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奇 (
乌尔都语: كراچى;
信德语:ڪراچي;英语:Karachi),是
巴基斯坦最大城市,
信德省首府,为全国
经济和
贸易中心、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
交通枢纽、
国际航空站和
海运中心,被称为巴的“经济首都”。
历史背景
18世纪初,卡拉奇是一个小渔村。1839年,英国占领卡拉奇,并将其划为陆军总部。1842年英军占领后由于港口开发(1854)和铁路兴建(1861)而成为印度河流域的门户,印度内陆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由此输往英国。1843年,卡拉奇与
印度河上游的
木尔坦建立航运。此后,卡拉奇成为了
印度河流域的主要
港口。
1861年,卡拉奇建立至戈特里的铁路,并于1878年伸延至木尔坦,与
旁遮普铁路接轨。1910年,长达18.6万呎的东码头竣工。到1914年,卡拉奇已成为了当时
英属印度的最大粮食出口港。1891-1941年,人口由9.8万激增至36万。巴基斯坦独立后,1947-1959年定都于此。1959年迁都至
拉瓦尔品第。1967年再次迁至
伊斯兰堡,但仍有一批政府机构留驻卡拉奇,几十年来其
政治地位始终不降。
随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卡拉奇开始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1924年卡拉奇建成了首座机场-
真纳国际机场,更成为进入印度的主要
航空港之一。1936年卡拉奇被定为
信德省的首府。
20世纪之后,都市日益繁荣,至1972年人口又增300多万。人口的迅速膨胀,来源于因
印巴分治,印度逃出的回教徒的大批涌入。
地理区划
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缘、莱里河和玛利尔河之间的平原上。面积352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21平方公里。
卡拉奇为信德省首府,也是该省的一个专区。卡市划分为5个区(东、南、西、中和马里区),下辖18个镇,每个镇又划分为10个基层委员会。卡拉奇专员由政府委任,主要负责政务、治安等。卡拉奇市长和副市长由市政委员会选举产生。其办事机构为卡拉奇市政厅(KMC),同卡拉奇发展局(KDA)共同负责市政建设。卡拉奇发展局主席由政府任命。
巴联邦政府一些机构设在卡市,如出口促进局、投资促进局、进出口管制局、海关总署、民航局等。巴外交部在这里设有办事处,由其礼宾司副司长担任主任。此外,巴全国工商联总部设在该市。
气候条件
属热带海洋性气候。4至10月,气候炎热,气温有时高达摄氏40多度。12至2月气候宜人,平均气温为15度左右。一年大部分时间高温少雨,炎热难耐,冬季(1、2月)平均
最低气温13℃,夏季(5、6月)平均
最高气温34℃。雨量稀少,年平均
降水量仅200毫米。
交通运输
卡拉奇地势平坦,四周环绕许多沙洲、岛屿,市内有两条季节河流过,拥有天然良港,年
吞吐量达1000万吨以上。它不仅是
旁遮普所产农产品的主要输出港,独立后更因机械产品的输入而盛极一时,也充当内陆邻国
阿富汗的
贸易港。卡拉奇有公路通往内地及
伊朗等
中东国家,也是全国铁路、航空网的中心,联系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铁路主要用于与内地之间的货运,亦有客运和郊区铁路;卡拉奇机场是重要
国际航空中心之一,是欧洲与
远东之间重要的
中转站。
卡拉奇
真纳国际机场(
IATA:KHI),是
巴基斯坦最大的机场,有19家航司在此运营40条航线,通往16个
国家和地区的38个城市。
人民生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经济发展缓慢。大城市的吸引力,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让巴基斯坦人特别是
贫困人口从四面八方涌入这座城市谋生,从1954年的30万增加到2000多万,翻了近67倍,尤其是近五年,平均以每年80万的速度增长。这造成了卡市人口和规模恶性膨胀,给就业、住房、交通、水电等方面带来极大压力。卡市30%以上的劳动力没有工作,约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拥挤杂乱、缺少生活必备设施的
贫民窟内。因经常断电缺水,给人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带来严重影响,激起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
大量的人口也让这里变得危机四伏。为了抢夺食物和水,安居之所,组织间开始竞争,领地争端不断爆发。一份情报部门的联合调查显示,卡拉奇的大部分暴力事件是由
党派、民族和宗教冲突引起的。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在卡拉奇,每年各种暴力事件的
受害者超过2000人,而仅在2013年的前8个月,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00人。
市区分新区和旧区两部分,旧区位于港口附近,弥散着东方国家特有的神秘气氛;
新市区内现代化建筑林立,洋溢着现代气息。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
军警概况
卡拉奇是巴最大
军港。巴海军部队主要驻在卡拉奇。这里设有海军舰队司令部、基地司令部和
后勤司令部,还有海军学院、海军
参谋学院、
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和海军情报处等单位。海军情报处负责驻卡拉奇陆、海、空军的
外事工作。巴陆军驻卡部队为第五军和两个
独立旅。巴空军三大地区指挥部之一的南部地区指挥部设在卡拉奇,还有费萨尔等三个
空军基地司令部,空军参谋学院和空军
航空工程学院等单位也驻扎在这里。
卡市警察局
行政首长为
警察总监,下设18个
警察分局和105个警察所,拥有2.2万名警察。但因其各级机关庞大臃肿,在一线工作的警察只有4400名左右,力量薄弱。鉴于9.11后巴宗教极端势力针对美、英等
西方国家驻卡设施和人员不断发动
恐怖袭击,治安形势有所恶化的状况,巴政府重视和发挥
治安警察部队的作用,以共同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保卫卡市重要机构和设施。巴治安警察部队连以上军官均从陆军选调,武器装备好,战斗力强。
人文教育
卡拉奇是巴重要的文化中心。有
卡拉奇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市内的
卡拉奇大学建于1951年,设有75个学院和22个
研究生部。还拥有中小学和各种
专科学院900余所。
文化设施有图书馆、博物馆、报社、通讯社、国家艺术委员会、艺术中心。还有国家博物馆,馆内陈设有许多古代
珍贵文物。
娱乐设施有公园、剧场、影院、体育场、
体育俱乐部、动物园、植物园。
医疗设施包括20余所综合医院和5所专科医院。
报刊的种类及发行量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主要的报纸有《黎明报》、《
战斗报》、《
民族报》、《
金融时报》等。巴国家艺术委员会在这里设有办事处。巴全国的国家级艺术团体——巴基斯坦歌舞团也设在卡市。此外,还有
群众性组织——巴基斯坦艺术委员会。
经济支柱
工业和贸易是卡拉奇经济繁荣的两大支柱。工业主要有纺织品、鞋靴、
金属制品、机械(汽车组合、飞机修理)、电子、化学、食品、
橡胶制品和
石油产品。
手工业产品有
土布、花边、挂毯、陶器、铜器和金银刺绣。设有银行、保险公司和
证券交易所等众多金融机构。
卡拉奇集中了巴47%的工业、43%的工业产品和42%的产业工人。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以上,关税收入占全国的65%以上。主要国营工厂有巴基斯坦钢铁厂、卡拉奇造船厂、卡拉奇核发电站以及两个炼油厂。主要的国营公司有:棉花出口公司、大米出口公司、国营贸易公司、矿业公司、化肥公司、机械工程公司、航运公司、化纤公司等。主要进口商品:石油及其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钢铁及各类金属、车辆、药品、合成纤维、茶叶等。主要出口商品:棉花、大米、棉纱、棉布、水果、地毯和皮革制品等。
卡拉奇银行众多,有国家银行、哈比布银行、联合银行、合作银行、穆斯林商业银行、国民银行等。巴全国50%以上的银行储蓄和75%的资本集中于该市。
巴国际航空公司和港务局也设在这里。卡拉奇地区有两大商港: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卡拉奇港是比较优良的天然港口,建于1887年。分东西两个码头,共有28个泊位,其中东码头17个,西码头11个,年吞吐量2500万吨左右。卡西姆港位于卡市东南处,为新建港,主要为巴钢铁厂服务,也用于出口生铁、焦炭、大米和棉花。
旅游景点
卡拉奇作为巴基斯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现代和古代文化在这里结合。既有狭窄的小巷、破旧的古城、
碎石子小路,也有高雅的现代建筑。城中有不少巧手的工匠运用传承的古老技艺制作精美的
手工艺品。这里有宽广且阳光充足的海滩、深海垂钓、游艇、高尔夫还有骑马。
卡拉奇作为新兴的
港口城市,古迹不多,博物馆虽小却收藏丰盛,有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陵寝。主要景区有:“
巴基斯坦国立博物馆”
旅游景区,“裘宽迪”旅游景区,“真纳墓”旅游景区,“哈埋矶湖”旅游景区。
卡拉奇市内及附近的旅游点有真纳墓、大清真寺、博物馆、小山公园、法国海滩、塔塔的历史性建筑、摩亨朱达罗遗址等。
真纳墓(MAZAR OF QUAID-E-AZAM),又称伟大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墓,为巴基斯坦国父真纳(1876.12.25——1948.9.11)长眠之所。1971年建成,占地54万平方米。是一座通体洁白,圆形拱顶,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宏伟建筑。陵墓的台基为四方形,用大理石砌成,四面均筑有数十层石阶直达寝陵。墓分地上的仪墓和地下的真墓两部分。墓内大厅中央悬挂的镏金吊灯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70年赠送的,分四层,共有48盏灯。巴人民称此为中巴友谊的象征。除真纳外,巴首任总理利亚喀特·阿里·汗和真纳的妹妹法蒂玛·真纳也葬在这里。墓旁有真纳遗物博物馆。
大清真寺(MASJID E-TOOBA),1969年由卡拉奇国防区居民捐款建成,是卡市最大的清真寺,其圆形屋顶直径为。大厅内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音响效果极佳。寺外尖塔高。
真纳故居(QUAID-E-AZAM HOUSE MUSEUM),1946年以前为英国将军格雷斯的住所。印巴分治后,作为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真纳的官邸。主要建筑由石灰石砌成,配以木架屋顶、红色陶瓦,具有盎格鲁——印度风格。1993年开放为真纳故居博物馆。
教友堂(FRERE HALL),英国人建于1865年,后被巴基斯坦著名画家赛义德·萨迪奎因(SYED SADEQUAIN)修饰成伊斯兰风格。内有图书馆、阅览室和萨迪奎因作品的陈列室。花园内有一组维多利亚风格的喷泉。
MOHATTA宫(MOHATTA PALACE),建于1933年,其宏伟的拱顶和园顶具有莫卧儿王朝风格。此宫曾作为真纳妹妹法蒂玛的住所,直到1967年她去世。
对华组织
巴中友好协会:1951年成立于卡拉奇。20世纪60年代在巴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分支机构。1979年3月,在拉合尔巴中友协和卡拉奇巴中友协的基础上,在伊斯兰堡成立了巴中友好全国协会。
“中国会”系卡市主要的华侨华人组织,较松散,成立于1988年。现任会长为胡大女娃,其10多名委员多为饭店老板和医生。他们不定期召开会议,在维护华侨华人利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驻卡中资公司约30家左右。主要有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中冶集团资源开发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驻巴办事处等,中国民航也在这里设有办事处。
友好城市
1984年2月15日,卡拉奇同中国上海结为友好城市。2019年10月27日,卡拉奇同中国
青岛市结为
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