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
碑刻书法,以
北魏、
东魏最精,风格亦多姿多彩。代表作有《
张猛龙碑》《
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
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
南梁《
瘗鹤铭》、北魏《
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
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
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
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
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对统一,这是北朝。
北朝书法以碑刻为主,尤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敬使君碑》。此时书法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
南朝。南朝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魏碑
南北朝书法⒈概论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发展的重要阶段。清代大书家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南
北朝碑有“十美”的评述。他说:“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二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北朝以北魏立国最久,所以北碑又称魏碑;历代书家都未重视,直至清朝的中叶,
阮元首倡南帖北碑的说法,才受到注意,而后又有
包世臣、
康有为等人的附和,遂取代帖学。
北朝承赵、燕之后,书体则出于
崔悦及
卢谌二家,这两个人皆传
钟繇、
卫瓘、
索靖的遗法。因为没有禁碑之令,又民风纯朴,而演变出北碑特有的书体,与南朝的风流蕴藉大异其趣,加上佛教盛行,流行造像题记与摩崖刻经,所以传世书迹特多。这种书体是介于
分隶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居汉分至
唐楷的枢纽。大体来说,丰碑和
造像记大部份
方峻棱厉,墓志铭蕴藉姘美,而摩崖书则雄伟奇绝,
惊心动魄。
丰碑的书体除了北魏寇谦之嵩高灵庙碑所含的隶法较多,风格较古,以及东魏
敬使君碑较圆柔,是特例独行的坏孩子之外,其余都是规矩的好学生,
方峻而端整,
锋芒毕露,如晖福寺碑、
高贞碑、张猛虎碑等。
《爨龙颜碑》,南朝宋大明二年建立。此碑在清道光六年,为
金石家阮元出任云贵总督时,访求名碑所得。碑文书法古雅,带有
隶书意味,气魄雄浑,结构多变,给人们一种壮美的感觉。《
爨龙颜碑》与东晋《
爨宝子碑》,为历代书家所重,世称“二
爨碑”。
《石门铭》摩崖碑。北魏水平二年(公元509年)刻,在陕西
褒城县。书体柔和多味,飘逸致趣,
康有为评为北魏圆笔之宗。《
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刻,在山东曲阜
孔庙,无撰书人姓名,为张猛龙之
颂德碑。书法劲健雄峻。清金石家
杨守敬评为:“整炼方折,碑阴流宕奇特。”又评:“书法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高贞碑》清嘉庆卜一年(公元1806年)在山东德州卫河出上,移置德州学宫,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刻。笔法遒劲雅健,结构端正,为北魏碑中模范之作。
清代乾隆、嘉庆以后,一些金石考古家争相访求名山,寻碑索拓。如
阮元、
黄易等不辞劳苦,寻访
残碑断碣。
黄易(小松)最早在
龙门石窟拓碑四品,世称《龙门品四品》。以后又有人拓10品、20品、多至1500品。现在所流传的《
龙门二十品》为北魏
时朋书法的代表作品,是
魏碑书法的精华。
龙门石窟在河南省洛阳南40里,伊水两岸形成
阙门的形状,人们称它为“
伊阙”。(见《水经注》:“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它的两岸为龙门山,山上建有石窟和造像,即“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创建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4年),从魏至宋代,凿取岩壁建造佛像极为盛行。据统计,
龙门石窟群现存洞窟1352个,佛翁750个,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和碑蝎3600多块,北魏时期造像题记约2000块,其中最著名者四种,即所谓《
龙门四品》。
《龙门四品》即《始平公》、
《杨大眼》、《魏灵藏》、
《孙秋生》等造像铭。
《龙门二十品》,又称《龙门山佛像铭》,最著名的,共20种:
始平公造像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北海王元祥遥像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北海王国大妃高为孙造像 无年月
一弗造像 北魏太和二十年
解伯达造像北魏太和年间
郑长酞造像 北魏景明二年
惠感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贺兰汗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法生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
太妃候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
慈香造像 北魏神龟三年
道匠造像 无年月
齐郡王元袜遥像 北魏熙平二年
在
碑刻中,
造像记是树立于地表供人观胆,顺便表示有这样一件事,或留下名字,而墓志铭则是埋入圹内,大抵而言碑石较小,字体精致,又一直隐性埋名的躲在地底下,不易毁损,出土时还像新的一样,弥足珍贵。墓志书体多半蕴藉妍华,与上面介绍的
碑刻、
造像记不大一样,仅有少数趋于
方峻,如等一下会介绍的
元羽墓志、
司马景和妻孟氏墓志铭等;比较婉转的呢,则有
张玄黑女墓志,刁惠公墓志铭等。
张玄墓志:
此碑立于北魏节闵元年,原石已佚。
何绍基在道光五年时购得旧拓本,但在经过剪裱之后
行款已失。当时为了避康熙的名讳﹝玄烨﹞,而称为「张黑女墓志」,在
何绍基表扬之后,书家逐渐看重,
康有为称之为「质峻偏宕之宗」,列为「精品下」,称誉甚高。其笔画已由方趋园,锋藏势劲,峻逸之中,温润可喜,遒丽与雄强之长兼而有之,是北碑中难得的精品。
立于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近年出土。
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
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如果不是当代大师是做不出来的。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链端整足以并驾,浑脱
北朝粗犷之风。
④摩崖书
摩崖书刻在峻岭崖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以
石门铭最早,再下来就分成了二支:一是山东掖县、
平度县的寒
同山、
云峰山 ……;二为山东
泰安县北,由泰山至半山之经石峪、南徂徕山,郡县近郊之岗山、
尖山……,其中以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徂徕山佛号、邹县四山摩崖刻经较为有名,皆是径尺大字。以下介绍
石门铭、
郑文公碑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刻于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是当时秦、梁二州刺史
羊祉、左校令贾三德再度开通关中至四川的褒斜栈道,为纪念而立的。
共二十八行,每行二十二字,十分壮观的嵌在崖上,文末有「王远书」款署。王远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康有为推之为南
北朝碑十大书家,善用圆笔,所书此铭极受书家推崇,有「飞逸浑穆之宗」的称誉。
观其笔画浑圆,结体横扁而斜,横画和长撇皆有远去之态,字虽大、结体不疏,兼具有雄厚和飘逸的美感。有人认为这是「童稚信笔」。
《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北魏正书摩崖刻石。 在山东省平度市北25公里,海拔280米天柱山上,刻在半山腰“鸾峰直上,鹤岭横悬”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面稍经加工,高3.3米,宽1.50米,碑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3字。碑文历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
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郑文公碑》。
郑昭道(公元?—515年)北魏著名书家。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官国子祭酒、光州刺史、青州刺更、秘书监,谥曰文恭。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尢佳。郑道昭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
《郑文公碑》有上下两碑,碑文大体相同,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后,发现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碑高1.95米,宽3.37米,碑文楷书51行,行29字,计1243字。正书额题“荧阳郑文公下碑”七字。因此,为区别二碑,称天柱山之碑为“上碑”,云峰山为“下碑”。 天柱山“上碑”,书风、内容与云峰山《郑文公下碑》相同,唯字数较少。这是
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
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当时
郑道昭是光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并没有署名,直至
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
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郑道昭,字僖伯、开封人,自称中岳先生,也是
康有为所称的南
北朝十大家之一,喜好诗赋,堪称当代最大书家。
另外南方瘗鹤铭和此碑的风格相似,而且同是摩崖书,刻于江苏
丹徒之
焦山上,但可惜后来因为石崩碎裂,已无法再见全貌。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刻于泰山山腰斜坡花冈之溪床,原来有两千多个字,现在只剩下九百字了。后代的人根据北齐王子桩
徂徕般若题经记判断为王子桩的作品,但仍无法确认。此刻字大尺许,笔画粗而
圆劲,间架宽阔,极为壮观;
康有为推为「榜书之宗」,笔意略同于
郑文公碑,草情篆韵兼备。
差异
南
北朝时代对峙分裂的局面,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习俗等方面发展的不同,书法也不例外。南北书风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
其一,书家群体的不同。南朝书家多是上层贵族人士,而
北朝书家则多为无名人物,这一点,通过唐朝
窦臮《述书赋》中所集双方人物数量就可以看出:
南朝共82人,
北朝则只有1人(
刘珉),虽然现在发现的书迹中又出现了一些重要人物如
郑道昭等,在数量上还是南朝占优。当然,应当说明,窦氏所依据的主要是墨迹,而
北朝书家在这一方面的活动相对不那么突出。
其二,书迹形式的不同。南朝以
尺牍为典型,
北朝则以石刻为大宗。前者是东晋流风的延续,后者则遥接汉代传统。这两点,共同反映出南北双方对于书法的功能、意义、价值的认识是有区别的:前者重视其对主体精神的展现功能,后者则重视其现实的应用性和美化作用。这种区别,也可以从
颜之推《颜氏家训》的有关论述中看出来。
第三,主要应用字体的差别。
南朝继承
东晋传统,行草是书写时的主要字体,而
北朝则主要使用正在不断演变形质的
隶楷错变的字体。
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了南北书风的整体差异:一风流妍妙,一质朴厚重;一温婉妩媚,一豪健雄放;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我们这样分析,并非将南北截然对峙起来。实际上,在
北朝仍然有许多喜爱行草书法的人物,只是书迹至今没有发现;在南朝,民间或边地的石刻的书写风格、与北朝的也存在相当多的相同点。这表明,一定的分野固然存在,但当外部条件类似时,这种分界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朝的晚期,南北之间的书风差异随着社会的逐渐融合,也逐渐开始弥合,这一趋势至隋代演为主流,从而使书法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南朝名家
南朝书法的主体与东晋相似,以贵族阶层为核心,其书风也主要继承东晋流风,爱妍薄质,尤其推崇王献之书风,南梁时贬低献之、褒举锺繇,情况才发生变化。代表性书家有: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
山东费县)人。官至中散大夫。幼学书,得舅氏王献之之法,兼善隶、行、草书,见重于当时,为献之之后书名最重的书家。
时谚有云“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相传献之书中风神较弱者,往往为羊欣所书。
袁昂《古今书评》曰:“羊欣书如大家
婢作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著有《
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有《笔精帖》。
王僧虔(426~485),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四代孙,王珣孙。宋时官至尚书令,入齐,转侍中。少时即善书,宋文帝以为胜献之。梁武帝尝评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齐高帝
萧道成曾与僧虔赌书,问:“谁为第一?对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存世《太子舍人王琰帖》,四行,32字。体势方扁厚朴,用笔沉稳工致,韵意苍劲老到,恭谨而端丽。著作有
《论书》、
《笔意赞》等。
王僧虔之子王慈、
王志,书名虽不高,但却有墨迹传世。
王慈(451~491),字伯宝,琅琊人,官至冠军将军,东海太守。书迹有《尊体安和帖》、
《汝比帖》、
《柏酒帖》,皆存于唐摹
《万岁通天帖》中。书风洒脱飘逸,较小王更为放纵,值得重视。
王志字次道,累官散骑常侍,
金紫光禄大夫。书作有《一日无申帖》,笔势险峻,结体严谨。