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本半岛海战,又名赫尔马尤姆海岬之战、墨丘利角海战。在这场会战中,两大
罗马帝国,尤其是
东罗马帝国的海军遭到重创。而对于
西罗马帝国而言,这同时也是其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为此战之后,西罗马帝国最后的战斗力量基本上消耗殆尽,经过连年战乱的西罗马帝国经此重创,以后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
困境
公元五世纪五十年代的西罗马帝国情况十分严峻,造成这个情况的主要内因,一是政治混乱,二是财政困难。任谁都知道,此时的帝国已经是病入膏肓。其境内蛮族林立,朝中朝纲混乱,军中军纪散漫。破碎的帝国简直就是这样即将咽气的帝国残躯。
政治混乱一直是萦绕帝国的一个顽疾。自名将
斯提里科死后,西罗马帝国经历了两年的虚弱期。直到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于公元410年接替了斯提里科成为西罗马的高级指挥官,这一局面才得到扭转。在西哥特人的帮助下,他先是在公元411年解决了篡位者君士坦丁三世,然后又在413年解决了另一个篡位者约维努斯。
三年后,
罗马曾经的顽敌西哥特人与罗马重申结盟,和罗马军队并肩在西班牙围剿其他蛮族,罗马则将西班牙和高卢西南部割让给西哥特人。已经占据西班牙的斯灵族汪达尔人消灭殆尽,阿兰人也损失惨重。可怜的
苏维汇人躲到了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只余盘踞在西班牙西南部的哈斯丁
汪达尔人逃得一劫。
这便是政治较为稳定,税收还算充足时,晚期西罗马帝国的表现。可造化弄人,公元421年9月2日,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突然逝世。过了两年,与其共治的
霍诺留斯也撒手人寰,帝国的力量立刻被争权夺利的野心家割裂了。
就在这新的一段政治混乱期间内,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联合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了在北非的掠夺。尽管
埃提乌斯在公元433年已掌握统治大权,但自君士坦提乌斯三世死后,高卢情况再度变得恶化起来。
此刻阿非利加的防务唯有依靠东罗马帝国派来的援军支撑。就在埃提乌斯终于暂时处理完勃艮第、
西哥特、
巴高达运动问题的同时,汪达尔-阿兰联军已经占领了西罗马帝国最重要的税收要地:
阿非利加行省。
阿非利加的失陷对帝国财政的冲击直接体现于公元五世纪四十年代的一系列法令中:
公元440年,政府宣布撤销帝国所有税收的特别减免权,削减官员外出收税时留给自己的份额。
公元441年,取消国有土地和教会土地的租金优惠,向高级权贵的土地征收各种小型税。
公元444年,帝国承认纳税人竭尽全力也无法供养原有的士兵,同时又加收了4%的营业税。
再具体点,北非税收减少的总量标志着军队减员近4万野战军步兵。
就在这么艰苦条件下,埃提乌斯仍靠着大权以及盟友的力量,抵抗住了公元451年、452年匈人的两次大规模入侵。在阿提拉死后,埃提乌斯是很有可能和东罗马帝国联手收复北非的,但谁也想不到,深植于帝国政制当中的顽疾再度发作。
公元454年9月,埃提乌斯因突如其来的阴谋横尸宫廷之内。当时他正在向皇帝解释财政状况,万万没想到皇帝会突然从皇位上跳起,拔出长剑和同伙赫拉克里乌斯一同扑向他。
瓦伦提尼安三世梦寐以求的权力似乎真正的到了他自己手中,可不到六个月,他就被元老
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阴谋杀死,而马克西姆斯在两个月后就被人用石头砸中太阳穴,倒毙街头。
之后帝国实际的最高权力者变成了阿维图斯,墨乔里安,里西默。这三位争权夺利的野心家为了增加手中的筹码,不惜通过允许西哥特人和
勃艮第人烧杀抢掠来拉拢蛮族。
也是在这段时期,各个蛮族都通过各种方式,或外交或武装行动,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特别是汪达尔人,他们不仅再度洗劫了罗马,还吞并了
的黎波里塔尼亚、
努米底亚、毛里塔尼亚、
西西里、
科西嘉和
巴利阿里群岛,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西罗马这个浑身染疾的病人如今只剩最后一口气,全部的希望,都只能寄托于那东方的兄弟,东罗马帝国了。
助力
东罗马帝国实际上一直对西部帝国尽心尽力。但要知道东罗马不仅需要在东面对付
萨珊波斯,在
多瑙河流域还受
匈人的牵制,可抽调的兵力十分之少。
晚期帝国的军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机动的野战军和中央军,二是驻防的常驻军。根据《百官志》的记载,公元五世纪的东罗马,总共有305支常驻部队。其中有156支驻扎在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前线,92支保卫埃及和利比亚,留在巴尔干的只有57支常驻部队。精锐的野战军则主要部署在巴尔干半岛。
这种军力分配方式跟东帝国的边境战略有关。在东方,因为经济要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所以罗马可以通过纵深防御战略,多设置要塞堡垒来防御萨珊波斯人。在巴尔干半岛及多瑙河流域,则由于缺乏战略纵深造成情况则大有不同,需要大量的机动作战力量。
在阿提拉的
匈人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君士坦丁堡当局的机动力量为了防卫巴尔干,必须留在当地。如若分派太多军力支援西罗马,匈人绝对会抓住这个机会蹂躏东帝国的领土。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上演过。汪达尔人刚刚夺取迦太基不久,西罗马的埃提乌斯立刻就向君士坦丁堡求援,请求组织一支远征军收复
阿非利加。
君士坦丁堡欣然应允了,并组建了一支由1000艘战舰组成的强大远征军,集结在西西里准备出发。这次远征最后就因为匈人在同一时间突然越过多瑙河,发动大规模入侵,迫使君士坦丁堡不得不紧急召回远征军为结果无疾而终。
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无法提供西罗马足够的军事支援实属无奈之举,他已尽自己所能提供援助了:
在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占领罗马时,东罗马派出了4000人来到
拉文纳保卫霍诺留。
公元425年,君士坦丁堡又派出中央野战军帮助瓦伦提尼安三世登上皇位。
公元5世纪30年代,东罗马指挥官阿斯巴尔又率领军队登陆北非阻挡汪达尔-阿兰联盟继续向阿非利加进军。
公元452年,他们又和埃提乌斯合力,突袭位于
匈牙利的匈人腹地。迫使已经杀入意大利本土的阿提拉不得不放弃对罗马城的进攻。
在摆脱了匈人的威胁之后,东罗马终于能腾出手来好好拉他的兄弟一把了。君士坦丁堡当局清楚地认识到要维系西罗马帝国,必须做到三件事:
恢复合法政权-减少安抚蛮族势力的花费-增加税收
当时西罗马的皇帝是
利比乌斯·塞维鲁,他的背后支持者是里西默,但这位新皇帝却被高卢和伊利里亚野战军余部的指挥官埃吉迪厄斯和马塞里努斯反对。两位指挥官直接发动叛乱来表示他们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塞维鲁首先因不可知因素暴亡。接着通过协商,里西默和马塞里努斯都决定接受君士坦丁堡推荐的新任皇帝人选:安提莫斯(
安特米乌斯)。
公元467年,新皇帝安提莫斯终于登基了。他的登基也使得西罗马帝国政治趋于稳定,可是谁都知道,只有收复北非才能真正的复兴西罗马。
火烧卡本
为了这支远征军,东罗马帝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总计10.3万磅约等于46吨的黄金。整个东罗马帝国召集1100艘船只组成舰队,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是
利奥一世的姻亲巴西利斯库斯,他前不久才在
巴尔干半岛大胜阿提拉的几个儿子。
后来的历史作者
普罗科比宣称这支舰队有10万人,这个数字显然太大了。后世学者估计,不计水手的话,这支舰队可能有30000多的士兵。
这支舰队里的船只绝大多数都是仅靠船帆航行的商船,只有一小部分是专门的军舰,可以划桨前行。因此罗马方的战略是绝对避免海战,试图一次性登陆北非,进入罗马军队擅长的陆地战。谁知道这样的安排竟在后来酿成了一场惨案。
除了这支舰队外,还有从埃及出发的由执政官的儿子赫拉克利乌斯招募的军队,与马塞里努斯率领的伊利里亚方面军(由赫拉克利乌斯负责组织舰队运送)。算上他们的话,东西罗马帝国投入到这场作战中的人数肯定超过50000人。
由于战争所需的兵力和物资规模浩大,利奥一世从国库和地方赋税中支出了6.4万磅黄金和70万磅白银。再加上安特米乌斯的少量支援,凑出价值12-13万磅黄金的军费。
这两支军队先于主力舰队出发。其中马塞里努斯负责进攻地中海西部的萨丁尼亚,将汪达尔人从当地赶了出去。随后他又成功地占领了帝国粮仓之一的西西里岛。由赫拉克利乌斯指挥的埃及军战果也不错,他们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登陆后与当地部队会合后,一举将汪达尔人从当地驱逐了出去。
这样东罗马帝国军队在进攻北非的汪达尔人本土前,已经在战略上形成了合围之势。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怀疑罗马舰队最终将收复阿非利加。
公元468年6月,巴西利斯库斯率领舰队从意大利出发,沿主要通商航线向南驶进,只用2-3天时间就来到了位于迦太基东侧的卡本半岛。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居然下令全军在此抛锚停泊,而这个地方距离迦太基只有60公里。我们只能猜想,他希望在进一步获得阿非利加的情报后,再做定夺,也可能是汪达尔守军在迦太基的港外设置了铁链,迫使巴西利斯库斯只能在海岸线上准备卸下人员物资。
由于
卡本半岛夏季一直刮着东风,为了防止船只被吹上岸,巴西利斯库斯将舰队布置在半岛的西侧。
汪达尔国王是以狡诈著称的
盖萨里克。他自知自己的实力无法与罗马舰队正面较量。
汪达尔人的军队规模可能不足东西罗马的1/5。盖萨里克的陆军主力是自己从欧洲带来的日耳曼步兵和少量阿兰骑兵,选择合作臣服的原拉丁居民,大都只是在数量不多的海军中服役。至于靠近南方沙漠的柏柏尔人,大都是极不可靠的辅助力量。
于是盖萨里克只能取巧。首先他向巴西利斯库斯派出使者,请求对方把作战的日期延缓五天,为的是在这五天内,他可以考虑如何满足皇帝特别希望的事情。为了争取这五天,根据普罗柯比的记载,盖萨里克还背着巴西利斯库斯的军队给巴西利斯库斯送去大量的黄金,似乎这五天内,会有什么有利于汪达尔人的事情发生一般。
这事确实发生了。卡本半岛的风向突然发生了变化,由常见的东风转为了西北风。看到风向转变的盖萨里克立刻发动舰队,直扑西西里方向。随后,占据了顺风位置的汪达尔人很快来到卡本半岛,此刻他们面前的罗马船只全都因突然改变的风向挤在岸边,犹如砧板上的肉等待着汪达尔人。
通常而言,地中海地区的桨帆船战舰都不是非常担心火攻战法。训练有素的划桨手,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机动,使得漂浮海上的火船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但当大量的船只集中在某个区域,单舰的机动性能就被降至最低。所有的船帆、涂油的绳索和木质结构,都难以在着火后摆脱噩运。
盖萨里克马上亮出之前准备好的10条空船点上火,让其顺着西北风驶向罗马舰队。这些小船碰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火来,任何与其碰到的船只很快都被烈焰覆盖了整条船身。
为了运输部队物资,东帝国的远征船只往往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德罗蒙战舰就长约28米、宽4.4米,能够搭载30名桨手、12名海员和30-40名战士。至于其他运输船,体积也大都在战舰之上。当他们集中遭遇火船袭击,就根本无法轻松避开。再加上罗马指挥层的不够重视,让所有舰船都成为听天由命的活靶子。
罗马舰队因大多数船只都是只有帆的商船,根本无力快速脱离险境,只能靠其他拥有划桨的船只拖行出火海。随着火势蔓延,罗马战舰自然是一片混乱,还有一种更大的声响,盖过风和熊熊火焰发出的声音,那是士兵和水手一起在用他们的长杆推开火船和自己的船,但是所有的船都挤在一起烧毁了。
汪达尔舰队也及时杀到,他们撞沉罗马战船,把试图逃走的士兵连同他们的武器都作为战利品带走。
巴西利斯库斯早已束手无策,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还击。其麾下有位名叫约翰的将领,就组织自己部众坚决抵抗。结果被大量跳帮杀来的汪达尔士兵所包围。盖塞里克之子对其非常钦佩,以保障安全的宽松条件进行招降。约翰却宁愿跳海也不愿接受蛮族的宽容,他的个人努力也丝毫不能扭转整个溃败趋势。
混乱的战斗持续到当天日落。由东西帝国所共同打造的庞大舰队,已经因火灾和敌袭而彻底解体。有超过100艘舰只被焚毁,万名士兵被杀或俘虏。
罗马舰队虽然未被彻底摧毁,但也已无力将作战计划进行下去。而其他两路军也没再取得任何战果:
赫拉克利乌斯直接打道回府。
马塞里努斯则被同僚军官背信弃义地刺死。
就这样,西罗马最后复兴的希望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卡本海战惨败后,西罗马继续了自己的内斗传统。先是安提莫斯和里西梅尔争斗,随后是格里塞利乌斯和
尼波斯对决。
就在罗马人窝里斗的时候,蛮族都在马不停蹄地扩张自己的领地,西哥特将整个西班牙和法国南部都收入囊中,勃艮第人则把势力覆盖到
罗纳河流域。作为后起之秀的
法兰克人,也正式在
西欧的政治舞台上亮相。苟延残喘的西罗马领地,就只剩下意大利和西西里岛。
更为严重的是,东帝国因战争损失而无法继续在财政上给予西罗马支持,过去靠财政补贴维持的大量雇佣军体系无以为继。无法领到军饷的蛮族首领,索性攫取西帝国领土来维持生计。这也注定了拉文纳宫廷的惨遭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