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男,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
现象学描述,及
自我分析、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人物生平
1883年出生于
奥尔登堡的小家庭的雅斯贝尔斯,父亲是
法学家。自幼对哲学感到兴趣,但因父亲的法学专业影响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喜欢法律,1902年转读医学。
1909年在医学院毕业,到海德堡
精神科病院工作。当时艾米·卡普林(
Emil Kraepelin)已经在那里工作。雅斯贝尔斯对当时的医学界对
精神病的研究方式很不满,立志要改善
精神病学研究。1913年,他在
海德堡大学得到临时心理学教师一职。后来,转为长期聘任,从此不返回临床工作岗位。
40岁的雅斯贝尔斯,从心理学转投哲学,并且扩展到
精神病学的工作。他便成了鼎鼎大名的哲学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名。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
瑞士的
巴塞尔大学工作。他在哲学界中仍然表现突出,直到1969年与世长辞。
出版著作
《这个时代的人》1933年
《
时代的精神状况》(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1931)
《尼采》(
Nietzsche,1936 )
ISBN 3-11-008658-1
《存在哲学》(Existenzphilosophie,1938)
《哲学入门》(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1950)
《
什么是教育》(Was ist Erziehung?)
《大学教育中的自由》The freedom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
大学之理念》,邱立波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李瑜青、胡学东 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提出轴心时代
1883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
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
沙发椅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他会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但是他会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有人说,这多少有点仪式化的小把戏中的些许威严,不免让你顿生凉意。
这的确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写照。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于是,他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显得十分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所。而在大学教书期间,他和同事间也从来没有什么亲密的联系,更不用提他对哲学家大会的厌恶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孤独地,但又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他的这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被有的人称作“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他在1949年出版的《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
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
犹太教的先知们,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
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
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
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
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
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
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每当
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出版图书
家人事件
纳粹上台后,雅思贝尔斯因妻子的
犹太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著名的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要求丈夫放弃自己,雅思贝尔斯回答说:“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没有任何意义。”
教育名言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被认为是雅斯贝尔斯所言,且出自其著作《
什么是教育》,广为流传并被经常引用来阐述教育。
经过陈俊一、裴伟的初步考证,这句教育名言并非出自雅斯贝尔斯,而是“
出口转内销”。
人物观点
雅斯贝尔斯在《
什么是教育》中说:大学应该培养
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此形销骨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
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风险,静听内心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后者则需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定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