渐义,禅者偏播顿宗。禅讲相逢,胡越之隔。宗密不知夙生何作,熏得此心,自未解脱,欲解他缚,为法忘于
躯命,悯人切于神情。每叹人与法差,法为人病。故别撰经律论疏,大开戒定慧门。显顿悟资于渐修,证师说符于佛意。意既本末而委示,文乃浩博而难寻。泛学虽多,秉志者少,况迹涉名相,谁辨金金+俞。徒自疲劳,未见机感。”
读此可知宗密心意之诚,其不失为一宗教信徒处在此。其谓顿悟资于渐修,师说符于佛意,则其意实欲重挽禅门之新宗,返之佛法之旧教。再泯教与宗而为一,惟一切经典文字,三乘万法,则必以禅宗之直提心性为其真源了义而已。其《禅源诸诠集都序》有曰:“有禅师问曰:净名已呵宴坐,荷泽每斥
凝心,曹溪见人结跏,曾自将杖打起,今闻汝(宗密)每因教诫,即劝坐禅。禅庵罗列,遍于
岩壑。乘宗越祖,吾窃短焉。”是宗密不仅推崇祖师新禅,实亦遵奉如来旧禅。其论渐修,不仅偏向经典讲解,实亦兼重佛门修持。在其思想义理之探寻方面,显已转入哲学家道路,然其制心修行方面,则依然仍是一宗教家精神。在理论上极推神会,而在修行上,即神会亦不惜背弃。此诚宗密一特出处。其所欲包罗融会者太广,则宜其所主张从事之未能即收宏效矣!此在宗密亦自知之,而仍不改其途辙,此即宗密一番宗教精神之最好表现也。故宗密虽极尊神会,而于神秀亦不深斥。
[参考资料] 冉云华《宗密》;柳田圣山《原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