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
计划调节与
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
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
市场机制的作用。指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
卡达尔任期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变后。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
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
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就同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动乱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
1962年,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动乱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
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
在经济方面,
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
改革的目标是将
计划调节与
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
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
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
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
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
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
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度进入
经互会国家的前列。但是,匈牙利的
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
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
停顿。
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
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
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
矛盾,卡达尔
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
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